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二更(2/3)
内部对这个短篇的评价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另一位副主编认为,内容有些太下沉了,似乎并不足够夺人目光,现在更流行讲豪门贵族的抓马短故事,例如粉眼那样的,很能满足普罗大众对上流社会的窥探欲,以及上流社会不愿承认的展示欲。
岳格
普森先生说,不过他从未在故事册子里见过玛格丽特所写的这种题材,例如她的第三个短篇写了守丧人的一天,守丧人多数时候都是病人快要死亡时替家人守在旁边,好第一时间安魂的职业。
守丧人与死者的家属在病床前讨价还价,互相心里博弈,死者的家属认为死者绝对还会撑两天,但为了更低的价格,言说死者在今天就会去世,然而,守丧人也有自己的打算。
这一段十分精彩,当然,普森先生还点评了前两篇。
第一篇的裁缝助手拥有十分精湛的手艺,明白使用何种镶边可以让布料更为具有光泽,但一身华服却是她永远也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她越能意识到金钱可以给生活带来更多的美丽事物,越是要用更多的,超乎常人想象意志力来面对捷径的诱惑,但她的人格十分完整,坚韧的如同一块磐石,细腻而符合文风的文笔更是锦上添花。
普森先生认为,不论任何一片文章,只要在行文的氛围上与题材契合了八成,那么这个故事的可读性就不会很低。
然而,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文字更是公平的展示着每个作者的优点,缺点,痛点,在一切拥有结果之前,耳畔的杂音不必去听,观众的选择,市场的选择,自然会检验这种故事的价值。
普森先生算是苦口婆心,也是一种职业性非常强的安抚,玛格丽特思考着,也算是安了点心。
她给普森先生写了一封回信,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将《曼卡丝小姐》的文章简介写下来,塞进了给普森先生的信封。
其实,鹅毛笔的主编夫人,二月出版社,依靠现在的名气,玛格丽特可以试一试去投长篇,获得更稳定的曝光。
可她是个感性的人,看了普森先生的这一席话,忽然意识到了一个有文学审美的编辑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更能借人之口看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曼卡丝小姐》这本书,玛格丽特依旧打算交给枫丹白露来出版。
之前出版《玛德娜夫人》时,与主编就商量好了,销量超过五千册以上的部分,她能得到分成,下一本书也可以完全不加修改的由着她的意志来决定剧情。
想到这里,玛格丽特就有些紧张,她不知道《玛德娜夫人》的销量会怎么样,但是,这个结果的揭晓,距离她看到,也就两天时间了。
她暂时劝自己沉住气,转移注意力,拆来了梅兰妮的回信。
梅兰妮一开始只接到玛格丽特说要在乡下物色土地的信件,就知道她的写作事业肯定获得了成果,便已经很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