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绿松石雨点松是什么颜色> 第26章 刀指江南

第26章 刀指江南(1/3)

崇文馆内,灯火通明。

     “关中农田水利督造总司”的衙门,已经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

     段纶带着工部的匠人们,日夜不休地在各个工地进行实地勘测,完善施工图纸。

     戴胄则指挥着户部的官吏,用李承乾发明的“算盘”,将那如山一般涌入的钱粮,一一登记造册,建立起了一套清晰高效的财务系统。

     李纲和马周,则负责文书与监察,确保太子下达的每一道命令,都能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

     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欣欣向荣。

     但李承乾,却并没有丝毫的轻松。

     他的书案上,堆着的,不是水利工程的图纸,而是一份份来自户部和盐铁司的陈年旧档。

     这些卷宗,记录着大唐立国以来,关于“盐”的一切。

     盐,是百味之首,是民生之本,更是国库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唐初,沿袭隋制,实行“官督民产,官运官销”的食盐专卖制度。

     但随着天下承平,人口滋生,这套制度的弊病,也日益凸显。

     官僚体系臃肿,运输成本高昂,层层盘剥之下,官盐的价格,居高不下。

     而与之相对的,是“私盐”的猖獗。

     “殿下,您看的这些……是?” 新任总司监察长马周,抱着一摞刚刚审核完的文书,走进书房,看到太子看的卷宗,不由得有些好奇。

     “马周,你来了,坐。

    ”李承乾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将一份卷宗推了过去。

     “你看看这个。

    ” 马周疑惑地接过卷宗。

     那是一份关于江南两淮地区盐场产量的报告。

     报告上显示,两淮盐场,作为大唐最大的产盐区,其官方记录的“官盐”年产量,仅有五十万石。

     但另一份由地方官府呈报的、关于“盐户”人口与灶具数量的估算报告却显示,以两淮地区的人口与生产规模,其理论上的年产量,至少应该在……三百万石以上! “这……这怎么可能?!”马周失声惊呼,“差了……差了足足二百五十万石!这……这其中巨大的差额,都到哪里去了?” “到哪里去了?”李承乾冷笑一声,“还能到哪里去?自然是变成了‘私盐’,流入了那些人的口袋里。

    ” 马周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不是愚笨之人,立刻就明白了这背后所代表的恐怖现实。

     每年二百五十万石的私盐! 这是一个何等惊人的天文数字! 这背后,隐藏着一张何等巨大的,由地方官吏、盐商大贾、江湖盐帮,乃至……朝中某些世家大族,共同编织起来的,利益网络! 就像一群贪婪的硕鼠,在暗中,疯狂地啃食着大唐的国库根基! “孤敲诈了北方世家,得了几十万贯,便沾沾自喜。

    可与这江南的‘盐利’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李承乾的声音,变得冰冷刺骨。

     “北方世家,控制的是‘人’与‘地’,他们想要的是名望和政治权力。

    而江南的这帮人,他们控制的,是‘钱’与‘货’,他们想要的,是能与国库分庭抗礼的……经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修仙大盗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此去直上青云路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大楚武信君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明朝的名义 天绝剑破宿命劫 英烈传奇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道藏辑要 太虚王座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此去直上青云路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冰临谷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大道仙瓶 玄武:从零开始 英烈传奇 衣冠谋冢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综武:天道曝光我九世负心 开局被捉奸,从小吏到权倾南北 纵横诸天:从修炼辟邪剑法开始 葬魂天刃 屌丝奶爸变男神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星极宇宙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用户90391439的新书: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