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二更(3/3)
”
“记得,我列了单子。
”她从口金包里拿出长长的清单。
这上面除了哈洛特要的东西,还有她打算买给自己,以及给姨妈和梅兰妮她们的圣诞礼物。
玛格丽特的预算不多,她们二人边走边说。
“先买缎带,前边儿好像有个餐厅,待会儿我们去试试。
”
“好,这里是缎带店吧?好漂亮。
”
玛格丽特对着一扇橱窗里的各种缎带花的摆设发出感叹。
她两辈子的实际年龄都不超过二十岁,对这种漂亮东西没有任何抵抗力。
进店去,玛格丽特紧着预算仔细挑选了几码,“这个用来镶帽边,这个用来镶裙边,这个用来给手帕封边!”
她趁着冬季纱料的丝带降价,购买了一些,又买了一种价格有点昂贵的,深蓝色缎面上有小朵绒面花点缀的缎带。
这种款式的售价比点缀米珠的款式要便宜五个先令。
过后,她们便进入了餐厅。
在伦敦,地位上流的人家都不习惯吃午餐,而是会在八点的早餐后两小时吃甜品,两三点用下午茶,七八点再来一顿晚餐。
中产阶级大多沿用这种习惯,但需要坐班的人,中午会吃一顿便餐。
在温菲尔德家,私下是有中午用正餐的习惯的。
但凡是兜里有两个钱儿的穷人,也必然会出来吃饭,而不是自己做。
实际上,这个区的物价即便是自己做饭,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面粉,谷物的价格很高,十便士未必能买三块面包,肉类和水果更是有钱人的消费品。
上流社会推崇下午茶,更证明甜品点心,红茶牛奶,更是奢侈的生活方式。
普通人只能找个偏僻点的酒馆,一块小三文治加上一杯烈酒只能囫囵顶饱,要花上四五个便士。
稍微得体一些的餐厅,一顿有肉有菜有主食和甜品的正经午餐,价格大多超过一个先令,也就是普通人整天的薪水。
在伦敦生活,没有十镑,一年光是面包也吃不饱。
不过,玛格丽特依旧不太为自己的未来担心。
她心里有一张关于生存的表格,简单的加减法算来算去,她的能力刚好可以自给自足。
如果不是自身能力给的安全感,恐怕午餐时的烤鸡腿都不会加。
值得庆幸的是,纸媒是现在唯一的通讯方式,市场庞大,虽然削尖脑袋往里钻的人不少,但她上辈子就能在信息发达的社会成为镇圈太太,也不是没有两把刷子的。
午餐后,她们二人转角去了下一家卖帽子的店铺,哈洛特说的那种款式的女帽只有这里才有。
这一顶下来,那小妞两个月的薪水都花完了。
逛了一圈下来,玛格丽特的空手提箱也满载,她们进入剧院,在售票口各花五便士买了出名剧作家年末大戏的票。
这会儿便朝剧场里走,玛格丽特一路都在问人打听这戏已经演过了多少场次,为什么观众这样多。
“这可是伍尔诺先生写的剧本,摄政王都是他的忠实观众,伦敦谁没来看过他写的戏剧?”
一位路人解答了玛格丽特这个乡下人儿的疑惑。
……
【作者有话说】
所有作家角色都架空,勿考据
[垂耳兔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