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乐透推荐后期> 第二十一章 奇珍巨宝

第二十一章 奇珍巨宝(3/3)

石门也取不到宝藏,尤其是第二道虎头门,门中一只控制着七处火头,若不消除这七朵火头,通道中的黑油立刻起火燃烧,很可能会将藏珍永远封闭起来了,最后藏宝的五个人,的确是天才,居然能在这荒郊僻壤中,造成如此严密的一座宝库。

    ” 谈着,说着,他们已来到了外面,把箱子放到最大的一间村屋中,立刻就要开始进行登录的工作了。

     这项工作进行得很秘密,只有两个宫中派出来的老太监协助,这两个老太监从元朝蒙古人开始时就入宫了,他们对于鉴别西洋珍宝很有眼光。

     由他们将藏珍鉴别等级价值之后,李珠和姚秀姑负责记录。

     分类,梅玉和郑和二人则临场监视,本来这种工作用不着立刻做的,可是郑和却出示了另一用意。

     因为郑和第一次出洋,来到西洋群岛之后,才发现这些地方虽然大部分犹为未开发的不毛之地,但有些地方都颇为富裕,西方有不少煤商,已在此地立足生根,采取金砂和香料等,此间颇不乏富豪之家。

     永乐帝是个很精于打算的人,也想到忽必烈藏珍中,可能以珠宝居多,这么多的珠宝,若是运回中原,虽也能变卖成金银,但是却是将中原的财富变换运用而已,最好还是能在西方把它卖掉。

     而且,这些珠宝既是掠自西方,也只有卖到西方才值钱,东西两方对珠宝的观念各异,譬如东方尚玉,西方尚宝石,在西方视为最珍贵的是钻石,在东方则以翡翠为奇货,所以这一批西方的珍宝,在东方的价值将大为降低,只有一样东西,在东西方都具有昂贵的价值,这就是黄金,所以永乐帝已有预计,如果取得藏珍,不妨就近看看能否脱手卖掉一部分,换成黄金带回国来,所以宫中才派了两个估价的老太监来。

     藏珍没取到之前,郑和不作宣布,那两个老太监也和平常军卒混成一堆,直到事成后,才轮到他们的工作。

     这是件很吃力费时的工作,每天最多只能登记两百来件,两三天才能清理好一口箱子,看来非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完工。

     这段时间却也不是白浪费,带来的工匠们则开始制造各种大大小小的锦盒,外面裱着锦缎,里面村上色彩相托的绸缎,然后将那些宝石,一块块的嵌上去,衬托出它们非凡的价值。

     然后又要装钉各种大小的木箱,将这些锦盒分门别类地装起来,几百人在谷中忙得不亦乐乎。

     不过,大家也没有放弃警戒,梅玉和郑和都想到了文廷玉他们那一村人,平白无故地失踪,绝不会是就此离去,也不会就此甘心失去藏珍的,他们一定会有所行动的。

     行动终于来了,有一天,清晨醒来,他们发现少了两大箱珍宝。

     所谓两大箱,倒不是从宝库中取出来的两箱,只是整理后的两只大木箱,每只木箱中有尺来见方的锦盒十六盒,每盒中都有极品宝石一式两枚。

     在整个藏珍而言,那还不到百分之一,但是据估计,这三十来块宝石,可值黄金数十万两,因为它们是藏珍中最名贵的一部分。

     箱子是在一所房屋中,由四队龙虎飞卫轮流守卫,每队二十人,轮值三个时辰,几乎是不停地绕着屋子巡逻,这一班刚好守值子夜到天亮那一岗,不知怎的,二十个人都睡着了! 整队二十个人都睡着,那是不可能的,待接班的人来时,却发现他们横七竖八地躺在屋子的周围。

     这幢屋子是孤立的,除了巡逻的卫兵,任何人不得接近,当然梅玉夫妇、李珠、郑和四人除外。

     这该是绝对严密的守卫,但还是出了问题。

     倒地的人兀自深睡不醒,经发觉后,用冷水淋下去,才一个个苏醒过来,然而屋中密封的两只厚木箱子,已经不翼而飞了。

     箱子是特制以沉重的木材钉成,四角包了铁,没有锁,没有盖,完全用巨钉钉孔,要费很大的功夫,才能将它剖开,所以被人连箱子抬走了。

     每只箱子四周都灌了锡,所以重在四百斤左右,每只木箱长宽各六尺,差不多是一个人那么高,这么一只巨箱,必须要四名大汉才能抬着。

     这是梅玉想出来的法子,他运用保缥时镖车的方式来处理这些珠宝,以策安全,这样子炸药来炸都炸不开。

     箱子不翼而飞,自然被人劫走了,两只大箱都失去了,对方最少要八个人。

     问题是下手的人是谁,把箱子偷到哪儿去了? 梅玉和郑和等人闻报后,都赶来了,郑和不禁苦笑道:“匡公,咱家本来还觉得你太过慎重,现在才知道就是如此小心,也难免出问题。

    ” 梅玉叹道:“好在我早有算计,把藏珍分了很多处地方收藏失去的这一部分,还不到百分之一而已。

    ” “国公,这每一块宝石都登记在案,一块都丢不得。

    ” 梅玉道:“这个我知道,但是失去一小部,总比全部丢失责任小些。

    ” 郑和笑道:“最好是能找回来,否则咱家也很难想像到会有何结果,在大军守卫之下,包装如此严密的两只箱子,居然被人窃走了,这……咱家实在无法向上交代。

    ” 郑和的确很急,虽然此行以梅玉为主,但是他主领秘探事务,又是监军,真正负责任还是他。

     这倒是个有力的线索,盗窃的人不可能出自内部,必然来自外方,而且以文廷玉等原居于村中的人为最可能。

     他们前次在村中神秘地失踪,一直找不到他们的去路,但知道他们一定有秘密的通道,郑和他们进驻村中后,也曾在四周详细地搜索过,甚至于用炸药将四周的密林都炸得翻了个身,也没找到什么线索,在郑和的想法中,纵有密道,也应该被炸塌了,所以才没有注意。

     可是,这一次,在重重的警卫中,居然被人盗走了两只大箱子,而且还把守值的军卒全部迷昏了过去。

     已经知道的是那些军卒们都中了一种迷香,那是特产自南洋的一种野花蜜,具有一种诱人的甜香,这种野花香是开在一种叫吃人树的植物身上,那是一种能动的树,树身根部衍出许多带刺的蔓藤,树顶开花,艳红艳红,花香似酒,汁甜如蜜,开花之际,诱得许多飞鸟走兽前来,小一点的靠近树身即为花香所醉倒,大一点的,也在吮食花蜜后醉倒下来,树部的蔓藤就将那些动物捆束起来,尖刺刺人动物体内,能分泌一种汁水,使动物的血肉连水,被尖刺的管子所吸收。

     所以,每一棵这种吃人树下,都是白骨累累,然而却阻不了以后的动物们继续前去送死。

     南洋的土人们搜取花蜜,和以一种草粉,制成甜香,本来是做催眠及驼队驱逐蚊蝇之用,只要点上一支香,一觉安睡到天明,而蚊蝇闻到香味,也会醉倒在地,一夜下来,在人的周围,可以落满一地的蚊尸,可见此地蚊虫之多,土人们又不知道用蚊帐,若是没有这种迷香,简直是无法安睡。

     这一次,那些值夜的军卒,就是着了这种迷香的道。

     郑和领袖大内秘探,究竟不同凡俗,他把一切疑点都登录下来,邀集了梅玉和帐下群士商讨之后,逐一求解。

     首先是那种迷香的来源,仅产于南洋金马岑高原上的一个叫吉马的蛮人部族中,那个部族就在大汉山的西麓,距此不过两天的途程。

    这种迷香产量并不很多,主要是因为那种吃人树的产量极稀,土人又不知保护种植,知道它的异征后,穷采滥伐,几乎已臻绝种,只有微数的几株,还在吉马族的聚居之处。

    被他们视为奇货可居,那是因为许多人使用那迷香的特征,另作用途,搜求甚少,一般已极少可见,要追究来源,只要到那部族中一问即知。

     其次就是盗宝的出人问题。

    要抬那两只大箱子离去,不是容易的事,一定是八九个人,而且还要一条很宽阔的道路,守在外围的逻卒无所见,未受惊动,问题一定出在藏宝的屋子附近。

     于是郑和下令彻底搜查那所屋子,不但拆除墙壁,而且翻起地底,终于找到了一所秘密的地窖,用厚大的木板为盖,地窖下是一条通道,居然长达里许,一直通到极远处的一片谷地之后。

     他们在谷地处,发现了被劈开的木箱外壳,证明那批人是在地窖中把木箱偷运到此地,再劈开了带走。

     因为那木箱钉制得十分坚固,劈开不易,那批盗宝人不敢在村中久留,只有抬着木箱,到不受注意的地方才开始动手。

     谷地中长草有践踏的痕迹,可见人是从此离开的。

    莽莽旷野,一直追过去,终于来到一道河流的边上,连足迹都失去了。

    一 只知道人是进了河中,但是往上游?往下游?抑或是渡河后再走,因为对岸是一片山地,不留足迹。

     就这三个可能已经煞费思量了,一个追错,就会失之千里但是又不能放弃,因为这批藏珍是奉旨来挖取的,所有的藏珍亦已登录在案,少一样都不行的。

     郑和毕竟是有计较的,他召来了大队干员,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十人,两队乘木伐分湖上下游,一队则渡河往前g索,这三队人都是担任军中的搜索兵,经验丰富,相信一定能有结果的。

    然后相约好,任何一队,发现有人迹时,立即以冲天火炮通知。

     三队人都出发后,郑和与梅玉就在河边架营休息,却叫两名女将押着另一批军卒,将那些装成箱的藏珍,先行运送上大船去了。

    因为藏珍不能再受损失。

    g梅玉等人在河边上足足等候了三个时辰,将近下午时,上游的方向在天空中溜起了一溜火花。

     郑和兴奋地道:“找到踪迹了,国公,我们追下去。

    ” 梅玉道:“下官一个人去就行了,郑公在后留守。

    ” 郑和笑道:“国公,征西大军训练有素,何况还有两位夫人坐镇,有没有咱家都成,国公可是担心咱家的行动太慢,耽误了行程。

    ” 梅玉确有这个顾虑,乃笑笑道:“郑公技击盖世,下官是知道的,不过此去乃入丛莽,没有道路,须要窜高越低的轻身功夫,郑公或许不习惯。

    ” “国公放心好了,这轻功嘛,咱家还练过,只要不超过十丈,咱家一蹬腿也能勉强过得去。

    ” 梅玉倒是一怔,一越十丈,那是绝顶高手了,他瞪大了眼,露出了不信的神色,郑和道:“国公,咱家可没有言过其实,太祖洪武爷出身江湖,他知道江湖上多奇才,所有的江湖人会跟他过不去,因此特别注重宫中的守卫。

    ” “江湖人怎么会跟皇帝过不去?” “洪武爷这顾虑并不算过,事实上还真有不少人进窥宫中,那是因为元末各方群雄中多半是江湖人,而且全是倒在太祖手中。

    还有……这话现在说不妨,回京之后最好是少说,太祖成了大业之后,当年那批功臣也全是江湖人,这些人跟太祖是同一出身,共过患难,跟太祖关系太过接近了,当然就不会太尊敬,这种情形在打天下时固然可以聚众一心,但在治天下时就未免有点上下不分,大失廷仪了,这批功臣自恃功高,不听劝谕,反而认为皇帝老儿不够意思,爱摆架子…… “自古都是患难易,共安乐难,昔日唐太宗李世民出身就是贵族,他开始打天下时,跟那些江湖好汉们就有主属之别,那些臣属们对他还不敢太放肆,太祖初有天下时,那些兄弟可跋扈得很,动辄咆哮朝门,甚至于朝廷之上,公然掳掠殴人,像这种情形实不容继续下去,太祖出于无奈,只有集功臣于功臣楼,欢聚至醉,然后放了一把火。

    ” 梅玉道:“全烧死了?” “没有,只是那些太过分的烧死了,至于那些格守本分的,太祖对之仍然十分礼敬,不过那些功臣的后人亲朋,对太祖仍未能释怀,乃至遣刺客人宫行刺者,时有所闻,太祖迫于情势,只有礼聘武林健者,人宫边轮值警戒,同时也通令内监习武,并以武功为晋升之标准,所以今日宫中略有头脸。

    执事太监,身手都很了得。

    ” 梅玉叹了一声道:“我总算明白了,何以宫中武学超出江湖很多,原来是这个道理。

    ” “不错,江湖武学,尤限于门户之分,阻碍了发展,宫中却广邀各家好手,各尽其能,如此二十年,造成好手不计其数,已不是任何一个派所能及的。

    ” “郑公一定是个中翘楚了。

    ” “宫中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竞技大赛,十年前,一连五年咱家都是名列第一,所以才脱颖而出,得膺重寄,不过最近十年却难说了。

    ” “为什么?” “因为逊皇帝建文即位后,把这个比试制度废除了,谁高谁低也就不得而知了、” 梅玉顿了一顿才道:“下官不知郑公乃宫廷第一高手,倒是多有失敬了,那我们就快走了吧。

    ” ----------------------- 闯荡江湖扫描,高林OCR : 23023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女神的近身护卫 极品公子 铁掌无敌王小军 绝对权力 星照不宣 重生追美记(很纯很暧昧前传) 余罪 第101次逃婚(下) 随身带个侏罗纪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挂职 班底 巴国侯氏 意图(官场浮世绘) 位置 至高利益 对不起,我不想被你吸血了(快穿) 海贼世界没有救世主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03 刀剑神域07:圣母圣咏 最强反套路系统(最强装逼打脸系统) 我从凡间来 屠魔工业 奇遇无限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辣手狂医 盗香 战神已加入带球跑豪华套餐 我靠马甲风靡横滨 刑警荣耀 野痞绅士 位置 意图(官场浮世绘) 首辅大人的小青梅(重生) 超神学院的宇宙 拜师九叔 六零咸鱼小团宠 我的美女老师 邪风曲 修真世界 我有一刀在手 穿成女主的炮灰娘子 沧海2·东岛西城(2017新版) 游侠录 武林外史(上中下) 风铃中的刀声 奇门风云录 白眉大侠 多情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