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我在诏狱看大门txt百度云> 第43章 一鸣惊人

第43章 一鸣惊人(1/3)

一行人回到酒店,已经是夜间时分。

     夜幕中繁星点点,虽无月色倒也明亮。

     离开汪府的时候,里面的瑶人们还在喝酒跳舞,欢乐的歌声一直等万达他们走了好远,还能隐隐听到。

     若不是万达再三推辞,按照汪大当家的意思,这流水席还要再摆上两日。

     那活脱脱的真成了结婚喜宴了。

     万达只能拿之后还要去新铺子看顾为由,拒绝了他的好意。

     就在前日,在盘光的协助下,他们“似锦酒家”的新址终于选定了。

     就在挨着关圣庙的那条街上,人流量大。

    不但早上有早市,遇上逢三逢五的日子还有市集。

    每个月十五和三十,更是浔州府的大集,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汇集到这里,方便收集情报。

     按照汪大当家的想法,这铺子最好是买下来,做一个长久的产业。

     但是万达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等人不过暂时盘桓在此,只要京师那边一声令下,多大的产业都要抛下,何必添这个麻烦。

     而且那边的铺子原也是个客栈,装饰也挺不错,只要添置一些家具,铺盖还有厨房里的用具,就能新起炉灶干起来。

     虽然流水席的想法被拒绝了,汪大当家也不蒿恼。

    又提出等酒店开业一定要好好庆祝庆祝。

     万达想着再不接受就是不给这个新“大哥”的面子了,只好答应下来。

     老店新开的“似锦酒楼”就定在三天后开张。

     为了准备开店,他们一行人已经把行礼和万达视若性命的那些辣椒香料都搬了过去,自己也就住了下来。

     要不说“在家靠亲戚,出门靠朋友”呢,若不是有汪大当家和盘家兄弟帮忙,等他们自己乱打乱撞找到门路,再开出新店,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既然已经暂时安稳下来,两广巡检邱子晋大人就准备开笔写折子了,将这段时间的工作和见闻呈交上去。

     另一边,杨千户也要替万镇抚写一下北镇抚司的工作小结。

    毕竟由万大人写的折子递上去,很可能两广没有摆平,先把小皇帝给气得躺平了。

     虽然广西这里战乱不断,不过好在官邮未断,驿传畅通。

     但是他们此次的折子是不能通过驿传递送回京的,只有依靠锦衣卫内部的传递系统。

     这方面的事儿也只有杨休羡和万达熟悉。

    邱子晋不好多问,也不敢多问。

     “这汪大当家,不会真的和叛贼有交往吧……” 邱才子下笔如神,之前的大段叙述不过片刻就一蹴而就。

    只是到了浔州府伊始,就有些难以下笔了。

     万达打开房间的窗户,往楼下大厅看了看。

     难得梅千张今天可能因为喝的确实有点多,回来之后就捧着茶杯坐了好久,眼睛微微泛红,也不说话。

     高会让他上楼休息,他也不肯,只是在下面坐着,不吵不闹,乖巧得让人有些不安。

     虽说梅千张已经多次强调他已然“改邪归正”了。

    不过这一身懒散的毛病和吊儿郎当的模样,可不是三两天就能改掉的。

    一时没人看着,他就能想着法儿躲懒,人都不知道跑去哪里。

     也就高会这样的死心眼子,能无时不刻地“盯着”他。

     他平时在店里,无风也要起点浪。

    在万达看来,活脱脱一个“男版小燕子”,大家都习惯了他的闹腾。

    像是这样的安静,倒让人惴惴不安起来。

     今天中午,他们在汪家前头吃席应酬,梅千张发挥他翻墙上梁的本事往后面偷听去了。

     回来之后,眉头紧锁,连嘴唇都有些微微发白。

    坐下就不停地给自己灌酒,跟着众人离开汪府的时候,脚底都有些打飘了。

     到了酒楼,确定过四下无人监视。

    他们把梅千张围在中间,问他在后堂到底听到了些什么,他先是沉默了一会儿,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说出了让大家都惊惧的话语。

     今天那两个穿着落拓的土人,正是从大藤峡下来的,“侯大当家”的下属。

     他们来不是为了别的事情,是找汪正来要钱要粮的。

     这汪大当家交游广阔,颇有些瑶人中“活孟尝”、“及时雨”的意思。

    不论汉僚,不论贵贱,不论是官是民,他都热情相待,肝胆相照。

     汪家下头据说养了无数门客,其中不乏身手不凡的江湖义士,但也有只为了讨口饭吃而投奔过来的人。

     很多外乡人来到浔州城,只要说一声仰慕汪大当家,就能去汪家门房讨口饭吃,得到些盘缠。

     对于他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行为,万达等人除了叹为观止,也说不出什么评论了。

     大藤峡的那位侯大当家,可能原来也和汪正有过联系,甚至关系匪浅。

     两广这边战事吃紧,棘手的不止是朝廷,叛军们也没有余粮。

     一来最近朝廷对两广的管束逐步加紧,尤其是对粮草,盐铁贩卖的监控方面,严防死守;二来经过连年征战,两广民间连续十数个县城乃至大型的州府,都民不聊生,田野荒芜,居民无几。

     难民们纷纷向外地逃难,造成了当地十室九空的景象——这也是韩雍前段时间坚决反对在当地抽调壮丁的根本原因——因为早就无兵可遣,无粮可征。

     朝廷这里还能向江南,江西和汉中这些相对富裕的地区摊派税收和粮草,但是叛军这边则陷入了缺兵少粮的境地。

     按说春天应该是两广春耕的季节,当地的卫所也沿袭屯兵的传统,早就开始耕地播种,好歹能够自给自足。

     叛军们却是无田可耕的。

     过去还能从百姓那边购买粮食,现在百姓都逃得七七八八了,粮草的来源就成了大问题。

     十万大山连绵不绝,适合藏身,却不适合种地。

    山里的野果禽类,并不足以撑起一只拥有战斗力的军队。

     所以这些叛军,在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山贼的角色。

    以打劫过往商贩,官船,甚至收取保护费的方式来维持自身的保存和发展。

     按照杨休羡的分析,在汪正这一代之前,广西从未出过除此巨贾。

    他是自己白手起家,而不是继承了谁的遗产。

     而汪正如今还不到五十岁,短短时间内积攒下这般家业,恐怕这来钱的路子也不全然是光明正大。

     多少也跟山上的强梁,绿林的好汉,或者说反贼们,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

     之前他应该多多少少资助过山里的反贼。

    作为利益交换,至少能够保证自己的商队人马在翻越大山的时候得到安全的保障。

     就他们这段时间的观察,汪家至少垄断了当地蔗糖和茶叶这一块的经营,甚至不排除他有贩卖私盐的可能。

     这几样关系民生的商品,利润巨大,是一个只赚不赔的买卖。

     联想到盘家兄弟在小港和太监黄仁的交易。

    既然汪家可以弄到交趾国的贡品蒟酱,就说明他们已经把生意做到外国去了。

     大明朝实施海禁,只有沿海的几个朝廷设立了市舶司的港口,例如广州,泉州和宁波,才能进行对外贸易。

    但是交趾国却是和广西接壤的,两地居民都互有往来,甚至互相嫁娶,很难说谁越界了。

     汪家应该通过这条路子,做了不少走私生意。

     将大明的茶叶,盐,和瓷器贩卖到交趾。

    然后带回当地的特产,作为贡品,和明朝的官员交易。

    两头通吃,一本万利。

     只有如此这番,才能在十几二十年内,积攒出旁人几世才能拥有的财产。

     这财产的来路根本经不起细查,不然拔出萝卜带出泥,也不知道要牵扯出多少人物和官司来。

     两广巡检邱子晋表示查还是要查的,不然他这趟也就白来了。

     何况汪正涉嫌资助叛军,这钱不但“来路”不明,“去向”更是不得了,必须彻查到底。

     最近这段时间,要么就是汪正对山上的资助减少,或者断绝了。

    要么就是山上出了大事,导致原来约定的份额不够用了。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浴血山河 我是大玩家 熬鹰航空业 干物妹也要当漫画家 神级管家 三重门 剑道真解 我身体里有只鬼 校花的终极护卫(校花的全能保安) 天下珍藏 和女主妈妈HE了 我的黑粉们都重生了 大戏骨 神偷化身 秘书长 中国式秘书 咒术最强说他要做大魔王 官票 朝夕之间 进步 隔壁那个饭桶 我加载了恋爱游戏 在魔法女校当老师 魔法师的幸福时光5:绿色森林 推理笔记2·狐妖杀人事件 诛仙 我的老婆是校花 花都兵王 传奇再现 资本对决 穿书回来我成了自己的替身 房产大玩家 和女主妈妈HE了 我的黑粉们都重生了 我是猫大王 凤兄 身患重症后我有了五具身体 官票 局长日记 朝夕之间 我成了二周目BOSS 前世老婆找上门 一品修仙 仙路至尊 中二人设成真了 武逆 鸿蒙炼神道 剑破九天 散花女侠 无双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