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孙晓燕个人资料及简历> 第二十二卷 八王世子 第五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第二十二卷 八王世子 第五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1/3)

人生如寄,命运两济,有时早上还卖着面,下午便改行驾车了,只是近来运气奇差,好容易在北京拉了第一桩生意,载上两名漂亮女客,却又遇上官兵打架,车儿竟让人驾了走,再不过来守株待兔,等着“杨夫人”现身还车,却该如何呢? 别人睡觉梦的是大鱼大肉,这卢云却是恶梦连连,正梦到落榜逃亡、掉入水瀑、尚且遭遇饿鬼围京之时,忽听远处传来喊声:“秦仲海来啦!秦仲海来啦!”一听喊叫,卢云吓醒了过来,饶他武功有成,身子还是一晃,重心顿失,便朝深谷坠去。

     “吓”地一声,卢云发出掌中黏劲,稳住了身子,正要攀回树上,方才那喊声却消失了。

     迷迷糊糊间,卢云也不知自己是噩梦了,还是耳鸣了,他揉了揉眼,心道:“真是,居然睡着了……”仰望天际,却见天色朦胧昏暗,细雪纷飞,瞧不太出时辰,便从树上抓了把白雪,抹了抹脸,振作了精神。

     卢云累了,昨晚他奔波劳累,彻夜未宿,一早又见到了千万饿鬼围城,其后更在城门口遭遇官军盘查,大打出手,再不抓紧时光小憩片刻,却是该什么时候阖眼?正哈欠间,突听树下隆隆巨响,随即传来吼叫之声:“让开!前头让开!” 卢云吃了一惊,转头去望,但见树下飞沙走石,大批军马飞驰而来,正中一面旌旗,上书“勤王”,左右各一面长幡,左是“骠骑营”、右是“德王蓟”。

    正中一名混天都督,正是今早指挥城门大战的德王爷。

     “勤王军·骠骑营”开抵红螺山,看铁杂踏而过,至少百骑在此,诸人顾不得佛门清静,一路驰上山道,已然闯入了山门。

    如此十万火急,必是为面见当今天子而来。

     清晨黎明,西郊爆发了大战,卢云亲眼目击,无以计数的灾民涌向京师,遂在阜城门外与朝廷兵马推挤,这一仗折掉了勤王军大元帅,号为“徽王”的大都督朱祁。

    幸得伍定远坐镇城门,方才制住了场面。

     眼见百骑火急上山,卢云忍不住叹了口气,便又想到当今第一大反贼,“怒王”秦仲海。

     城外全是灾民、城内都是百姓,这边是“镇国铁卫”,那边是“怒苍山”,另还有个添乱的“义勇人”,世道如此,却该怎么办?卢云仰起头来,凝视上天,心道:“老天爷啊老天爷,为何您总是不下雨呢?您是要考验咱们什么吗?” 天绝死前遗言:“金水桥畔龙吐珠、少林佛国大旱年”。

    自离水瀑以来,所见所闻,这个正统朝真已是天荒地旱,草木反背。

    看红螺寺今日冠盖云集,不又是为来年祈雨而来?然则此刻都已过了元宵,却还冷得吓死人,到了立春,没有雨水,只有霜雪,百姓却该怎么播种插秧? 想到了义勇人,卢云不由又叹了口气,看三日之内,自己便得去见那位“琦小姐”,自己究竟做不做这个“荆轲”,下不下这个苦海,都得拿个主意出来。

     杀了杨肃观,上天就能下雨么?那位“琦小姐”自称为天下卜了三卦,难不成最后一卦便是杀一人以慰上天、血溅项颈以祭鬼神? 卢云深深吸了口气,心烦意乱间,再也无心歇息了,左右瞧了瞧,眼看四下无人,当即纵身下树,踏入了“红螺寺”。

     看这红螺寺虽大,山门却只有一个,本想自己只消守株待兔,便能见到顾倩兮,谁知人算不及天算,自己居然在树上睡着了,说不定倩兮早已入寺,那也未可知,也是别无办法查证,也只能混进寺里看看,碰碰运气。

     说也奇怪,这本该警卫森严的山道上,这会儿却是空荡荡的,一班守卒竟不知跑去了哪儿。

    卢云反正身无长物,一无文碟、二无关防,眼看无人盘问,自也乐得清闲。

    正哈欠间,忽听路边传来啡啡之声,转头一看,却见了一匹青葱马,孤零零站在道边。

     卢云心下一奇,走近了几步,只见这青葱马毛色玉净,四蹄若雪,当是匹好马。

    想必是哪个大官的座骑,可不知为何,此刻却是拴也没拴,便扔在了路边,主人也已不知去向。

     卢云略感纳闷,走到马旁察看,只见马鞍旁斜挂一只饱鼓鼓的大麻袋,上书“万宝大银庄”,想来里头必定装有金银。

     卢云猛吃一惊,看大笔财物在前,怎会有人弃之不顾?莫非有何意外不成?也是他古道热肠,忙四处去喊:“有人在这儿吗?”喊了几声,无人应答,心下更感担忧:“莫非有人堕马了?” 马背疾驰,最是费心劳神,稍有颠拨不慎,往往便摔下马去,轻则断腿骨折,重则一命呜呼,卢云越想越是不对,忙转身四看,只见山道旁生满长草,覆盖了白雪,长得怕有一人高,若有什么人摔下山谷,怕是十天半月也无人察觉。

    心念于此,赶忙袍袖一拂,扫开了草上积雪,正想拨草察看,忽然全身凉飕飕的,竟是没来由的一凛。

     不知不觉间,卢云向后退开了一步,直觉草丛里藏了一头猛兽。

     草丛里有虎?有狮?还是趴着一只巨熊?卢云微感踌躇,看这红螺寺人烟稠密,应不会有野兽出没,可四下深林幽暗,若有熊虎窝藏,怕也难说。

     想着想,卢云便再次去拨长草,哪知手才伸出,突然异感更为炽烈,好似草里藏的不是狮虎,而是妖魔一类。

     卢云深深吸了口气,想他武功已高,便真遇上大猫,也不至来怕,可若是怪力乱神,那就不能不小心了,他向后退开,眼见地下有些碎石,便随手捡了起来,藏于掌中。

     俗话说“打草惊蛇”,草里既有怪物,便得打上一打,惊它一惊,不愁逼它不出。

    心念于此,卢云便是“咻”地一声,扔出一颗石头,但听“咚”地一响,石子坠入草丛,无声无息,自也不见猛兽怪物窜出。

    卢云微一沈吟,便又再扔一颗,另加了两成力。

     当地一响,火光四溅,石头反弹出来,好似打中了什么硬物,隐隐还有“哎哟”一声。

    卢云大感诧异,不知草里到底藏了什么?当下呼吸吐纳,运起了剑芒内力,屈指扣石,正要全力激射而出,草丛里哗哗声响,似有什么东西要爬出来了。

     卢云微微一凛,赶忙向后退开。

    可脚下才退,草丛立时安静下来,野兽似又冬眠了。

     卢云更惊奇了,暗道:“这……这到底是……”眼见地下有根树枝,便提了起来,正想过去抽上几鞭,却听山道上车轮大响,又有人来了。

     卢云本在等候顾倩兮,一听声响,便感紧张,转头张望,只见山门方位驶来一辆大车,两匹白马拖行,好似真是顾倩兮。

    霎时脚步急急,奔到一株大树后,先把自己藏了起来。

     大车来势极快,颠拨晃荡,忽见驾座上一头虎汉,却是个江湖人物,哪里是顾倩兮? 卢云自知认错了人,正要摇头离开,却听车蓬里传来老妇的斥骂声:“这么大年纪,车都驾不稳个?可是练功练坏脑袋个?”这老妇是山东口音,恰与卢云同乡,便如听娘说话也似,分外亲切,忍不住便驻足下来,又听另一名老妇骂道:“练功坏不了脑袋,喝酒却难说个,通明!和二娘说!你昨夜又上酒家干啥个?”闻得“通明”二字,卢云不由微微一笑,果见驾座上那人粗眉大眼,浑身绷带,满面是伤,正是宋通明。

     昨夜万福楼一场大战,这“小神刀”打了个头阵,让黑衣人砍得头破血流,孰料一晚过去,却还是一脸晦气?听得娘亲数落,便只搔了搔脑袋,叹道:“娘……” “娘什么个?”话声未毕,车里吼声大作:“哪一个娘说清楚个?眼里只大娘一个,便没二娘三娘四五娘个?枉费拉拔你这么大个,大姊,这畜生真是你亲生个?” 宋通明辩解道:“我……”才说了个“我”字,老妇们又吼了起来:“我什么个?你心里就只有‘我’个!‘我’个!‘我’一个!就没旁人个?自私自利!心眼最小个!” 卢云没去过“老神刀”府里拜访,自也不知他有几个老婆,总之车蓬里好似坐满了老妇,骂声不绝,宋通明难以招架,只能改口道:“你……” “你?”老妇们暴怒起来:“‘你’个!‘你’个!你什么个,连娘也不叫个?每日就是你个你个,没大没小、目无尊长,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口袋里还没钱个!你还是人个?” 这群老妇好似也练过什么阵法,明明四五人说话叫骂,却如一人发声,分进合击,一时间好似三娘教子,数落不尽。

    宋通明无法争辩,便从驾座旁提起水壶,正要咕嘟嘟来喝,众娘亲便又吼道:“渴什个么?咱们说了这多话个,都没哈水个,你渴啥个?你爹都八十岁的人个,你还这么孤家寡人个,都不替他想个……该死……养你这么禽兽个……” 车蓬里伸出手来,十只手轮番拉扯,不忘偷袭耳光,宋通明忍无可忍,猛地大吼一声:“干!滚一边个!”拿出暴汉面貌,操干两声,弃车而逃。

     “神刀劲!”身影闪动,五名老妇飞出,抓住了宋通明,扯住四肢,又揪住了发髻,自在那儿奋力拉扯。

    宋通明力气也大,顿时怒吼回击,喊道:“神刀劲!”震开老妇,向前一滚,匆匆奔逃。

    众老妇驾车直追,呐喊道:“且慢个!” 女人便是如此,少女时娇憨可爱,出嫁后喜怒难测,到了老来,却成了这千篇一律的模样。

    卢云听她们叨念一阵后,心里竟是暗暗害怕,不知不觉间,对顾倩兮的思念居然减了几分。

     正哑然失笑间,忽又想起那匹青葱马,便又回头过去察看。

     路旁空空荡荡的,那马儿竟然不见了?卢云愣住了,赶忙回到草丛里察看,反复看了几遍,却又不见人影,也不知是马儿的主人回来了?还是怎地? 世道衰微,怪事益发多了,卢云茫然呆立,摇了摇头,便又朝寺里进发。

     雪势加大,望出去白茫茫的一片,卢云向前行走,约莫过了百来尺,见到了长长一道阶梯,宽敞正大,想来直通殿前广场,正要信步而上,却又见阶梯两旁各有一条山路,看地下还有车轮痕迹,想来宋通明母子便是从这儿进去的。

     人生就是如此,每逢遇上岔路,一个走偏,往往就是几十年岁月虚掷。

    卢云望着眼前歧路,不免有些迟疑,想着想,便又付之一笑,忖道:“都罢了,人生都到了这个田地,还有什么好忌讳的?”袍袖一拂,便沿阶行了上去,不多时,便已来到殿前广场。

     其实这红螺寺也不是第一回来了,卢云昨晚还曾来此地卖面,只是昨儿恰逢十五元宵,寺中自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奈何一日夜过去,元宵落影、饿鬼围城,离京道路全给封住了,寺里自是冷冷清清,除了几名僧人低头扫地,余无外人。

     卢云毕竟没有官职在身,不便太过招摇,便先藏到了一株树下,左右张望,心道:“怪了,这宾客都上哪儿去了?怎么不见一个人影?”瞧瞧四下无人,便又闪身出来,自在寺里乱走。

     此行卢云本就无所谓而来,只想找到顾倩兮的踪迹,至于找到人后要干什么、是否要当面相认,还是要永远这般偷偷跟着她,其实他压根儿没想过。

     自返京以来,卢云始终不愿露脸,明明顾倩兮就在眼前,他也忍住不现身。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回了,打年轻时他就是如此。

    那时他才二十七八岁,寄人篱下,成了伍定远的马弓手,明知顾倩兮便在尚书府,却压抑了心里的相思,硬是不去见她,有时情思难耐,便躲到她家对门喝酒,就盼上天垂怜,能让自己远远瞧到她的身影,于愿足矣。

     十几年过去了,自己的处境却依然不变,卢云仰头轻叹,但见漫天雪花飞舞,彷佛便是自己的人生,永远都是这般凄凄苦苦、进退两难。

     雪下得益发大了,什么都瞧不清楚,正寻觅方位间,忽见雪雾里有盏灯,瞧来晕暗暗的,卢云侧耳倾听,已知前方站了五人,正要避开,对方却也察觉了自己,喊道:“尊驾!且慢!” 风狂雪大,卢云眯起了眼,只见五盏灯笼包围而来,前方行上一名校尉,左手举伞,右手提一只孔明灯,大声道:“尊驾高姓大名,是哪位王爷的客人?”卢云原本满心提防,听他问得客气,反倒愣住了,那校尉给风雪逼得睁不开眼,便又喊道:“朝廷有旨,立储八王的宾客都得到前殿等候,尊驾是哪位王爷的客人?快吩咐一声吧!” 卢云明白自己来错了地方,却也不好“徽唐徐丰鲁”的乱说,只得道:“鄙人……鄙人姓卢,山东人士。

    ”那校尉喊道:“山东人士!那是鲁王的客人了!跟我来!”举伞遮住了卢云,一手提灯引路,骂道:“这贼老天,下雨不下,下起雪来比撒尿还多!他奶奶的!” 这场风雪来势好急,阵阵狂风呼啸而来,吹得灯笼忽明忽灭,那人险些给刮倒了,几次都靠卢云搀扶,便又笑道:“爷台武功高强啊!鲁王请你做帮手,旗开得胜啊!” 卢云不知他在胡说些什么,只得诺诺称是,又听那校尉喊道:“就是这儿了!你入殿后直走,广场上左手第二个棚子便是。

    ” 面前是一座朱红大门,宽正巨广,两旁开了侧门。

    只是风雪太大,一时也顾不得细看,只能急急奔入殿中,卢云解下大毡,舒了口气,先将身上白雪抖落了,抬头一看,眼前却是一座深殿,左右各立神像,魁伟巨大,却是释门的“四大天王”。

     此地幽深静谧,与殿外的狂风暴雪大异其趣,卢云抬头瞻仰,只见诸神携弓带剑,俯身下望,或狰狞、或庄严、或肃杀,让人不自觉害怕。

     这天王殿又称“山门殿”,依佛门规矩,供奉了“持国天”、“广目天”、“多闻天”、“增长天”等四天王。

    卢云行到“东方持国天”之前,忽想:“这天王白面魁梧,倒与陆爷有三分神似。

    ” 正瞧望间,忽见殿旁还立了一座金甲神像,俊美白皙,一样是身高十尺,手中却挺了一柄郾月刀。

    卢云微微一愣,又想:“这神像做得真漂亮,比真人还俊些。

    ”走了上去,正要察看,却听那神像“哼”了一声,朝自己斜觑了一眼,随即行出殿外。

     卢云骇然张嘴,饶他向来不信鬼神,当此一刻,也不禁戟指发抖,正震撼间,背后又是脚步低响,卢云回头急看,却是一名小沙弥,手托一只玉盘,没好气地道:“施主,领经吧。

    ” 卢云心有余悸,忙指向殿外,颤声道:“小师傅……方才那……那神像会动!”那小沙弥笑道:“施主少见多怪啦,方才那位是当今金吾卫统领,游天定游大人,专替皇上看门的。

    ” 卢云呆了半晌:“看……看门的?”小沙弥不耐烦了,把手中的玉盘托了起来,大声道:“施主!快领经了!我还有事要忙哪!”卢云低头一看,只见那玉盘盛了一本经书,一串念珠,顿时面露茫然:“这……这是什么?” 小沙弥傲然道:“皇上有旨,各方来客皆须拜领佛具、同与法会。

    你到底领是不领?” 卢云啊了一声,忙谦恭接过,道:“谢上赐。

    ”小沙弥俨然道:“施主念经须心诚,若是敷衍了事,我佛会知道的。

    ” 子曰:“不知生、焉知死”,为政之忌,最忌不问苍生问鬼神,只是看小沙弥一脸正经,卢云怎能不入境随俗?便摸了摸他的小光头,温言道:“小师傅放心,看在你的面上,我定会好好念的。

    ”小沙弥咦了一声,脸上一红,骂道:“你干啥摸我脑袋!”正要上前理论,卢云跑得却快,早已逃之夭夭了。

     行出殿门,眼前赫是一片大广场,便在主殿与天王殿之间,开阔异常,两旁搭满棚架,左四右四,合计八棚,棚前各有王纛飘扬,左侧是“徽”、“鲁”、“川”、“寿春”等四王,右侧是“唐”、“丰”、“徐”、“康”等四王。

    卢云心道:“是了……这就是立储大会的场子吧。

    ” 自入京以来,“立储”二字壅塞于道,卢云不知听人提了多少回,算来这八王当中,他已于杨府见了淑宁的丈夫“徐王”,又于昨夜万福楼遭遇了争风吃醋的“鲁王”,加上今早城门大战见到的勤王大都督“徽王”,八王已见其三,只不知剩下的却是些什么人? 卢云转望广场前方,却见了一株大松树,生满藤蔓,正是红螺三景的“紫藤寄松”,树下一座高台,分作三阶,最下一阶置了五张宽椅,铺上了珍贵虎皮,其上则是三张凳子,转看最上一层,却见到了一座寘榻。

     这寘榻共分两席,一席稍低,靠背绣凤,一席稍高,绣以九龙黄巾,前置一盏香炉,做山河之形,不消说,此处必是正统皇帝的至尊御座。

     卢云离开朝廷已久,如今再次见到天子寘榻,朝廷里却已人事全非,江充死了、刘敬死了,连皇帝也换人做了,想到顾嗣源之死,不由轻轻一叹,正唏嘘间,忽听背后一人道:“郑大人,这金台便是皇上的宝座吧?”另一人笑道:“这不是废话么?这般庄重地方,不是给皇上坐,天下还有谁坐得?”那人笑道:“这倒是,那台下三张凳子呢?又是给谁坐的?” 先前那“郑大人”笑了起来:“好你个‘伏牛圣手’西门嵩,这朝廷里的事情,你不该比我清楚?还犯得着问我?”卢云回眸来看,只见廊庑间立着两人,一个身穿官袍,却是个文员,另一人手摇折扇,虽在大寒冬日,兀自在那儿搧啊搧的,想来便是什么“西门嵩”了。

     这“西门嵩”三字听来有些耳熟,只一时却想不起是在何处听过,正思忖间,那两人却已见到了卢云,便一齐咳嗽了,各自走开几步,听那“西门嵩”道:“郑大人,快说吧,皇上今日怎么安排诸臣席次?” 那郑大人低声道:“中间那张呢,是给琼国丈的,左首那张呢,是何大人的。

    至于右首那张呢……嘿嘿……却是正统军大都督、‘威武侯’伍定远的赐座。

    ”卢云内力深厚,对方虽压低了嗓子,却还是听得明明白白,自知内阁首辅、外戚勋臣、封疆大吏,全都到齐了。

    那西门嵩低声又道:“这倒玄了,那杨大人呢?他坐哪儿?” 那郑大人伸手入怀,取出一张折纸,察看半晌,沈吟道:“他坐到了下首,排到了寿春王的棚子后。

    ”卢云望向广场,只见那寿春王的棚架位在东首,排到了最末,与行驾金台相隔最远,正诧异间,西门嵩便也问了:“怪了,这杨大人不是很受皇上器重么?怎地发配边疆啦?” 那郑大人低声道:“这我也觉得奇怪,往年他都坐何大人身旁……”正议论间,却听一个冷峻的嗓音道:“这事有何可议之处?杨大人虽贵为五辅,可年岁还轻,他不坐下首,谁坐下首?” 二人回首过来,纷纷拱手道:“闻大人!”卢云凝目去看,只见廊庑里行来了一群人,为首之人手握一只“玉如意”,头顶官帽,似官非官、似民非民,官帽正中绣以篆文,曰:“小天下”。

    西门嵩忙道:“不知闻大人到来,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 那“闻大人”冷哼一声,不与理睬,西门嵩陪笑道:“闻大人年高德劭,望重朝廷。

    但不知哪位王爷这般大面子,居然能请出您老啊?”听此此言,一行人全都哼了一声,面色不豫,想来这话犯了什么忌讳。

    那郑大人忙道:“西门兄啊,咱们闻大人此番奉了圣旨,特来为世子们评判胜负,哪能和王爷们私交?”西门嵩大惊道:“哎呀,看看我,乡野村夫,一开口就惹祸……” 卢云听着听,心中便想:“是了,这些都是玉皇观的人,专替帝王封禅的。

    ” 泰山有座玉皇观,门前第一匾,便是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另又挂了诗词,却是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群山小”,此观年代悠远,也曾威震武林,风光于一时,据说专替朝廷办着封禅大典,只是景泰朝少有这些繁文缛节,声势便不如以往,没想到了正统朝,却又再次受了重用。

     既有比武,就有胜负,有了胜负,便得要个公正判官。

    看那“闻大人”一脸正气,西门嵩自也不敢多话了,陪笑几声,眼看金台下还有几张虎皮大位,又道:“郑大人,底下那五张虎椅呢?却是给谁坐的?”那郑大人忙道:“我看看啊……这椅子是……” 正要察看纸折,闻大人却道:“这位晚生听了,这些是藩国的席位,有朝鲜国、安南国、三齐佛国、蒙古国……还一位是帖……帖……”西门嵩忙道:“可是帖木儿汗国的喀拉嗤亲王?”闻大人哦了一声:“你挺渊博的啊?”西门嵩陪笑道:“不敢、不敢,班门弄斧而已。

    ” 听得此言,卢云不由深深吸了口气,心道:“看来银川公主今日也会现身了。

    ”正想间,又听那闻大人道:“郑大人,你去通知相关人等,即刻到大雄宝殿议事。

    一会儿文试之后,便换咱们登场了。

    ”那郑大人连连称是,便向西门嵩使了个眼色,随行离去。

     卢云守在廊下,只见广场里冠盖云集,上起天子天后,下至五大藩国、八王世子,乃至朝廷内外重臣,一会儿都要一一现身登场,说不定连下一任皇帝也要就此议定,说来自己也算躬逢其盛了。

     正瞧望间,忽听广场里传来口令声,兵卒簇拥之中,一员大将走上了金台,将香炉点燃了,看那人魁伟英挺,面如冠玉,身长至少九尺以上,正是方才见过的“游天定”。

    卢云心下暗暗叹息:“亏得朝廷找得出这等人材,若非这般俊挺,谁担当得起天朝国威?” 一个朝代的兴衰起落,单从大门便知其一二。

    昔年陆孤瞻号称“万中选一”,温文尔雅,身材偏又高壮魁伟,便被选为怒苍门神,到了景泰朝,倒也有个巩正仪执掌金吾,如今改朝换代了,这宫门又交给“游天定”看管,单以这份体面而论,还在陆孤瞻、巩正仪之上,绝不在他俩之下,便算卢云自己与之相比,怕也要自惭形秽了。

     都说正统朝不得天命人心,既有怒苍之乱、又有干旱之灾,可也少了奸臣为祸,否则那江充若还在台上,岂会有三山五岳的好汉前来投诚?又哪里容得这般英雄人物报效朝廷? 正喟然间,又听背后传来惊呼:“乖乖隆的东,台上那家伙是谁啊?托塔天王下凡啊?” 卢云回头去看,却又是那个西门嵩,身旁却不再是那位“郑大人”,而是几名宾客,众人朝金台张望,见得那个“游天定”的仪表,莫不啧啧称奇,倒是那西门嵩不再打听消息,这会儿反成了个包打听,听他低声笑道:“什么托塔天王?这小子道号‘游歪嘴’、又称‘满地游’,等会儿一瞧,你们便识破他的庐山真面目啦!” 卢云微微一愣,不知“游歪嘴”三字是何意思?还想多听几句,猛见游天定站起身来,厉声道:“抓住那家伙!”号令一下,广场里便奔出一排兵卒,喊道:“站住!” 西门嵩等人祸从口出,大吃一惊,急忙躲了开来,可怜卢云却是呆立当场,眼看大批兵卒飞奔而至,还不知该打该躲,却听砰地一声,卢云身边倒了一人,已让兵卒们扑倒了,那游天定赶上前来,大喊道:“又是你!余愚山!” 卢云惊出一身冷汗,转头来看,却见地下一人身穿官袍,胸前五品白鹇补子,却是一名文员,只不住挣扎,大吼道:“放开我!放开我!本官要见皇上!”游天定怒道:“余愚山!你要本官说几次?内阁已经吩咐下来,不许你入寺!快回去!”那官员大声道:“凭什么不准?江山社稷危在旦夕!还容得你们这几个奸臣欺上瞒下?滚开!本官今日非见到皇上不可!” 游天定怒道:“姓余的!什么叫你们这几个奸臣?你给说明白!朝廷里谁是奸臣?姓杨姓伍、姓赵姓孙,你赶紧说个名字出来!本官立时替你奏上!” “姓游!”那文员光火了,死命去推游天定,奈何这人好高大的身材,一时宛如愚公移山,怎也推不开,正激动间,忽听一名兵卒急急来报:“将军,徐王爷来了。

    ” “快快快!快把这家伙拖走!”游天定急急下令,便又奔回了御台旁,来个双手抱胸,其余众人也各就各位,听得一名兵卒喊道:“徐王爷——驾到!” 当当锣声响起,殿门口行出了一名随扈,朗声道:“金吾卫统领何在?”砰地一响,山门下站出一员四品神将,巍峨崇高,俊美气派,淡然道:“游天定在此,恭迎徐王大驾。

    ” 话声一出,四下尽是铁甲叮当,众兵卒恭敬相迎,齐声道:“参见王爷王妃!”殿门响起笙竹管乐,奏起了“北正宫”,卢云凝目去看,只见殿门口走出一名胖大男子,正是“徐王”朱合,身边尾随一名妇人,却是午间见过的“淑宁”。

     徐王伉俪现身,广场里突然奔出了几十人,大喊道:“王爷!可想煞小人啦!”、“王爷!祝您马到成功啊!”满场喧哗,人人都在向徐王致意,那王爷心情甚佳,举手致意,笑道:“好!大家都好!孤王向诸位拜晚年啦。

    ” 徐王脚步轻快,仰天豪笑,气势非常,那淑宁却仍阴沉着一张脸,卢云凝目打量,只见她脸上扑了厚厚的白粉,遮住嘴角淤血,不由大摇其头:“阿秀这孩子,下手恁也不知轻重了。

    ” 头还没摇完,又是一名随扈走了上来,手中抱了名男童,正是世子“载儆”,看这孩子额扎绷带,隐现血迹,不消说,又是阿秀的杰作了。

     俗话说:“大姑大似婆、小姑赛阎罗”,这杨肃观也有大批表姊妹,个个凶恶无比,孰料阿秀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当时杨府家宴,一看淑宁母子羞辱顾倩兮,便已狂性大发,不单揍了淑宁,还提起了凳子,朝载儆脑门去砸,天幸卢云躲在屋外,一见情状不对,立时射出铜钱,将板凳击裂了,否则若真砸实了,这载儆年幼体弱,岂不一命呜呼? 看这载儆昏睡不醒,想来伤势不轻,淑宁脚边却还跟着个小的,当是次子载信,母子俩一路走入广场,那载信猛一见到游天定,不由吃了一惊,忙道:“母妃,这人是谁啊?个子好大。

    ” 一旁随扈忙道:“这人便是游统领,正统朝第一美男子。

    ”听得“美男子”三字,淑宁微感好奇,转头来望,陡见了游天定,不觉一声惊叫,急急逃到丈夫背后去了。

     面前一人歪嘴斜眼,痀偻弯腰,说不出的丑恶古怪,偏还口涎横流,直朝自己傻笑,彷佛龟公拦路一般。

    淑宁惊怕厌恶,没料到堂堂的朝廷第一美男子,居然生得如同鬼怪?卢云也是为之一愣:“这……这是怎么了?扭到嘴了?” 那淑宁吓出一身冷汗,一时脚下急急,逃入了自家棚架,眼看脸上白粉都掉了,拿出了小铜镜,正要补妆,忽见镜中明明白白站了个英俊男子,身材长大,比丈夫高了一个半头,威严俊美、兼而有之,不是方才那“游天定”,却又是谁? 淑宁错愕不已,回头张望,徐王则是心下大怒,不知老婆又看上谁了,霎时奋力转头,却又见了一名歪嘴男子,自在那儿陪笑。

    徐王心下一宽,便道:“游天定。

    ” “小的在!”游天定歪嘴欢笑,兴奋不已。

    徐王暗赞在心,自知此人忠直耿介,来日必可重用,捋须便笑:“万事自有天定,有你游天定在,本王就不愁啦。

    ” 卢云看得目瞪口呆,却也猜到这“歪嘴游”的嘴因何而歪了。

     “仕宦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金吾卫是朝廷的老字号了,相传大汉光武帝少年时见了金吾仪仗,心生向往,便曾说了这两句话出来,足见这只兵马地位如何。

    无奈人世间沧海桑田,自从前都统巩正仪被丽妃紧紧抱住之后,金吾卫上下吓得魂飞天外,每逢宫中美女靠近,跳水的跳水、撞墙的撞墙,就怕成了美女心中的男子汉,不免被株连九族。

     正因禁宫危机四伏,“金吾卫”慢慢没了身价,天下好汉莫不视为畏途,于是便成全了此人,他姓“游”,道号“歪嘴”,只因嘴歪眼斜,便荣登“金吾卫”的统领宝座,执掌至今。

     “游歪嘴”人如其名,嘴歪眼也斜,每逢宫中嫔妃路过,他便在那儿扭嘴淫笑,人见人厌,只是宫中美女虽然聪慧,却没人知道这是假的,其实“游歪嘴”嘴一点不歪、眼根本不斜,此人打小英俊貌美,丹凤眼、云剑眉、立在奉天门正前,又白面、又玉净,彷佛托塔天王下凡,异国王公见了都大声夸,否则正统皇帝怎会派他看守宫门,为国家之体面? 可惜游天定再俊再挺,也只能让男人看,女人们没一个见过。

    每逢宫中美女靠近,游统领立时把嘴一歪,两眼一斜,脚下更是东滚西爬,比窝囊废还败上几分,美女们骇然走避之余,便又加赠他一个外号,称做“满地游”。

     满地游也好、玉面游也罢,其实全是假的,只有徐王中年发福才是真的,看他挺了个大肚子,满月脸,迭下巴,颇似大肚饿鬼,与游天定站在一起,好似个提夜壶的。

    可怜游天定再不东倒西歪、满地乱游,却该如何是好? 眼看游天定歪嘴斜眼,好似成了个天残,徐王哈哈大笑,正要夸奖几句,却听广场里传来一声佛号:“我佛慈悲……”回头看去,却见大雄宝殿处走下了一群和尚,为首僧人手持念珠,正自低头念佛,那徐王啊了一声,大喜道:“法印大师亲来相迎?如何克当啊!” 卢云心道:“看来是红螺寺的住持来了。

    ”凝目来看,只见这“法印大师”约莫五十出头,鼻梁高挺,剑眉斜飞,双颊略显瘦削,竟也是个极英俊的人物。

     卢云微微一奇,看这正统朝不知怎地,专用这些标致人物,比起当年的景泰朝,体面上了不止百倍。

    正瞧望间,这法印和尚却已行到棚架旁,猛见卢云站在前廊中,好似吓了一跳,赶忙低头合十,转朝徐王走去。

    卢云心下又是一奇,暗道:“这人认得我么?” 卢云向来过目不忘,只消一面之雅,哪怕是十年前见过的苏颖超、还俗蓄发的灵智和尚,都能让他觉得眼熟,可这看“法印和尚”确是面生,却为何又避开了自己?正思忖间,徐王已然迎上前去,正要寒暄几句,那“法印”却也绕开了徐王,双手合十,朗声道:“阿弥陀佛,贫僧法印率敝寺上下,恭迎圣僧玉趾!” 听得“圣僧”二字,徐王不免愣了,淑宁却扯住他的衣袖,附耳道:“还站着?你儿子的师父来了。

    ”徐王啊了一声,这才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透视高手 综艺娱乐之王 黑道悲情2 为了画漫画,我在全世界演剧本 我的重生画风不对[综恐] 我靠马甲风靡横滨 至尊兵王 人生何处不尴尬 限制级特工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男人都是孩子(无限关爱有限责任)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人鱼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挂职 班底 官太太 意图(官场浮世绘) 位置 首辅大人的小青梅(重生) 天后她多才多亿 海贼世界没有救世主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人生交换游戏 奥术神座 我们哥哥没划水 辣手狂医 我的女友是嫦娥仙子 极品公子 暗灵法医 黑道悲情2 为了画漫画,我在全世界演剧本 猎赝 我女友是up主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03 天神主宰 无限之开荒者 家里养个狐狸精 武傲九霄 不朽丹神 邪风曲 无限道武者路 挂剑悬情记 满江红 武林外史(上中下) 偷天弓 太簇角舞 大唐 震旦2·星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