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巴国侯氏第二部> 第三章 临危受命,负责“非典”防治工作 省委党校因“非典”停课

第三章 临危受命,负责“非典”防治工作 省委党校因“非典”停课(3/3)

部的要求。

    杜兵在省委组织部表现得格外稳重,应该说的时候能滔滔不绝,不应该说的时候嘴巴就是一把生锈的大锁。

    但是,任何一个人都有薄弱点,他的薄弱点就是侯卫东。

    他如今在省委组织部工作,位置重要,前途光明,而今天的光荣前程都离不开侯卫东。

    因此,他在事关侯卫东的问题上,愿意违反原则打点擦边球。

    打擦边球时得很小心,既不能让自己出事,又能提供一些有用信息给老领导。

     两人都是聪明人,一点就透,没有多说此话题。

     到了任林渡推荐的餐厅,任林渡先下车,笑容满面地站在门前。

    奥迪车停下来以后,他热情地迎了上来,与侯卫东握了手,又与杜兵握了手,道:“我刚回沙州,听说卫东市长到省委党校学习,马上要了车就过来,晚上我安排了这家特色馆子。

    ” 这两年,任林渡经常反思自己为什么失败,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自己不肯屈膝,有着知识分子的臭骨头”。

    痛定思痛,他下定决心将膝盖弯下去,丢掉身上的骨头,做一个现实的官场人。

    要转变,第一个需要面对的就是副市长侯卫东。

    能把侯卫东应付好了,他相信能面对所有的市领导。

    而且,侯卫东手段了得,前途无量,搭上他的战船,前途无量。

     侯卫东在党校原本想清静地吃个饭,此时杜兵来了,任林渡也来了,晚上自然不会清静,好在杜兵和任林渡都是熟人,又是同龄人,这一顿饭比起纯粹的应酬要舒服得多。

     进了预订的包房,任林渡殷勤地问:“侯市长,喝点什么酒?” “白酒醉人,啤酒涨肚子,喝点红酒,红酒是碱性酒,有利于身体健康。

    ” “红酒牌子杂,我去柜台看一看。

    ”杜兵在给侯卫东当秘书时,经常跑到柜台前看酒,此时面对着老领导,他决定还是去看酒。

     任林渡不等杜兵站起来,道:“杜主任,就不劳你的大驾,我车尾箱里面还有一件从法国原装进口的葡萄酒,不是在国内灌装的,绝对正宗。

    ”他急匆匆地下了楼,到车尾箱去取葡萄酒。

    侯卫东多次听到这种说法,暗自笑道:“廖沙这句话成了喝红酒的口头禅了。

    ” 侯卫东和杜兵正在随意聊天,一位妙龄女子推门进来,问道:“请问任主任在吗?” “有事出去了。

    ” 那女子打量了屋里两人,还是走了进来,道:“你是任主任的同事吧,我也是沙州人,在岭西振兴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我叫杨安,杨柏是我哥,你认识吗?”在她的心目中,杨柏是沙州绢纺厂的总工,在沙州工作的人都应该认识。

     侯卫东这才认真打量来人,道:“杨柏是你哥啊,我认识,你们两兄妹不太像。

    ” 杨安为人挺机灵,性格亦外向,道:“任主任为人很不错,年纪轻轻就当了驻京办主任,最关键是为人好,最肯帮忙。

    ” 侯卫东笑道:“你讲得没错,任林渡就是热心人。

    ” 杜兵看了侯卫东神情,他就没有介绍侯卫东的身份,听着杨安在一旁瞎聊天。

     任林渡提着红酒走进了房间,他看到杨安,显得颇为惊讶,问道:“你也在这里吃饭?”不等其回答,他把目光转向侯卫东,举着酒道:“这酒是法国原装进口的,侯市长尝一尝,口味非常不错。

    ” 在杨安心目中,一直认为驻京办主任也算是大人物,而且升职空间也大。

    她与任林渡在一起喝过酒,任林渡都是被人奉承的主角,今天她走入了思维定式,见到侯卫东和杜兵,便习惯性地认为他们是请客方。

    此时听到这一声称呼,杨安马上反应过来,眼前这位年轻男子就是沙州风云人物——年轻的副市长侯卫东。

     “你是侯市长?”得到肯定回答以后,杨安捂着嘴,笑道,“侯市长,我是有眼不识泰山了。

    很少回沙州,不过您的名字是如雷贯耳。

    ” 侯卫东道:“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这才是正常情况,符合生活逻辑。

    ” 杨安见任林渡正准备开红酒,咯咯笑道:“服务员又偷懒了,让领导亲自开瓶,开瓶费肯定不能付。

    ”她与任林渡的性格相似,很有自来熟的本事,接过红酒瓶子,干净利索地将木塞子取了出来。

    她与在场的三位男子分别碰酒,这才离去。

     虽然不到半个小时,侯卫东记住了这个善于交际的女人。

    当杨安离开时,他暗道:“杨安在振兴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这种搞技术的人大多内秀,她倒是个例外。

    ” 这一顿饭人数少,吃得比较愉快。

    任林渡喝了几杯酒后,恍惚间,他又回到了多年前的欢乐时光,最后喝了一大杯红酒,他发出邀请:“卫东,晚上去唱歌,放松放松?” 杜兵有些惊奇地抬起头,任林渡在喝酒前一直称呼“侯市长”,几杯红酒下肚,他开始称呼“卫东”,称呼的转换略显怪异,至少不太稳重。

     侯卫东道:“林渡,不必,我回学校,读点书,喝点茶,这才是真正的放松。

    ” 喝了酒,听到任林渡亲热的称呼,侯卫东仿佛回到以前在益杨青干班的日子,当年大家都在乡镇,聚在一起谈理想谈人生,无拘无束。

    十年时间过去,人的身份地位变化了,不管如何制造气氛,都不能真正找回原来的情绪。

    特别是在场三人都在体制内,原先的无拘无束只能是个理想。

     任林渡坚持将侯卫东送回省委党校,然后才和杜兵一起离开。

    他抓着杜兵的胳膊不放手,道:“你是省级大机关的领导,平时难得请到你,卫东走了,你无论如何也得赏光。

    ” 杜兵婉拒道:“明天还有一个稿子,我得回去抠脑壳。

    真羡慕任兄,有自己的一片独立小天地。

    ” 两人离开党校宿舍时,杜兵回头看了一眼宿舍,窗前有隐约灯光,这是台灯的光线。

     在党校寝室里,侯卫东将台灯打开,再将电脑打开,音响里传来《离家五百里》的歌声。

    他用最舒服的姿势坐在沙发上,台灯的光线射在透明玻璃杯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绿色茶叶在杯子里慢慢舒展,四周安静,耳中仿佛传来茶叶展开的声音。

     “马有财和姬程都为了进常委做工作,我应该怎么办?” 这对于侯卫东是一个严肃的命题,他如今三十三岁,在整个岭西省各级政府里,这个年龄非常年轻。

    可是年轻只是暂时的,一届政府五年,一位不是常委的副市长很难直接成为正职。

    如果这一届政府任期结束他还是副市长,就已经年满三十七岁,三十七岁的副厅仍然算是年轻,可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他的年龄优势必然会缓慢而不可逆转地丧失。

    官场中人和女人一样,都有深刻的年龄焦虑,年龄大了,官员就得下课,女人就叫人老珠黄。

     理想的状态是在五年任职中,能够进入市委常委行列,最理想状态是成为市委副书记,或者调至省级核心机关任职,那么在五年结束后,他才可能在三十七岁成为正厅级领导。

     角度不一样,希望值就不一样。

    希望值决定着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侯卫东静静地点燃了一支烟,任凭烟雾袅袅升起,然后藏于烟雾和灯光之中,他的思绪在黑暗中盘旋,寻找着有可能使职业生涯加速前行的途径。

     在沙州,要想有所进步,市委书记是跨不过的坎,侯卫东绝对不是朱民生的嫡系,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朱民生很厌恶侯卫东。

     这是最让侯卫东感觉棘手的地方。

     用重金行贿,有这个实力,他不屑为之。

     讨好朱民生,他有这个机会,可是讨好市委书记的人太多,不缺一位副市长。

     如何在副市长任期内有所调整,成为摆在侯卫东眼前的重要课题。

     在党校的日子不知不觉到了第三天下午,晏春平根据侯卫东的要求,将近期国有企业改制的最新资料送了过来。

    有沙州企业的情况,也有国家政策,他要趁着在党校学习之机,认真梳理前一段工作。

     在看沙州市绢纺厂的清产核资报告的复印件时,他突然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按要求,清产核资应由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

    其中一家公司是岭西省振兴会计师事务所,这是经过他同意的中介机构,资质等各方面因素全部齐全,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昨天晚宴偶然遇到了杨柏的妹妹杨安,杨安就在振兴会计师事务所,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他把绢纺厂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串起来反复琢磨,事情的原貌在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蒋希东此人不简单,是个枭雄,在他周围有一个牢固的利益共同体,项波被排除在外,因此项波的所有手段都在蒋希东面前束手束脚。

    从某种程度来说,蒋希东是利用数千工人绑架了市委、市政府。

    ” 侯卫东是管理层收购的大力推导者,此时他有一种被耍弄的感觉,将报告朝桌上一扔,心道:“这些人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国有资产,难怪财政部要紧急叫停MBO!阶级斗争一万多种,看来我对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贪婪还是认识不够。

    ” 生了气,发了火,回头再细想绢纺厂的事情,侯卫东渐渐冷静下来。

    虽然蒋希东在里面搞了名堂,可是针对绢纺厂这种具体情况,管理层收购也不失为一条道路。

     从大政策角度来说,市属绢纺厂这类性质的工厂被列入市场完全竞争行列,得不到保护,必须在市场上求生存。

     从市委、市政府的角度来说,若是不转换体制,数千人的绢纺厂成为一个沉重负担,不断投入巨资,不断形成亏损,最终将是一个火药桶。

    解决掉绢纺厂的问题是市委、市政府的首要目标,只要政府不再投钱,工人不再闹事,不管是国有还是私有,不管是管理层收购还是股份合作制,都没有太大关系。

    有一句俗话,叫做肉烂了在锅里面,就算是私人企业,总是在沙州地盘上,要上税,要制造就业机会。

     从工厂领导角度来说,管理层收购是最佳结果。

     从工人的角度来说,只要工厂能正常开工,能发工资就行。

    但若是同等条件,工人当然希望仍然在国有企业的船上。

     从侯卫东的角度来说,在解决绢纺厂问题上不出乱子,顺利完成便算是成功。

     即便如此,侯卫东仍然有些悻悻然,再骂:“妈的,蒋希东还真是一个人物!” 此时,管理层收购已经完成,蒋希东不再是国有企业干部,变成了私营企业家,市委、市政府不能再用行政手段来制约他,他的计划得到了实现。

    目前最困难的事情是绢纺厂职工安置,蒋希东太了解沙州政府,他相信沙州政府绝对不愿意发生群体事件,他在这个问题上谦卑一点,主动配合,应该能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辣手狂医 完美大明星 女神的近身护卫 我女儿来自未来 黑道悲情2 战神已加入带球跑豪华套餐 穿成幼崽后被捡走养成了 我靠马甲风靡横滨 铁掌无敌王小军 绝对权力 老衲还年轻 弄潮(掌舵者) 星照不宣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猎赝 男人都是孩子(无限关爱有限责任) 随身带个侏罗纪 野痞绅士 刑警荣耀 沧浪之水 官仙 首辅大人的小青梅(重生) 天后她多才多亿 女权世界的真汉子 女神的近身护卫 校园逍遥高手 妖孽兵王 综艺娱乐之王 弄潮(掌舵者) 为了画漫画,我在全世界演剧本 限制级特工 官仙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爱要说,爱要作 古神的诡异游戏 余生有你,甜又暖 我从凡间来 至高利益 刀剑神域03:妖精之舞(上) 七界传说前传 武傲九霄 不朽丹神 伏羲传奇 龙神至尊 萍踪侠影录 隐侠传奇 游侠录 白眉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