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见山还是山(1/3)
宫柳垂金,琅嬅临盆之期日近。
龙胎贵重,圣眷尤隆,皇上遂频频驻跸长春宫。
非但六宫鲜获雨露,便是前朝奏牍,亦堆积如山。
偌大宫闱,庶务纷繁,千头万绪,尽压于魏嬿婉一肩之上。
养心殿内,炉烟袅袅。
魏嬿婉捧一叠泥金宫册,侍立御案侧畔,纤指于墨字朱批间轻移,正细细陈禀:“回皇上,今岁端阳节庆,内务府初拟用度,计彩绸龙舟二十艘,金箔锡锭并各色香料、雄黄酒等项,共需银一万三千两有奇。
”
“臣妾细核历年旧档,复思去岁江南水患,哀鸿遍野,黎庶维艰。
宫中节庆,原为承天和乐,若耗费过奢,恐失体恤民瘼之道。
故斗胆建言:龙舟可减半置办,其余香料、雄黄诸物,亦按例减三成采买。
如此,约可省银四千余两,所省之资或添作赈济,亦彰天家仁德。
伏乞圣裁。
”
略顿,翻过一页,续道:“再有,翊坤、储秀二宫报修檐角渗漏,工部估银八百两,臣妾已命司礼监掌印太监亲往勘验,务求工料实在,不使虚糜。
”
皇上斜倚蟠龙宝座,指节轻揉额角。
闻其条分缕析,尤以体恤民情、倡行节俭之言深契圣心,龙颜稍霁,颔首道:“你虑事周详,更难得此一片体恤下民之心,深明大义。
端阳用度,便依你所奏;省下之银,着内务府拨入赈济项下。
殿宇修缮,亦准你议。
”言毕,目含嘉许,“婉婉协理六宫,非止勤勉,更识大体,朕心甚慰。
”
话音方落,进忠趋步入内,拂尘轻扬,躬身禀道:“启禀皇上,娴妃娘娘殿外候旨,道是亲制应季松瓤鹅油卷、藕粉桂花糖糕数品,念皇上批阅辛劳,特来进献,恳请面圣。
”
皇上略抬眼皮:“难为她费心,传。
”
珠帘轻响,环佩琤琮,如懿款步而入。
至御前,盈盈下拜:“臣妾恭请圣安。
”礼毕,眸光流转,掠过侍立一侧的魏嬿婉,唇角噙起一丝讶然:“令嫔妹妹亦在此?倒真是巧得很。
”
其目在魏嬿婉面上一驻,旋即温言:“妹妹瞧着比前日清减了些,想是连日操持宫务,劳神太过。
玉体至重,须善自珍摄,莫过耗心神。
”
皇上闻言,亦凝神细看魏嬿婉,果觉其眼下似有淡青,容色较平日略憔悴,顺言叹道:“令嫔确是辛苦。
偌大宫闱,庶务纷繁,自琅嬅静养,全赖她一力支撑,夙兴夜寐,朕都看在眼里。
”
魏嬿婉忙敛衽垂首:“皇上与娴妃姐姐如此体恤垂怜,臣妾惶恐。
分内之事,不敢言苦。
能为皇上、为皇后娘娘分忧,乃臣妾本分,亦属福泽。
”
如懿眼底微光一闪,复上前半步,敛衽道:“皇上既知令嫔辛劳,臣妾斗胆,愿为皇后娘娘分忧,协理琐碎宫务。
一则稍解妹妹重担,使其调养精神;二则臣妾愚钝,亦可在旁学习,尽心辅佐。
恳请皇上允准。
”
皇上略作沉吟,方应道:“也好,你便与令嫔同掌宫务罢。
”
“是,谢皇上隆恩。
”如懿眼波微横,睨向魏嬿婉,唇角掠过一丝矜色。
岂料魏嬿婉竟绽开盈盈笑靥,柔声道:“娴妃姐姐体恤下情,真解妹妹燃眉之急,感激不尽。
”
她莲步轻移,素手轻启剔红云龙纹食盒,声气愈软:“臣妾惦念皇上辛劳,今晨特命小厨房以文火煨炖上品冰糖血燕,火候正宜。
此刻既蒙姐姐体恤,分去冗务,妹妹亦不急归永寿宫,且偷此片刻清闲,侍奉皇上进些滋补,略尽微忱。
”
盏中物晶莹如凝脂。
魏嬿婉执银匙,轻缓搅动,蜜香氤氲,方小心翼翼舀起一匙,奉至御前:“皇上且品,这火候…可还使得?”
如懿眸光微冷,忽以素绢掩鼻:“妹妹这燕窝火候虽足,用料却忒实,恐失‘清、透、润’之本真。
古语‘过犹不及’,滋补贪多,反损其清贵,犹明珠蒙尘,美玉堆砌,徒然暴殄。
”
魏嬿婉恭谨垂首:“姐姐高见,字字珠玑。
妹妹才疏,于庖厨之道懵懂,恐暴殄天物。
还求姐姐赐教。
”
如懿指尖优雅掠过盏沿,从容道:“真品官燕盏,须爪哇、暹罗绝壁所采,色白如银,盏若轻舟者为上。
烹时,宜取雪梨清露,取其甘冽,文火隔水,慢煨两时辰,令精华尽释,汤澄澈如初凝琥珀。
火候尤重‘细、缓、匀’,猛则胶结失韵,弱则形散味寡。
再佐宁夏枸杞三五粒,取其微甘温润,既和燕窝微寒,复增汤色明艳,宛若琥珀点金,方称雅致。
如此,方不负天物,亦合‘食不厌精’之训。
若一味堆砌甜腻,直与市井充饥之物何异?终失‘清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