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3/3)
说,此种荣耀更接近于折磨——虽然历经千百年,中华文化的某些传统也从没有过变更;这种饭局与其说是享受,不如说是在觥筹交错间的谈判;趁着双方已经达成基本的共识,将合作落实为更详细、更可靠、更能执行的细节。
考虑到饭局的几方刚刚才闹过一波大的,那气氛就简直比冰窖还更为冷淡;参与谈判的三方姑且不论,被拉进来敬酒的舅甥俩人就真是如坐针毡,不安尴尬之至了。
既然是详细的谈判,饭局间的争夺当然就异常激烈;虽然大方向已经确定,但具体规则却几乎每一字都要争辩。
比如皇帝就提出,他可以同意合作,但为保证君主尊严,只能给予四人团充分的“建议权”,会仔细考量他们的谏言;而刘先生与穆祺立即反驳,指出这种“建议权”毫无诚意,纯属放屁;以皇帝过往的光辉事迹判断,他刚愎自用、祸福由心已成习惯,背弃臣下的“谏言”根本不需要任何负担,否则巫蛊之祸也不会闹到最后一败涂地、难以收场(这一点刘先生可以做完全可靠的证明)。
“再说,权位是力量的反应,而不是靠一纸空文可以约束的。
”穆祺断然道:“而恕我直言,我们现在的力量恐怕比陛下更加强大吧?名实相符,才是长久之计。
”
皇帝沉默了片刻:“……那你想要什么样的‘实’?”
“我们可以充分尊重陛下的权威。
但尊重以外,起码也要重大事项的知情权与决定权,否则合作无法持续。
”
“如果几方的意见有冲突呢?”
“那就公开讨论,少数服从多数。
”穆祺一指对面的舅甥二位:“必要的时候,两位大将军也可以参与投票——陛下只要能说服自己的臣子,拿多数票应该不困难吧?有这一点优势在,陛下应该可以放心了。
”
天上凭空扣下这样的大锅,卫、霍两位大惊失色,几乎要将面前的茶几给带翻过来。
他们刚想拼命推辞这可怕的任命,却见陛下——两位陛下稍一沉吟,居然同时点了点头。
显然,两位皇帝——无论是两千年前的还是两千年后的——都不约而同地坚信,对手的种种伎俩皆不足为惧,自己一定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弹压政敌,说服心腹,取得巨大的优势。
意识到对方居然也点了头,两位皇帝同时皱起了眉,好容易才按住了一声冷哼。
几方的力量对比其实是相当明显的,皇帝(鲜活版)一开始也没指望着能彻底压倒死鬼版本的自己,以及那个疯疯癫癫的现代人。
他一开始提什么“建议权”之类的妄言,只不过是要开窗子先掀顶,预先争取谈判筹码而已。
如今既然已经答应了穆祺的条件,他也趁势提出自己的要求:
“既然是要合作,那双方都应该有诚意。
朕已经表示了诚意,尔等也应该有些回馈吧?”
穆祺果然道:“陛下想要些什么?”
“你们展示的那个‘纪录片’中,不是有些喷吐火焰、可以熊熊燃烧数里地的武器么?”皇帝直截了当:“朕正要演练新军,恰恰也需要一些新式的兵器。
”
穆祺抬一抬眉,微微有些诧异。
他早就预料到皇帝肯定会索取兵器增强军力,确保控制兵权后平衡大局,规避现代世界咄咄逼人的力量优势;只是想不到天子看上的居然不是炫酷的导弹、极富冲击力的无人机,反而是相对平平无奇的燃烧弹,这样出乎意外的选择,倒让穆祺颇为意外——顺便还生出了一点敬佩……乃至忌惮的心意。
导弹无人机和机器狗当然很炫酷很神妙,但正因为太炫酷太神妙了,反而远远超出了两千年前古代人的认知能力,成为了绝不可模仿的神迹;相反,“燃烧”这种东西,从来就是人类最熟悉、最显豁的物理现象,在这个上面下苦功钻研,反倒能迅速提高战力,而不受薄弱基础的约束。
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能在高精尖技术的降维打击中迅速反应过来,捕捉到技术引进的关键窍门,这水平也真是不一般呐。
不过,这也恰恰方便了他的计划。
穆祺不动声色,微笑点头:
“当然不成问题。
不过高燃值燃料的生产非常麻烦,需要锻造钢铁、挖掘煤矿、制备燃油……”
“你可以到少府兼一个职位。
”皇帝打断他:“先把事情管起来。
”
“多谢陛下。
”穆祺从容道:“不过,燃烧弹还需要大量的资料。
这些资料用竹简丝绸记录,消耗实在太大,在下可能还要引入造纸术和印刷术,建立一些印刷的作坊,方便后续的教学。
”
“印刷术?”
穆祺早有准备,从袖中抽出一张打印好的a4纸,向皇帝现场展示造纸与印刷的伟大成果。
纸张轻薄柔软,铅字字迹清晰,比起传统的竹简,确实有极大的优势。
皇帝见货识货,看一回后立刻应允,让他先制一批样品来看上一看。
这话正中下怀,穆祺收好a4纸,愉快地向皇帝保证,他可以在一年内制备出一万吨纸张,除应付燃料研发之外,还能供应长安上下的需求、对外开放销售。
“好东西就是要广而告之,多多使用,也是陛下泽惠黎民的一点恩德。
”穆祺莞尔微笑:“流布天下,名垂青史,岂不美哉?”
这句话相当正常,皇帝只是稍稍点头,并无其他表示。
而刘先生……坐在左近、全程围观的刘先生,忽然眯了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