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孙晓明> 第二十二卷 八王世子 第六章 北极峰

第二十二卷 八王世子 第六章 北极峰(1/3)

世间最可恨的死敌,并非官场政敌,亦非沙场宿敌,而是“情敌”。

    不想可知,苏颖超心中最恨的情敌,正是那素昧平生的“卢云”。

     这滋味卢云也尝过,那时他听说顾倩兮嫁与旁人,锥心刺骨,险些泪洒当场,此人生第一大苦也。

    无奈未婚妻谁不好嫁,竟嫁了杨肃观,成了昔年旧识的枕边人,此人生第二大苦也。

    簧夜思之,辗转反侧,只想找人一吐衷肠,偏偏自己亲逝友散,举目无亲,又没了功名官职,惶惶如丧家之犬,这三苦齐涌心头,逼得他痛苦彷徨,连北京也不愿回来。

     爱憎怨、离别苦,自己已然伤心欲绝了,可苏颖超的处境更糟,自己好歹还认得杨肃观,深知此人貌如曹子健、志如曹阿瞒,手创“镇国铁卫”,本乃当代一大枭雄,绝非床第亵玩一类小人。

    顾倩兮嫁了他,至少不算辱没了。

    相形之下,苏颖超却不认识自己,眼皮一闭,杂念丛生,不知多少不堪入目之事飞入心田,全贴到了琼芳身上。

     卢云一生问心无愧,虽王天下而不存与,可若真坏了琼芳的名节、逼死了苏颖超,这辈子全算白活了,今日此时,便拼着性命不在,他也要把事情问个明白。

     大雪扑面而来,卢云却是越奔越快,沿着茶堂后的小径奔出,只见雪地里有着足迹,正是琼芳踩出来的,卢云急起直追,奔过了小径,面前却多了一道矮墙,一个纵跃,便已翻了过去,霎时之间,竹林碧涛,迎面而来,登让他“啊”了一声,忍不住怔怔停下脚来。

     时令彷佛到了夏至,来到了江南,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全是绿竹,正是红螺三景之一的“御竹林”。

    相传这片竹林是蒙古人自南方移栽而来,由鞑虏胡皇亲手栽下,没想却意外在北国寒地里活下,从此成为红螺奇景之一。

     满天霜雪,可乍见了这片竹林,却彷佛重温扬州时光,卢云边走边瞧,忽见林里有座房舍,门口却有一行足迹,忙奔了过去,却听屋里传来话声:“胡寺卿,你以为此事应该如何?” 卢云微感失望,自知来错了地方,正要离开,又听道:“霸州新败,我‘临徽德庆’责无旁贷,本王愿向皇上请罪!可今早二哥战死,却属祸起萧墙,非战之罪!胡寺卿!你是大理寺的头儿,本王今儿请你摘奸发伏,望你念在天下万民的份上,能出面主持公道!” 卢云心下一醒,已知说话之人便是勤王军首脑之一、方才带兵入寺的德王爷。

     阜城门一场大战,上震朝廷,下慑万民,当时大敌当前,“庆王爷”却临阵退缩,抱头鼠窜,乱军闯向城门之时,竟害死了“勤王军大都督”徽王朱祁,如今当是在算总帐了。

     卢云本还急于离开,一听此间涉及天下大局,却反而掩身过去,来到墙下,俯身窃听。

     屋中脚步来回,计有二人徘徊走动,屋角处却还藏有呼吸声,一吐一纳,低缓有力,当是一位内家炼气士,想来功力不弱,卢云便加倍压低了呼吸,以免暴露身藏。

     脚步声来来回回,那“胡寺卿”却始终不发一语,听那德王爷催促道:“寺卿大人,如今火烧眉毛了,朝廷主战主和,两派吵得不可交开,你位居大理寺寺卿,却怎地一声不吭?你若担忧庆王日后挟怨报复?不妨坦率说出来!” 听得德王爷百般催促,言下已有责怪之意,那“胡寺卿”终于开口了:“王爷何出此言?胡某若是怕事之人,当年如何敢得罪江充?家母又怎会为暴民所杀?这些往事,您也该知道的。

    ” 听得这席话,卢云心下恍然:“我道这寺卿是谁?原来是他,胡志孝。

    ” 景泰年间有位名士,曾与刘敬交好,屡番直言上疏,以致遭江充迁怒,家中横生大祸,这便是当时的“礼部尚书”胡志孝,此人还有个探花弟弟,便是与卢云同科的胡志廉,没想十年过去,当年的“胡尚书”已改坐刑席,成了堂堂的大理寺卿。

     胡志孝语气带了不满,那德王爷便又软下了口气:“寺卿大人,便算本王错怪你吧,可你自己怎不想想,你当年连江充也不放眼里了,现下不过参个庆王,却还顾忌什么?我看这样吧,这回弹劾上疏,我也不让你一个人担当,本王陪你一同署名便是了。

    ” 此番勤王军新败,本想这“临徽德庆”推诿卸责,定会把罪过一发推给“正统军”,以免朝廷追究,岂料这德王爷竟是秉公仗义,居然要上书朝廷,公开弹劾自己的亲兄弟了?卢云心里不由有些敬佩:“好个德王爷,这般大义灭亲,天下几人能够?” 正肃然起敬间,却听胡志孝叹道:“王爷啊王爷,百姓常说:‘打虎还须亲兄弟’,您此番拼了命的参劾自家人,究竟图的是大义灭亲?还是求得是壮士断腕?可真让老臣看不明白了。

    ” 德王爷大怒道:“你说什么?”砰地一声,一掌拍上了桌,震得茶碗喀喀作响,想是动上了怒。

    卢云听在耳里,却是恍然大悟,一时暗骂自己胡涂。

     天下没有不败的兵马,却有不倒的将军,这诀窍便在于“金蝉脱壳”四个字,看勤王军此番吃了败仗,庆王又害死了徽王。

    一旦朝廷震怒追究,“临徽德庆”人人有事,是以德王爷的当务之急,便是早日撇清关系,越早参劾庆王,越能显出自己的绝不护短,至于奏本上的署名,“德王”两字自是越大越好,最好能用手指血书,那才表得出“大义灭亲”四个字来。

     古人大义灭亲、今人断手求生,同是一刀斩下,用意却大不相同。

    德王爷听得讥讽,不免也恼羞成怒了:“胡大人!本王看你是个人物,与你谈理论事,如何出言嘲讽?也罢!就算本王走了眼,自己上奏便是!” 胡志孝道:“王爷不必动怒,您怕庆王连累您,故而壮士断腕,以求自保,本也无可厚非。

    只是下官得问一句,这蝮螫手则斩手,蝮螫足则斩足,可若是咬上了头,莫非还真能切掉脑袋瓜么?”德王爷怒道:“你到底想说什么?”胡志孝道:“王爷,下官就明说吧,如今徽王已死、庆王在逃,倘使咱们真参劾了庆王,您想万岁爷接到了奏本,却要如何处置?” 德王凛然道:“那还要说?皇上如此英明,一接弹本,即刻准奏,捉拿庆王到案。

    ”胡志孝道:“所以您就不是万岁爷了。

    您且想想,勤王军是你们四个管着,如今死了一个,还要再抓一个,可转看阜城门外,却是灾民如海、蜂拥而来,闹得城里人心惶惶,都说京师守不住了。

    您若是皇上,真会选在此时查办庆王么?” 这话提醒了德王爷,登使他咦了一声:“你……你的意思是……咱们不该在此时上奏?” 胡志孝道:“正是此意。

    大战当即,咱们便算参了庆王,皇上也不会办人,反会责怪胡某不识大体、阵前换将、动摇军心。

    到时龙颜大怒,下官丢了这顶乌纱帽事小,要是也连累了载允的东宫大业,那才真是罪该万死了。

    ”德王爷沈吟道:“这……这也太不合情理了,庆王触犯军法啊,皇上怎会如此护短?” 卢云心中也想:“没错,庆王害死自家主帅,皇帝便再昏庸,也不该袒护他。

    这胡志孝不通军务,一至如斯。

    ”正摇头间,却听胡志孝道:“王爷要谈军法,那老臣便教您一个官场上的兵法。

    您且想想,城外那帮怒匪,姓什么?”德王道:“都姓‘秦’了。

    ”胡志孝道:“那正统军呢?都姓什么?”德王道:“那还要说,一发都姓‘伍’。

    ” 胡志孝道:“这就是了。

    怒匪姓‘秦’,正统军姓‘伍’,可城里城外、唯一姓‘朱’的兵马,却是哪一只?”德王啊了一声:“是……是咱们勤王军。

    ”胡志孝道:“是了,现今外有秦家贼,内有伍家军,朝廷上下风飘雨摇,最是该重用勤王军的时刻,皇上稳定军心尚且不及,您却急着望自家人身上参一本?这不是搬石头砸脚是什么?” 德王啊呀一声大喊:“对啊!本王真是胡涂至极!怎没想到这一层来!” 卢云心下一醒,总算也明白了胡志孝的思路,现今大敌当前,内外局势动荡,皇帝的当务之急,便是先抓牢一只自家兵马,是以他非但不会选在此时查办庆王,怕还要连升三等,大力重用,德王爷反着这条思路去走,自会坏事。

     德王爷低声道:“这么说来……我这份奏章……”胡志孝道:“不许上。

    就上了也没用,皇上只会把您召来责骂一顿,说您不晓事理。

    ” 这胡志孝无愧是两朝重臣,人情事理,把握得明明白白。

    这番话直把德王说得诺诺称是,卢云也是暗自叹息:“卢云啊卢云,枉你自称熟知兵法,这番剖析见识,你说得出口么?” 卢云盖世文章,棋盘对弈,必在胡志孝之上,战阵对决,必也能稳操胜券,可到了官场,却定然一败涂地。

    其间道理,正是在于“人情”二字。

    在卢云眼里看来,勤王军、正统军,不过都是棋盘上的棋子,阵前杀敌,并无分别,却不知在皇帝的眼里看来,这些棋子其实大不相同,不仅分亲疏、别远近、尚且有自家军、外家军之隔,倘使卢云坐在胡志孝的位子上,只怕三两天便关到了牢里,连怎么死的也不知道了。

     屋里静了下来,那胡志孝入席坐下,德王爷则是叹了口气:“多亏寺卿大人提醒,本王险些误了大事。

    只是现今徽王已死,咱们究竟该怎么做,还得请胡大人提点了。

    ” 胡志孝道:“王爷既能体谅,那下官也就直言了。

    现今咱们的下一步,绝非是参劾庆王,而是先找到伍都督,先议定一个说法,到时朝廷上论起徽王之死,大家才不会牛唇不对马嘴。

    ” 卢云心下一凛,德王也是低呼一声:“大人是要伍定远替咱们遮掩?” 胡志孝道:“没错。

    徽王死于阵前,可以是戮力杀敌而死,也可以是溃散败逃而亡,端看咱们的奏本怎么写。

    这一层必得伍都督从旁照拂。

    ”德王低声道:“此事有些难处……这正统军向来和咱们不对盘,这伍定远又是个土人,怎会给咱们这个人情?” 卢云心中也想:“没错,定远再傻,也不会陪着瞒天过海,为此欺上瞒下之举。

    ” 那胡志孝却有他的道理,听他道:“王爷,您别小看伍定远了,他能做到这么大的官,仗的是什么?正是因为‘胡涂’二字。

    他懂得看大局、观风向,所以明白何时该睁眼、何时该闭眼。

    下官敢拍胸脯担保,伍定远见了咱们来,定会帮着遮掩,绝不会推辞。

    ” 德王爷喃喃地道:“那……那要是他不肯呢?”胡志孝道:“霸州一战,若非伍定远擅夺徽王帅权,勤王军未必便败,大家真把事情说开,谁都讨不了好。

    权衡轻重,我不信说不动他。

    ” 德王爷哑口无言了,卢云也是暗暗叹息,方知伍定远早已是朝廷大员,心思计较,自与当年的小捕头大不相同了。

    德王爷又道:“寺卿这话确有道理,不过今早城门大战,好多人都见了,万一马人杰发了狗疯,居然找了御史联名上奏,把实情全盘说出,那可如何是好?” 胡志孝道:“这马人杰确比疯狗还凶些,不过老夫也不怕他。

    只要我和伍定远抢先一步把奏章送上,皇上心里有了底,这疯狗若还敢吠上一声,皇上定会打断他的狗腿。

    ” 卢云虽不知这“马人杰”是谁,但听胡志孝称之为“疯狗”,定是敢说话的一类,倒是可以认识认识。

    那德王爷又道:“大人,朝臣那儿都摆平了,可王爷们那儿呢?这关该怎么过?” 事涉立储,屋子里便静了下来。

    卢云心道:“是了,朝廷里不只有定远,还有个八王。

    要想杜天下悠悠众口,只怕过不了这一关。

    ” 情势更错综复杂了,这八王不比朝臣,眼里只望着东宫大位,买不动、吓不倒,好容易勤王军霸州惨败、庆王又害死了徽王,天上赐下一个良机,岂能轻易放过? 八王这关,最是难过,偏又非过不可。

    胡志孝心里有些烦了,只是反复踱步。

    德王爷道:“寺卿,小心驶得万年帆,我看咱们还是别冒险了,把庆王参了吧,便算万岁爷怪罪,总强过让人抓花了脸,万一戳穿这弥天大谎,到时皇上把手一缩,砍得还不是咱们的脑袋?” 确实如此,天下事抬不过一个理字,皇帝虽想保庆王,却也不能不讲道理,庆王的丑事一旦揭穿,皇帝便想保他,那也保不住了,届时德王、胡志孝、伍定远这帮扯谎凿空的人,都得一齐倒。

    皇帝若是勉强来救,只怕连朝廷也要一起倒了。

     德王爷低声道:“大人,你怎么说?这庆王到底参不参?”胡志孝道:“不……参。

    ”德王哦了一声:“怎么说?”胡志孝道:“杀头的买卖有人干,赔本的生意无人做。

    没错,庆王是一碰就倒,可别忘了,以现在的局势,谁想推倒他,谁便得和庆王一齐倒。

    ” 德王爷皱眉道:“你……你是说,不论谁来参庆王,便会落得两败俱伤?” 胡志孝道:“没错,咱们几个是撒了谎,可这个谎却是皇上想听的谎!谁敢在这节骨眼上犯冲,谁就是和皇上过不去。

    到时辛苦推倒了咱们,自己却成了皇上的眼中钉,还不是白白便宜了别人?如此赔本生意,您想唐王、丰王算盘打得这般精,哪会干这傻事?” 总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德王爷思索半晌,便也点了点头:“没错……出头木儿先朽烂,这可是同归于尽的架子,我看诸王这会儿相互牵制,那是谁也不敢动了。

    ” 胡志孝道:“我方才想过了,唐王、丰王都是深谋远虑的人,自不会在此妄动。

    其余诸王实力构不上,想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所担忧的,只有鲁王与徐王。

    ” 德王爷嘿地一声:“没错,险些忘了他俩,这两个平日就分不清东西南北,要有人背后教唆,却让他们来做这个出头鸟,那可怎么办?”胡志孝道:“那咱们便得防在前头。

    王爷,您可认得他俩的身边人?咱们得想个法子打声招呼,疏通疏通。

    ” 德王爷沈吟道:“这鲁王那儿,我倒有个认识的人,便是王妃的父亲平湖君,这位崔老先生年轻时住在烟岛,受过我父王的恩惠。

    我一会儿可以过去说说,让他向鲁王妃递个话。

    ” 胡志孝道:“也好,这事就有劳王爷了。

    徐王那儿,王爷是否也有门路可走?”德王爷叹道:“大人,本王先明说了,徐王背后有个靠山,我说不动。

    ”屋里再次静了下来,想来人人都与卢云一般,全都想到那响叮当的三个字:“杨肃观”。

     听得一声长叹,胡志孝好似累得瘫了,竟然没了声音。

    德王爷压低了嗓子:“寺卿,这杨肃观可不是什么善碴,要是他有意犯冲,那就什么都别谈啦。

    ”胡志孝叹道:“我知道。

    所以我才没说话。

    ”德王爷咳嗽道:“寺卿,昔日顾嗣源在世,你不是和他有些交情?你能不能去找杨夫人疏通疏通?”听得他们提到了心上人,卢云不由揪紧了心情,那胡志孝却叹了口气:“王爷这是异想天开了,杨家这个不比伍家那个好管事。

    您要我找顾倩兮说项,那是白搭了。

    ” 德王爷道:“什么杨家伍家,这话是谁说的?”胡志孝道:“这是宫里传出来的。

    ” 卢云闻言一愣,德王爷也是大感好奇:“怎么?这……这话是皇上说的?” 胡志孝道:“没错,听说皇上前几日与丽妃闲聊,便说了这段话。

    他说不管事的女人就不弄权,不弄权的女人就不要钱。

    杨夫人不要钱、所以不弄权,说来是比他的干女儿高明些,便要丽妃多学着点儿。

    ”德王爷忙道:“这个干女儿,你说得便是艳婷吧。

    ” 胡志孝道:“没错,就是伍夫人,皇上跟前的第一红人。

    ”德王呸道:“什么第一红人?亏他伍定远练了一身神功,功夫都练到了脸皮上去吧?自家老婆不在家里伺候老公,反倒去宫里伺候了皇上?他不害臊,我还替他丢人哪!” 这艳婷拜皇帝为父一事,卢云却也听人提过,好似当年伍定远成亲时,已然位高权重,艳婷却仍是民家村女,为使两家身分相偕,正统皇帝便收她当了义女,从此传为一段佳话,没想到了德王爷嘴里,却落得如此不堪。

     胡志孝咳嗽道:“帝王家收外姓为女,古来便有先例,汉唐天子更有收异族为子的,收个干女儿却算什么?何况伍夫人丽质天生,能言善道,皇上爱听她撒娇,那也是人之常情。

    ” 德王爷冷笑道:“是吗?那皇上又为何背后损她?”胡志孝咳道:“我话还没说完。

    那时皇上才把话说了,丽妃便接着应了,她说伍夫人要权、要钱、要面子,看似什么都要,其实没啥不好,一个人若懂得爱钱爱权,那便懂得爱皇上、爱丈夫、爱国家,可要是一个女人连钱也不要了,那她还要什么?早晚是个叛逆不孝的。

    ” “他奶奶的!”德王骂了粗口:“这算什么鬼话?皇上听了以后,可掌了丽妃的嘴?”胡志孝道:“那倒没有。

    皇上说这话颇有道理,反面破题,值得深思。

    ”卢云听得心惊肉跳,德王爷也是微微一凛:“这么说来,皇上还记着当年的事了?” 胡志孝叹道:“可不是么?听宫里的人说,皇上每回只要一喝豆浆,便会想到顾嗣源的事,总得砸破十来个碗,连带把杨大人也骂上一顿。

    皇后娘娘只好吩咐了,要御膳房别再磨豆子,若把皇上气病了,谁来担待?” “两代朝议书林斋、专论天下不平事”,这些往事卢云自也听人提过,自知顾倩兮曾经开办书斋、忤逆天子、蔑视国家,依此看来,皇帝必也曾迁怒过杨肃观。

     卢云心下暗暗叹息,都说杨肃观冷面无情,“断六亲、绝七情”,可对待顾倩兮却很不同,若非有他,便十个顾倩兮也给杀了,如何还能活到今日? 德王爷哼哼冷笑:“说到底,皇上还是疼他的干女儿多些啦,我怎说自己老斗不过正统军,他妈的伍定远,本王看他这一身军功,全是靠他老婆床上挣出来的吧?” 卢云大吃一惊,胡志孝也是骇然不已:“王爷!你别信口雌黄!皇上没有子嗣,多疼干女儿一些,又有什么?你怎能如此口不择言?”德王爷呸道:“本王怎生口不择言了?皇上再怎么偏袒伍家,那也不能胳臂肘向外弯!真龙、真龙,就凭这两个字,便能杀他全家的头!” 胡志孝忙道:“王爷听我一言,冤家宜解不宜结,你勤王军再怎么不济,也都是皇家血脉,指尖尖、心头肉,犯不着和外姓冲。

    为了载允着想,您还是多向伍夫人说些好的才是。

    ” 德王爷怒道:“什么?要本王巴结她、奉承她?他妈的一个烂婊子,本王要拍她马屁?那何不去向杨肃观磕头,也好求个二当家什么的?”这话一说,卢云心头大惊,胡志孝也深深吸了口气,道:“王爷言重了,杨党是杨党,伍家军是伍家军,这‘威伍文杨’可不能混为一谈。

    ” 德王爷恼道:“为何不能?他俩不都是复辟里搞特功,大搞加官晋爵把戏的?”胡志孝道:“王爷,杨肃观是文臣,依着祖制,至今可还没封爵。

    ”德王爷道:“本王看也快了!皇上不赏他,他便要自己赏自己啦!”听得此言,卢云心头更惊:“难道……难道杨肃观要谋反了?” 这杨肃观位高权重,便与当年的江充相仿,可追根究底,他又与江充的地位大不相同。

    想人家江充是景泰的忠臣,宛如一体之两面,杨肃观却始终握着“镇国铁卫”不放,却要正统皇帝如何安心?想到那“修罗之令”便在自己身上,正胆颤心惊间,又听胡志孝劝阻道:“王爷,你怎说这话?这话连皇上也不敢说,你就这么出口了?你可知这牵连多大?整个朝廷即刻便能大乱哪!” 德王大声道:“我怎么不能说?这杨肃观在朝里结党营私,那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么?胡大人!你敢说此人没有反心?”胡志孝恼道:“王爷,反贼这个位子,早已有人坐了,怕还轮不到杨肃观吧?”德王爷冷笑道:“轮不到他?等得文杨武秦里应外合,那才叫做美哪。

    ” 德王言语越发偏激,胡志孝也不禁动气了:“王爷,下官跟你挑明了说吧,当年没有杨肃观,便没有这个正统朝,你临徽德庆也没今日这般权势。

    饮水思源,咱们对待这批功臣,是否也该留点口德?”德王呸道:“好你个胡大人,一心一意都是替杨肃观讲话,你到底站在哪一边?莫非你也是个镇国铁卫?”胡志孝大怒道:“王爷要看我的手臂么?来!本官现下就脱袍子!” 两人吵了起来,已是不可开交,忽听屋里衣衫微动,有人站了起来,道:“德王爷、胡大人,严某有几句话要说。

    ” 这嗓音清朗,说起话来中气笃厚,正是先前卢云察觉的那名内功高手,胡志孝收敛了怒气,喘气道:“严……严掌门若有高见,但说无妨。

    ”卢云心念一动:“严掌门?莫非便是峨嵋严松?” 先前卢云人在茶堂,便曾遇上一个叫做严豹的年轻人,自称是严松的晚辈,还说了好些立储的事,依此观之,峨嵋全派真已托庇到了“临徽德庆”门下。

     严松道:“王爷、大人,你俩在这儿高来高去,老道是一句也听不懂,也没心思来听。

    贫道现今只一件事请教,徽王爷无辜冤死,你们打算怎么向王妃交代?”胡志孝咳嗽几声,道:“严师傅,我实话实说吧,徽王的案子不能追,大战在即,你得放一放。

    ” 严松道:“怎么放?”胡志孝道:“死有重于泰山,亦有轻如鸿毛。

    咱们参了庆王一本,看似替徽王讨回了公道,其实只是便宜了其它几位王爷。

    现今局势,咱们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事情盖过去。

    ”严松道:“所以照你的意思,徽王之死绝不能追究了?” 胡志孝道:“没错,非但不能追究,咱们还得力保庆王。

    这才是上上之策。

    ”屋里没了声息,只听得一声叹息,严松缓缓地道:“王爷、大人,实不相瞒,在下是载允的师父,肩上担着孤儿寡母,如今王爷尸骨未寒……”嗓音提起,厉声道:“你俩便想瞒天过海,纵放庆王这元凶大恶!我这儿请教一句,若是王妃娘娘责问起来,却要严某如何交代?” 这话义正词严,直把卢云听得目瞠舌僵:“好个严松!十年不见,居然洗心革面了!” 这严松昔日是江充的走狗爪牙,惟利是图,岂料十年过后,却能说出这番话来,当真是字字铿锵、句句在理。

    胡志孝却也恼了:“严师傅,王妃是妇道人家,看不懂事情的利害,岂难道你也不懂?临徽德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庆王一倒,‘临徽德庆’便得一起倒!到时唐王、丰王发动百官上疏,说徽王爷治军无方、自乱阵脚,以致京师被围,那咱们还顶得住吗?那时载允陪着徽王爷一起入了土,王妃娘娘便开心了?” 这话一说,严松便哑口无言了,德王爷也劝道:“严师傅,战场上的事情,向来是瞬息万变的。

    再说老四平日与二哥最好,若非情势所迫,哪会害死二哥?真要说元凶巨恶,自是秦仲海那厮,王妃那儿劳驾您去说说,二哥人都死了,咱们还能不为载允打算吗?” 众口铄金,都要严松放过罪魁,不再追究徽王之死,可怜徽王这般地位,居然就要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

    卢云听得大摇其头,严松想来也甚苦恼,听他叹了口气,道:“这事我不能作主。

    师叔,您老人家怎么说?” 听得“师叔”二字,卢云心下大惊,万没料到屋里还藏着第四个人?正骇然间,屋中木椅嘎地一声,真让人推了开来,听得幽幽叹息声响起:“离开京城几十年了……”话声稍停,轻轻又道:“还是什么都没变啊……” 这嗓音带着七分感伤、却又藏了三分讥讽,屋里众人都静了下来,谁也不敢接口。

    过得良久,听得德王爷低声道:“白老爷子,您要觉得此事不妥,那便请说……您便要咱们上奏朝廷、弹劾庆王,那也没什么不可以……”胡志孝也改口道:“这个自然。

    徽王是您老人家的亲女婿,您老人家做主,咱们都听您的吩咐便是了。

    ” 听那“白老爷子”是严松的师叔,还是王妃的父亲,卢云自感诧异,不知这人到底是谁?听那老人叹道:“弹不弹劾庆王,老夫都无所谓。

    人各有命,朱祁人都死了,还能如何?唉……当年嫁女入王府,便该料到今日之事……”说话间,嗓音渐渐靠近窗边,卢云也大感紧张,又听那老人道:“严松。

    ”屋里响起嗓音:“师侄在此。

    ” 那老人道:“王妃的意思呢?她是想替丈夫报仇,还是想让儿子当皇帝?”众人一发静了下来,无人敢置一词。

    过得半晌,方听严松道:“回师叔的话。

    王妃娘娘一生心愿,便是让世子入继大统,做一个人人称颂的千古名君。

    ” “流芳万古啊……”那老人轻轻笑了一声:“乖女儿,真是为国为民哪。

    ”德王爷没听出讥讽之意,反而大声附和:“没错!王妃有此心,万民有福了!想这世道纷乱,苦了多少百姓?咱们再不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谁来抌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等日后载允登了基,娘娘成了太后,到时百姓丰衣足食,白老爷子也成了当今国丈,富贵已极……” 正说得高兴间,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校园逍遥高手 我女儿来自未来 透视高手 暗灵法医 盗香 黑道悲情2 老千4:国士无双 战神已加入带球跑豪华套餐 我的重生画风不对[综恐] 至尊兵王 绝对权力 老衲还年轻 重生追美记(很纯很暧昧前传) 余罪 随身带个侏罗纪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古神的诡异游戏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巴国侯氏 意图(官场浮世绘) 余生有你,甜又暖 对不起,我不想被你吸血了(快穿) 海贼世界没有救世主 女权世界的真汉子 人生交换游戏 奥术神座 龙王戒 校园逍遥高手 至尊兵王 男人都是孩子(无限关爱有限责任) 逍遥药仙 绝命毒尸 余生有你,甜又暖 我从凡间来 快穿之养老攻略 挂职 巴国侯氏 首辅大人的小青梅(重生) 忍界修正带 刀剑神域11:AlicizationTurning 神话烘炉 我从小泡在蜜罐里 我的美女老师 七界传说前传 结局 帝疆争雄记 英雄志 坏事多磨 红粉刀王 武林客栈·月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