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六 九阳九月(1/3)
六扇门的众人在一旁站着,跟黑帮一样。
“等他的打的差不多了,就一网打尽”
暮色像融化的铁水般漫过青石板路时,六扇门的铜钉门扉正渗出铁锈的腥气。
十二盏白纸灯笼悬在飞檐下,被穿堂风撩得明明灭灭,将那些倚在朱漆廊柱上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宛如戏台上被揉皱的皮影戏。
“当啷——“
铜铃在门环上撞出清脆声响,惊起檐角栖着的寒鸦。
为首那人解下腰间鎏金错银的令牌,暗红流苏扫过青砖时,惊醒了蛰伏在砖缝里的苔藓。
他抬手接住飘落的槐花,指节在暮色中泛着玉色冷光,腕间缠着的菩提子串却沾着新鲜血迹。
“阿沅。
“他忽然轻笑,声音像淬了冰的刀刃,“你闻见了吗?“被唤作阿沅的青年正擦拭着短刀,刀面映出他苍白如纸的脸。
他仰头嗅了嗅空气里浮动的铁腥气,唇角勾起若有似无的弧度:“是西市刘屠户家新宰的猪血,混着醉仙楼飘来的桂花酿。
“
话音未落,整条长街突然震颤起来。
酒旗在风中狂舞,将“杏花白“三个鎏金字撕扯成碎片。
醉仙楼二层的雕花木窗砰然洞开,穿绛红锦袍的男人踉跄着跌出窗外,腰间玉佩在青石板上撞出凄厉哀鸣。
他挣扎着去抓窗棂,指尖刚触到冰凉的木纹,三枚透骨钉便钉穿了他蜷曲的手指。
“第七个。
“阿沅数着满地狼藉,刀尖挑起半片染血的衣角。
布料上金线绣的貔貅在血污里狰狞欲扑,“醉仙楼欠的赌注,倒是比算盘珠子还脆生。
“
他们站在尸山血海间,仿佛置身于某幅泼墨山水画的留白处。
檐下灯笼突然齐齐熄灭,黑暗如墨汁般漫过门槛。
但六扇门众人依旧纹丝不动,玄色劲装上的暗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像是蛰伏在阴影里的毒蛇鳞片。
“等。
“为首那人忽然开口,声音混在远处更夫沙哑的梆子声里,“待那血染红半条街时,再收网不迟。
“
阿沅的刀锋划过青砖,带起一串火星。
他望着巷口渐近的马蹄声,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夜。
彼时他还是个抱着断剑蜷缩在城隍庙的乞儿,直到有人掀开供桌上的黄布,露出底下森森白骨——那些白骨手腕上都拴着浸血的铜铃,与此刻门环上的铜铃一模一样。
“看那醉仙楼掌柜。
“他忽然低语,指尖拂过腰间软剑的吞口,“他死前最后的眼神,像不像被剥了皮的狸奴?“
话音未落,东南角突然传来瓦片碎裂的脆响。
六扇门众人如提线木偶般同时转头,十二道目光织成密不透风的网。
在飞檐交错的阴影里,某个黑影正顺着槐树滑落,手中钢刀映着残缺的月牙,寒光凛冽如秋水。
“起阵。
“为首那人轻笑,玄色广袖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十二盏灯笼同时腾起幽蓝火焰,将整条长街照得如同白昼。
火焰中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符咒,竟是当年镇压在镇海寺地宫的往生咒文。
黑影在火光中扭曲变形,钢刀劈开咒文时迸溅的火星如同血色雨点。
阿沅的软剑突然发出龙吟般的颤鸣,剑身浮现出细密的血槽——那些血槽里,似乎还残留着三日前某个说书人的怨魂。
“小心!“
有人厉喝时已来不及。
黑影的刀锋擦着阿沅咽喉掠过,钉入身后廊柱的瞬间,整根楠木柱竟如朽木般拦腰折断。
烟尘弥漫间,六扇门众人如鬼魅般散开,玄铁锁链从他们袖中激射而出,在空中织成天罗地网。
“锁!“
随着这声低喝,锁链骤然收紧。
黑影在金属碰撞声中挣扎,面具下的瞳孔收缩成针尖。
阿沅的剑尖抵住他喉结时,突然嗅到熟悉的沉水香——那是六扇门地牢里特制的审讯香,混着腐肉与铁锈的味道。
“原来是你。
“阿沅的剑锋微微下压,血珠顺着剑槽滚落,“三年前诈死的王参将,竟成了西域血刀门的客卿?“
黑影突然狂笑,笑声震得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他反手握住剑刃,任由鲜血浸透衣袖:“江南的狗,也配管漠北的事?“话音未落,他袖中突然射出七枚淬毒银针,却在触及阿沅眉心时被突然出现的菩提子串挡下。
“阿沅。
“为首那人不知何时已站在他们身后,菩提子串在指尖翻飞如蝶,“记住,我们六扇门的人——“他忽然扯开衣襟,露出心口狰狞的刀疤,“都是死过一次的活人。
“
暗夜中突然响起梵唱,六扇门众人齐刷刷扯下面具。
月光倾泻而下时,阿沅看见他们每个人眉心都点着朱砂,在惨白面容上宛如泣血的泪痕。
东南角的槐树无风自动,积雪簌簌落下,露出树根处密密麻麻的森森白骨。
“收网。
“
十二道玄铁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