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顺藤摸瓜,来自世家的“善意”(1/3)
东宫,崇文馆。
这里已经被临时改造成了“水利总司”的衙门,但此刻,它更像大理寺的刑讯房。
偏殿之内,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和皮肉烧焦的气味。
几名被活捉的刺客,被剥光了衣服,用粗大的铁链,呈“大”字型捆绑在特制的刑架上。
他们身上,早已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
鞭痕、烙印、以及各种的伤口,纵横交错,看起来触目惊心。
太子李承乾,就坐在这片血腥景象的正前方。
他已经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常服,脸颊上的那道血痕,也经过了太医的处理,敷上了药膏。
他悠闲地喝着茶,仿佛眼前这人间地狱般的景象,不过是一出寻常的戏剧。
李承乾的平静,与周围的血腥,形成了一种极其诡异的对比,让旁边负责行刑的东宫卫率们,都感到一阵阵的心悸。
“殿下……都……都招了……”
负责审讯的纥干承基,走到李承乾身边,声音沙哑地汇报道。
他的身上,也溅了不少血迹。
“这些人,都是死士。
嘴硬得很。
不过,在咱们东宫的‘新手段’下,铁打的汉子,也得开口。
”
他口中的“新手段”,正是李承乾根据后世审讯心理学,教给他的几种折磨人意志,却又不至于让人立刻死去的酷刑。
“说吧。
”李承乾放下茶杯,眼皮都未抬一下。
“他们……不是魏王的人。
”纥干承基说道,“他们的身份,很复杂。
是……是长安城里一个叫‘长乐帮’的地下势力招募的亡命之徒。
”
“长乐帮?”李承乾的眉头,微微一挑。
这个名字,他有印象。
是长安城里最大的一个地头蛇组织,垄断了漕运、私盐、乃至赌坊青楼的许多生意,其背后,必然有朝中大人物撑腰。
“据他们交代,是一个月前,有人通过长乐帮的帮主,找到了他们。
许以重金,让他们刺杀您。
”纥干承基继续说道,“那人,自始至终,都蒙着面,但……其中一个刺客头目,无意中,看到了他腰间佩戴的一块玉佩。
”
“玉佩?”
“是的。
”纥干承基从怀中,取出一张刚刚画好的图样,呈了上去,“那刺客,对玉石颇有研究。
他说,那是一块极为罕见的‘蓝田暖玉’,玉佩的样式,是象征着‘五姓七望’之一,清河崔氏的‘双鲤纹’!”
清河崔氏!
这个名字一出,偏殿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终于来了。
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不出所料的寒芒。
他就知道,当推行“以工代赈”,触动了那些世家门阀最根本的利益——对人口和土地的控制时,这些盘踞在大唐身上吸血的毒蛇,就绝不会善罢甘休。
李泰,不过是明面上的靶子。
这些传承了数百年的世家门阀,才是隐藏在水面之下,真正庞大而又恐怖的冰山!
他们,终于忍不住,露出了獠牙!
“很好。
”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证据,确凿吗?”
“这……”纥干承基有些迟疑,“殿下,仅凭一块玉佩的图样,恐怕……难以作为直接证据。
清河崔氏,在朝中根深蒂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若是没有确凿的铁证,贸然发难,恐怕会引来他们疯狂的反扑,于我们不利。
”
“谁说,孤要用这个去告状了?”
李承乾笑了,那笑容,让纥干承基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
“父皇,最讲究‘证据’。
而孤,最喜欢的,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他们想玩阴的?好啊,孤,就陪他们,好好地玩一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