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宋明栖,我没听清(2/3)
研究主要关注人类从出生到老年的心理发展过程,比如认知、情感、社会行为等等,回访方式也不复杂,主要是访谈、调研之类的形式。
受访对象都是签过协议的,一般来说会比较配合。
经过一天的忙碌奔波,他们才登上回酒店的汽车,洪晨累得左摇右晃,眼皮耷拉着好像随时都会睡着。
崔贝贝倒是勤勉,还在将刚刚访谈的原始记录补充完整,然后排好顺序夹起来装进背包,她看了一会窗外好像在思考,过一会又偏过头,小声喊人。
“宋老师。
”
“嗯?”
“您觉得,会不会其实我们的调研也在改变着他们的人生?”
宋明栖将手上的笔记本电脑合上,给予了一个让对方展开讲讲的眼神。
“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在研究原生家庭对人生重大决定的影响,我在想,他们会不会有意地去改变、扭转这种影响,好在我们的研究中体现更积极的结果?”崔贝贝低声分析,“但我不知道这样的实验是不是对的,因为我感觉不够客观。
”
宋明栖扶了下眼镜,点了点头:“这就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奇妙之处,它是一项漫长的、极富耐心的工作,而研究本身可能会改变一个人,哪怕它本身没有产生结论。
”
“其实你们这个研究课题涉及到两套理论——每个人的现在都是由过去的不幸决定的,是弗洛伊德;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现在以改变未来,甚至改变过去,是阿德勒。
你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两种观点间的博弈。
哦对了,还有一个BBC纪录片叫《人生七年》,你可以去看看,也是类似的课题。
”
崔贝贝认真听讲,直到手机震动打断了宋明栖的小课堂,他拿起来一看,是周羚发来的微信。
像周羚那种性子不可能主动联络他,如果发消息那多半是出了什么急事。
宋明栖急忙解锁屏幕,发现周羚发过来的完全是无关紧要的问题。
“你前天带来的苹果放哪了,我找不到了。
”
“……”宋明栖无语了一会,“桌上没有吗?”
周羚回复得很快:“没有。
”
“那柜子边上?”
过了一会。
“也没有。
”
宋明栖干脆拨了一个视频过去,刚响两声又被周羚挂断了。
“算了。
”周羚的消息又发过来,“不吃了。
”
宋明栖狐疑地盯了一会手机屏幕,觉得还是再表达一下关心比较好。
“好吧,你晚上吃饭了吗?”
“嗯。
”
周羚又把天聊死了。
过了好一会,宋明栖的手机又弹出一条消息。
周羚:“你呢?”
宋明栖如实回答:“还没顾上,一会出去吃点。
”
“你现在在哪?”
“回酒店的车上。
”
“带着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