第35章 只会扯后腿的东林党(2/3)
主漫步在盛开的牡丹丛中。
十八岁的长乐继承了母亲周皇后的美貌,眉目如画,举止端庄。
"长乐啊,"崇祯难得地露出父亲般的慈爱笑容,"朕看你对大将军关火华已生情愫,朕有意赐婚你看如何?"长乐公主顿时羞红了脸,低头摆弄着手中的团扇:"全凭父皇做主。
"长乐公主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崇祯眉头微皱,"今日早朝,钱谦益等大臣联名上奏,建议朕赐婚于你二人,同时召关卿回京完婚。
朕总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去年朕提起此事时,这帮朝臣拼命反对,如今却一致支持。
"长乐公主聪慧过人,略一思索便明白其中关节:"父皇是担心,文官们想借赐婚之名,行软禁之实,?"崇祯赞赏地看了女儿一眼:"乐儿果然聪慧。
关卿如今兵临盛京城下,建奴覆灭在即。
此时召回,恐贻误战机啊。
那父皇为何还...因为朝堂需要平衡。
"崇祯负手望向远处的宫墙,声音低沉,"自朕登基以来,文官势大,武将受压。
如今关卿异军突起,文官们自然坐不住了。
若一味偏袒武将,只怕朝局不稳。
"长乐公主轻声道:"父皇是要以儿臣的婚事,来安抚文官集团?"崇祯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乐儿,朕...儿臣明白。
"长乐公主盈盈下拜,"为国分忧,本是儿臣分内之事。
更何况关将军英雄了得,儿臣...儿臣并无不愿。
"崇祯欣慰地扶起女儿:"好,好。
朕这就下旨,召关卿回京完婚。
至于辽东战事..."他沉吟片刻,"就交给祖大寿暂代吧。
"盛京城外,明军大营旌旗招展。
中军帐内,关火华正与诸将商议攻城方略。
二十七岁的关火华面容刚毅,常年领兵打仗,眉宇间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报!"亲兵匆匆入帐,"京城八百里加急圣旨到!"关火华连忙率众将出迎。
宣旨太监展开黄绢,尖声诵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伐大将军关火华忠勇无双,战功彪炳,朕心甚慰。
特赐婚长乐公主,加封驸马都尉,保留全部职务,即日回京完婚。
辽东军务暂交副将祖大寿署理。
钦此。
"帐前一片寂静。
关火华跪在地上,双手接过圣旨,脸色阴晴不定。
宣旨太监凑近低声道:"驸马爷,陛下特意嘱咐,要您尽快启程。
周阁老等人可是连婚礼筹备都安排好了。
"同时又将一块黄布包裹的东西递给关火华说道:“内有绣帕一块,乃长乐公主亲绣,陛下令奴才带来赠与关大将军。
”太监就这样默默注视着关火华,关火华眼中寒光一闪,随即恢复平静:"臣领旨谢恩。
"回到大帐,副将祖大寿忍不住道:"大将军,盛京城破在即,此时回京,岂不前功尽弃?"关火华沉默地展开圣旨又看了一遍,忽然冷笑一声:"好一个'赐婚'!东林党人这是怕我灭了建奴,回朝后他们再无立足之地啊。
"将军吴三桂忧心忡忡:"大将军,若抗旨不遵,恐有不测之祸。
袁督师当年...住口!此话不可乱言。
"关火华厉声喝止,帐中气温仿佛骤降。
袁崇焕的名字在辽东军中一直是个禁忌。
良久,关火华长叹一声:"罢了。
传令下去,三日后撤军。
祖将军,辽东防务就交给你了,还有吴将军。
建奴此番被我打得损失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