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3)
个词,来形容一种“高贵的、不同种族的、不祥和最残忍的”的血缘。
原因固然是因为“婆罗门花”这个词看起来很漂亮,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表现所有的我想表现的内涵。
关于婆罗门的各种各样的制度和婆罗门教进化为印度教和佛教“长期共存”就没有必要多说了。
其实我比较感兴趣的也只是印度文化早期的历史,吠舍的许多思想都是很有意思的,不过与通微一点关系也没有,呵呵。
说正题,一开头扯得太远了。
说到通微,真的让我欲哭无泪,这个“世上最不祥之人”,真的不祥到连作者也跟着一起倒霉的地步。
第一次写通微的故事,写砸了被退稿是小事,我可以再写,反正本来就写得不好,但是,第二次再写,Word2000坏掉,完全坏掉,让我写了两万个字的故事死亡在半空中,接不下去,也复制不出来,再加上我向来没有保存在软盘里,或者保存好几份的好习惯,第二个通微就此光荣牺牲了。
不要紧,我重装word2000再写。
写第三个通微,让我来算一下,一共死机多少次?六次!我电脑里一共有六个版本的第三稿通微,“巧妙”各有不同!我又有从来不按计划的坏习惯,写过了一次的东西决不肯再写一次相同的,所以死机一次,丢掉一些东西,我接下去写的必定和我原来写的不同。
所以成型的是第七版第三稿的通微。
复杂吧?傻笑。
虽然这一篇我很幸运地写完了,但是过程颠沛流离,苦不堪言。
不过所谓“大器晚成”,经过我这么辛苦才“出世”的通微,感觉也比我前几次定的要好一些吧,只是他为情“痛苦”的时间可能太长了一点,那是我对节奏的把握不太好,不应该拖那么长的。
也许,因为这是“第七版第三稿”通微,所以也许形象和原来书里写的稍微有一点点偏差,或许不够那么干净得一身莲花香站在红尘外,但是却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