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百科> 第六章 后院起火

第六章 后院起火(3/3)

不是挖苦你,我是想,这个罗家豪如果不善待如此痴情的美女子,那他简直就是王八蛋一个。

    &rdquo宁蓓蓓笑道:&ldquo谁知道他是不是王八蛋?&rdquo 此行目的已经达到,宁蓓蓓也该走了。

    卓小梅要送她下楼,她不让,说:&ldquo请留步吧,你答应我的请求,我已是感激不尽。

    &rdquo 听着宁蓓蓓的脚步声消失在楼下,卓小梅发一阵痴,朝电话机走去,想这就给罗家豪打个电话。

    答应了的事就得做到,不能爽约,虽然由自己向罗家豪转告宁蓓蓓离婚的事,让卓小梅感觉有些不是滋味。

     拿起话筒,卓小梅又改变了主意,决定还是另外找个时间,当面告诉罗家豪,看看他对宁蓓蓓离婚是什么态度。

     躺到床上,宁蓓蓓刚才说过的话还在脑袋里响着,让卓小梅感慨不已。

     至于书柜里魏德正送的茶叶,一时又被忘到了脑后。

     这天走进园长办,接两个电话,签几张发票,手头没有要紧事,卓小梅便打开抽屉,拿出魏德正给的那份表格填写起来。

    无非是个人简历之类,每年都要填一两回的,按惯例填上去就是。

    可还没填完一页,忽想起好一阵子没到班上去转转了,便将表格扔进抽屉里,准备出门。

    这才见一伙人已堵在门口,是已经来闹过一次的秦博文的债主们。

    不过这次少了一个人,那便是袁老师。

     卓小梅只得立住脚步,说:&ldquo你们是不是也太急了点?其实我比你们更急,每天都要打好几个电话找秦博文,还托公安局的朋友帮着摸线索。

    &rdquo债主们说:&ldquo我们也相信卓园长在找秦博文,只是离春节没几天了,叫花子都要过年,不知道卓园长还让不让我们过年。

    &rdquo 这话让卓小梅猛然想起已经进入阴历十二月,这个学期自己天天连轴转,竟不知今夕何夕。

    不过眼下容不得你发慨叹,得先把债主们打发走。

    卓小梅说:&ldquo你们的心情我也理解,估计秦博文总不会老躲在外面,连年都不回来过吧?&rdquo他们说:&ldquo假若秦博文不回来过年呢?那我们就叫花子都不如,不要过年了?&rdquo卓小梅说:&ldquo再怎么的,秦博文也是我的丈夫,没找到他,我安得下心来?反正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rdquo 见卓小梅连这种话都出了口,几个人一时不好说什么了。

    可钱是秦博文借走的,找不到秦博文,不找她做妻子的,又去找谁呢?沉默没几秒钟,有人站出来,说:&ldquo卓园长你是当园长的,总比我们有钱多,是不是代秦博文先还一部分,我们也好回去向家里人交代。

    &rdquo 一上场卓小梅就明白是自己还给袁老师那一万元,带来了连锁反应。

    只得无奈道:&ldquo你们以为当园长的就有钱?&rdquo几个众口一词道:&ldquo当园长的是单位领导呀,当领导的没有钱,这世上谁还有钱?&rdquo 当领导就有钱,这样的话好像符合挺逻辑的。

    脑袋长在各人的脖子上,如今想要人不这么讲逻辑,恐怕还有些困难。

    卓小梅只得自嘲道:&ldquo我这个园长算什么领导?既没人事权,可以批发乌纱帽,也没财权,可以搞权钱交易。

    硬要说权,无非是为园里百多号职工的生存四处奔波的跑腿权,可这又换不来票子。

    &rdquo 见卓小梅一再推托,邹师傅放开嗓门道:&ldquo卓园长你没票子,怎么还了袁老师一万?还主动将秦博文的余欠揽到自己名下,重新写了欠条。

    &rdquo 还了袁老师一万元,他们心里不平衡,也不难理解。

    当时也是考虑到袁老师家没法过日子,又是园里的职工,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卓小梅才动了恻隐之心。

    记得还叮嘱过袁老师口齿要紧,谁知她还是露了出去。

    可以不管的事你要管,你这不是狗咬耗子是什么?现在看你怎么下台。

     别无他计,卓小梅只得硬着头皮表态,春节前三天,他们再到幼儿园来找她,秦博文回来了更好,即使没回来,也得给各位一个交代。

    一伙人这才罢了休,说到时不见人,也得见钱,不然大家都别想过年。

     要债人走后,卓小梅一屁股跌坐在沙发上,望着窗外灰色的天空,心里将秦博文狠狠诅咒了一阵。

    可又觉得秦博文其实没什么错,他并非骗子,借钱是想干番事业。

    如果汽车制造厂改制后的产权不一再易主,他们的修理厂肯定是会做大的,秦博文也就不会因欠债出走,以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卓小梅正在发呆,苏雪仪进了园长办。

    本是要请示工作,见她一脸晦气,便问是不是老革命碰上了新问题。

    卓小梅叹口气,说了刚才的事。

    苏雪仪说:&ldquo现在离春节只有二十多天了,如果到时秦博文还不见踪影,这伙人又找上门来,你拿什么打发他们?&rdquo卓小梅说:&ldquo是呀,也是见这些人日子难过,借给秦博文的钱没一个来得容易,很是过意不去,才许了这个愿。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

    &rdquo 苏雪仪觉得事情还是坏在袁老师身上,说:&ldquo怪只怪袁老师,接了那一万元,嘴巴闭紧点,没露口风,债主们也不会这么快又上了门。

    就是上门,反正又不是你本人借的钱,你不予理睬,他们也不可能拿你怎么样。

    &rdquo卓小梅说:&ldquo可不是,原想袁老师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应该藏得住事的,谁知她嘴巴是个漏斗。

    &rdquo 见不是谈工作的时候,苏雪仪坐一会儿就出了园长办。

    卓小梅心里还烦着袁老师,也哐上门,要到袁老师家里去,问她干吗要把话给漏出去。

     到得袁老师家楼下,低了头正要往黑洞洞的楼道口钻,从里面走出一群人来。

    卓小梅都认得,是袁老师的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

    每个人都手忙脚乱,没有谁闲着。

    有背上掮着烂麻袋的,有腋下夹着破绵被的,有怀里抱着旧坛子的,还有手里抓着锅鼎瓢盆的,像是发生大灾大难,无处安生,要到外面去逃荒。

    走在最后的是袁老师四十大几的大儿子,肩头扛着一台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卓小梅自然认得,那是袁老师家里唯一可称得上电器的东西。

    也许是行动匆忙,连两根电视天线都没来得及缩短扳倒,像蟋蟀那长长的触角,在空中一晃一晃的,煞是滑稽。

     是不是要给袁老师和伍大爷搬家?明摆着又不太有这种可能,因为袁老师这几个子女的居住条件都比幼儿园差。

    想问他们这是干什么?见一个个脸色铁青,横眉冷眼,看上去比自己火气还大,卓小梅也就不想惹他们,退到墙边,让出道来。

     瞧着这伙人转过墙角,不见了踪影,卓小梅才钻进楼道,朝楼上走去。

    转过楼角,便见袁老师家门洞大开,从里面传出苍老而嘶哑的啜泣声。

     卓小梅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袁老师家里一片狼藉。

    桌椅板凳朝着天花板,旧衣杂物扔得满世界都是,打烂的碗碟和热水瓶碎片,天女散花般撒了一地。

    这才卓小梅想起小时看过的电影,日本鬼子抢掠过后的中国百姓家里就是这种镜头。

     却没见人影,也不知那啜泣声来自何处。

    卓小梅抵了脚尖在屋里穿行,尽量回避着地上的碎片,以免刺破自己的鞋子。

    忽见墙角歪歪扭扭的矮柜晃动了一下。

    那是用来放黑白电视机的矮柜,不用说,上面再没了电视机。

    卓小梅几步走过去,才在矮柜后面发现了伍大爷。

    他狗一样蜷曲着,满脸痛苦,一双手扶着打颤的右腿。

    见了卓小梅,伍大爷揩一把纵横的老泪和腮边的血迹,往厨房方向指指,那声卓园长还没喊完,又泣不成声了。

     卓小梅拔腿往厨房里奔去。

    只见袁老师仰面朝天,眼睛翻白,口里吐着白沫,比那次在园长办里的情形更加恐怖。

    卓小梅吓一大跳,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半步。

    赶紧拿出手机,拨通苏雪仪,要她叫上园医,立即赶到袁老师家里来。

     园医和苏雪仪还有曾副园长几个很快赶到,大家七手八脚忙碌起来。

    在苏雪仪的配合下,园医就地给袁老师打了针,用了药,稳住病情。

    再弄出厨房,扶进卧室里躺下。

    卓小梅和曾副园长则过去搬伍大爷。

    他只是脸上碰破了皮,用碘酒将血迹擦掉,便没了事。

    大概因为气愤,加上年老缺钙,一只脚抽筋抽得厉害,现在也稍稍能动弹了。

    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刚止住老泪的伍大爷又泣不成声了。

     在场的人鼻子一酸,也就不再吭声。

     袁老师还是那个旧病,慢慢便恢复过来。

    几个人也就围到床前,听她一把鼻涕一把泪水诉说家里发生的事情。

     原来几位子女早就对两个老家伙心怀不满,经常抱怨小时候舍不得拿钱送他们上学,长大后又没本事给他们找好工作,才都招工进了氮肥厂,没领上几年工资,厂子一垮,便丢掉手中饭碗,一个个活得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连肚皮都没办法填饱。

    这也就罢了,反正如今穷人遍地都是,跟那些进了城却找不到工作,只得流落街头,到垃圾堆和下水道里觅食的乡下民工还是要强一些。

    可恨的是袁老师背后竟悄悄留下私房钱,把子女们当贼提防着,瞒得跟密不透风的罐头一样。

    本来他们早就起了疑心的,多次逼问两老到底留下多少钱,存在什么银行,不趁着口里还能喘气,早点拿出来,哪天一命呜呼,下阴曹地府见阎王去了,年轻人到哪里去翻找? 正在他们挖空心思,琢磨着用什么手段才套得出存款时,忽闻知袁老师为拿高额利息,将钱放了外债。

    这还了得?子女们于是一次次回家里来兴师问罪,暴跳如雷一个,只差没将卵子和xx子跳脱。

    袁老师有自己的顾虑,深知这些家伙没一个靠得住,才节衣缩食省下几个小钱,好给自己和伍大爷养老。

    若被他们弄走,以后两人就是烂在屋里,他们也不会回来过问的。

    于是像京剧里的李玉和一样,守口如瓶,誓死不肯招供。

     没抓到什么把柄,儿女们吵闹了几次,只得作罢。

    后来听说秦博文的债主们去找卓小梅讨债,袁老师也在场,还因卓小梅说了几句气话,突发癫痫,倒在园长办。

    对老家伙放债的事,儿女们也就坚信不疑了。

    又风闻卓小梅替秦博文还给一万元,一伙人兴冲冲跑过来,讨伐两位老家伙,将家里搅了个底朝天。

    没上锁的抽屉翻个够,锁着的柜子通通被撬开,壁缝墙隙天花板,每一个角角落落都已搜遍,也没见着存折和人民币的影子。

    他们于是被激怒了,把家里砸得稀烂,然后肩扛手提,能拿的不能拿的都拿上,准备撤离战场。

    两位老人还想上前阻拦,一个被击倒在矮柜后面,脚脖子抽筋,无防守之力;一个被推翻在厨房里,癫痫复发,没招架之功。

     闻此详情,卓小梅几个唏嘘不已,半日无语。

     因各自都有一摊子工作等着要做,大家帮着收拾完这个七零八落的家,也就出门离去。

    只有卓小梅又多坐了一会儿,安慰了袁老师几句。

    问到那天留下的欠条和那一万元钱,袁老师说她第二天就转移了地方,不然早落入那帮孽种手里。

    本来卓小梅这天是来责问袁老师的,她不该把这事透露出去,惹得邹师傅一伙跑到园长办,将自己堵了半天,现在这些话已没法出口了。

     从袁老师家里出来后,卓小梅难免又要叹惋一番。

    这个世界也不知怎么了,大家眼里都只有&ldquo钱财&rdquo二字,什么骨肉亲情养育大恩都弃之如敝屣。

    可细细想来,好像又不是这么简单,道德的沦丧,伦理的缺失,不只是钱财惹的祸。

     又想起另外那些多次找到自己,仍没讨得一分钱的债主,估计情况比袁老师好不到哪里去,卓小梅心里又是一阵难受。

    她开始去找亲戚朋友,想凑个两万三万的,多少给人家打发一点,先稳隐他们的心,其余等秦博文回来后,让他自己去想办法。

    可如今借钱比抢钱难。

    抢钱时,刀枪之下,不给也得给。

    借钱却是另外一回事,你手无寸铁,人家不借,你没一点办法。

    何况亲友们早知道秦博文躲债躲得不知去向,卓小梅还没开口,他们就碰上瘟神一样,借故逃之夭夭。

    或者远远见你走过去,立马掉头绕到另外的道上,开着火箭都追不上。

    过去他们可不是这样,见着卓小梅,一个个客气得不得了,问吃问穿,问长问短,比爹妈还亲热。

    如果有事相求,比如孩子要读幼儿园,想免建园费什么的,更恨不得把你供到祖先牌位前,好天天给你烧香磕头。

     还去找过秦博文过去的一些同事和哥们。

    当然是那些曾占着厂里好码头发了家,或是早年离厂经商致了富的。

    当年的秦博文因为有文凭有技术,还有人品,常为那些人排扰解难,他们对秦博文钦佩得五体投地,曾拍着胸脯要为他两肋插刀。

    可如今卓小梅找到他们,提到秦博文,他们却顾左右而言他,好像从没听说过&ldquo秦博文&rdquo这三个字似的。

     转悠了两天,处处碰壁,卓小梅终于死掉这条心。

    她也想过从幼儿园借点公款,然而作为一园之长,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单位的家底。

    园里每用一笔钱,得她点头同意,每报一笔账,得她签字批准才能报销,如果这个月你借走两千三千,下个月就有两三个老师领不着工资,或孩子们得饿两天肚皮。

    何况就是借个两千三千的,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卓小梅的情绪变得格外低落。

    在园长办里坐着,却无心做事,园里的工作都交由苏雪仪和曾副园长她们去打理。

    连那份十佳女青年表格一直压在抽屉里面,也没兴致拿出来瞧上一眼。

     直到贺主席那边催得急了,卓小梅才强迫自己把表格填完。

    然后跟幼儿园的相关资料一起装进文件袋,特意跑了趟妇联。

    贺主席将表格和资料翻了翻,点头道:&ldquo基本情况已在这里,可以整理出一个像样的综合材料了。

    &rdquo 然后拉着卓小梅,出了妇联,说是要给她去找高手。

     卓小梅还以为要去找何方高手,原来贺主席带着她奔赴机关事务局,直接走进局长室。

    费局长正在听一位科长的工作汇报,一见二位,汇报也不听了,将科长支走。

    不大一会儿,科长又返身回来,只不过手上多了两个杯子,正冒着腾腾热气。

    卓小梅忙起身接住杯子,心想这科长挺会表现的。

     等那科长出了门,费局长才说道:&ldquo两位今天是不约而同,还是相约而来?&rdquo 贺主席跟费局长一个级别,口气随便,说:&ldquo费局长你别拿腔拿调的,我就不相信魏书记没给你打过电话。

    &rdquo同时将手中卓小梅那袋资料放到费局长桌上。

     费局长这才一拍脑袋,装模作样道:&ldquo看我这记性,你不提魏书记,这事我还真想不起来了。

    &rdquo贺主席笑道:&ldquo看来还是领导的招牌管用。

    我就是看不惯一些权力部门的工作作风,没有领导招牌,不该办的事不办,该办的事也不办,只要领导招牌一亮,不该办的事得办,该办的事更是大办。

    怪不得现在大家都学乖了,事无大小巨细,先要找到领导,要个批示,讨句指示,到时好拉大旗做虎皮,一路通吃。

    &rdquo 也许是这两位关系不错,经常这么说话,费局长对贺主席的谬论不怎么在意,说:&ldquo贺主席你用不着这么激动嘛,牢骚过甚防肠断,把心态放平和点,对革命身体有好处。

    &rdquo贺主席说:&ldquo你的心态当然平和,手中有权,要什么有什么。

    也请你老人家来个换位思考,想想咱们妇联那样的清水衙门,既无财权,又无事权,更无乌纱帽批发权,什么事情都办不了,你到我那里去待上几天试试,看你还平不平和得起来。

    &rdquo 听得一旁的卓小梅心里直嘀咕,盘踞于这深宅大院的妇联,花着政府的钱,享受着公务员待遇,出有车,入有辇,上班不管是打瞌睡,还是上网聊天,工资奖金一分不少,在老百姓心目中,跟别的单位仿佛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衙门。

    想不到这人间的不平无处不在,同是市委大院里的机关,因职能不同,权和利竟有天壤之别,贺主席才生出此番感慨。

    不过她只要费局长做换位思考,不知自己也换没换过位。

    当然不是跟大权在握的强势部门和大官小员换位,那只能越换越来气,越换越想骂娘。

    也该跟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和南下打工处处受人欺压的打工崽换换位,比起那些弱势群体,妇联无论如何也算是人间天堂,这样贺主席也许就心平气和,什么牢骚都不会有了。

     费局长当然不想跟贺主席斗嘴,没什么特权,或特权不大的部门里的人都喜欢发这种没屁用的牢骚。

    他把脸转向卓小梅,说:&ldquo卓园长,魏书记对你的事蛮关心的嘛,特意给我打来电话,指示事务局和妇联两家共同努力,把这事办好。

    我已经跟小许打过招呼,要他协助妇联领导,整理好你的材料,争取一炮打响,到省里去把十佳荣誉拿回来。

    &rdquo贺主席说:&ldquo不是你们协助妇联,而是妇联协助你们。

    &rdquo &ldquo谁协助谁都一样,反正要落实好魏书记的指示精神。

    &rdquo费局长说,&ldquo卓园长你说呢?&rdquo卓小梅说:&ldquo是领导们看得起,给我这么好的机会。

    其实我知道自己没什么实力,能成当然更好,不成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rdquo贺主席说:&ldquo肯定能成。

    到时卓园长成了知名人士,可别在我们面前耍名士派头就是。

    &rdquo 正说着,科里有人来找费局长。

    到了门口,见有客人,忙往回缩。

    费局长喊住他,要他去叫小许一声。

     小许很快进了局长室。

    费局长将桌上的文件袋递给他,说:&ldquo这是卓园长和机关幼儿园的资料,你发挥好水平,弄个像样的综合材料出来。

    &rdquo贺主席说:&ldquo小许可是大院里数得上的笔杆子,肯定会妙笔生花,写出精品力作的,到时只等卓园长请客就是。

    &rdquo小许拿过文件袋,说:&ldquo我不要卓园长请客,我要他给我介绍对象。

    &rdquo卓小梅笑道:&ldquo那是我应该做的。

    &rdquo 出得局长室,来到楼下,贺主席回了妇联,卓小梅想起小许刚才说的给他介绍对象的玩笑,复又上了楼。

    小许正在看刚才费局长递给他的资料,见卓小梅进了门,就客气地让座。

    还找杯子,准备倒水,卓小梅拦住他,说:&ldquo免了免了,才在费局长那里喝过的。

    &rdquo 小许便坐回到位置上,说:&ldquo卓园长你还有什么指示要下达?&rdquo卓小梅说:&ldquo我怎么敢给您下指示?给您添了麻烦,特意进来看看。

    写材料是件辛苦事,领导出标题,秀才出心血。

    &rdquo小许说:&ldquo卓园长真理解我们。

    &rdquo卓小梅说:&ldquo还需要补充什么资料,只管找我,我随叫随到。

    &rdquo小许说:&ldquo好的,到时我会上你那里去讨教的。

    &rdquo 客气几句,卓小梅半开玩笑道:&ldquo许科刚才说要我给您介绍对象,我还真的想起一个不错的姑娘。

    &rdquo小许说:&ldquo卓园长看中的姑娘,肯定不会错。

    &rdquo卓小梅说:&ldquo其实您认得的,是您的表妹。

    &rdquo小许说:&ldquo我的表妹?卓园长你别逗我开心了,我有表妹,还等着你来介绍?&rdquo 卓小梅就说了郑玉蓉的名字。

    小许一下子想了起来,那次去红木村钓鱼,他曾在费局长面前谎称郑玉蓉是自己的表妹,不想卓小梅还记得他的话。

    他对郑玉蓉的印象也不错,说:&ldquo小郑现在怎么样?还待在家里?&rdquo卓小梅说:&ldquo小郑如今在蓓蓓幼儿园当老师,虽然是私立幼儿园的合同工,却既有外貌,又有内才,是个难得的妻子人选。

    你俩又挺有夫妻相的,结合在一起,将来肯定会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rdquo 几句话把小许的胃口吊了起来,说:&ldquo卓园长说得这么动听,那我一定要跟她交往交往。

    &rdquo卓小梅说:&ldquo我先跟小郑联系一下,给你俩约个时间。

    &rdquo 告别小许,来到楼下,卓小梅就去拨宁蓓蓓的电话,想问她怎么才联系得上郑玉蓉。

    不想对方却老占线。

    望着手机视屏上那一闪一闪却怎么也打不进去的电话号码,卓小梅忽然想起宁蓓蓓求自己托话的事,看来得赶快跟罗家豪联系上,当面跟他谈谈,不然宁蓓蓓追问起来,还不知怎么交代为好。

     谁知罗家豪那边也占着线,拨了几次都无济于事。

     赶回幼儿园,已是正午。

    上食堂吃过中餐,回家扔下包,卓小梅还不死心,又去拨罗家豪的电话。

    这回运气还不错,一拨就通了。

    卓小梅说:&ldquo做老板的应酬真多,整整一个上午,电话都打不进去。

    &rdquo罗家豪说:&ldquo那是被宁蓓蓓缠住了,一说就是半天。

    &rdquo 怪不得两个人的手机都占线。

    宁蓓蓓是不是已把离婚的事告诉给了罗家豪?卓小梅试探道:&ldquo还蛮缠绵的嘛。

    她向你汇报什么思想了?&rdquo罗家豪说:&ldquo都是些废话,说我为什么不主动给她打电话,老要她出电话费。

    &rdquo卓小梅说:&ldquo这么几句话也够说上老半天的?&rdquo罗家豪说:&ldquo这就是你们女人的本事,有话则短,无话则长。

    &rdquo卓小梅说:&ldquo这话不假,女人嘛,天生就是语言艺术家。

    &rdquo罗家豪说:&ldquo我因此常常劝说宁蓓蓓,别辛辛苦苦搞幼教了,干脆当作家编小说去,一不小心,中国文坛又出一个美女作家,而且名副其实。

    &rdquo 听得出,宁蓓蓓还没跟罗家豪说过离婚的事。

     卓小梅正要道出打电话的意图,罗家豪说:&ldquo我有种预感,这两天你可能会跟我联系的。

    &rdquo卓小梅说:&ldquo你不是刘伯温,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吧?&rdquo罗家豪笑道:&ldquo刘伯温那是辅佐帝王争天下的千古奇才,我罗某人算什么?为一点蝇头小利四处奔忙的小商人。

    &rdquo卓小梅说:&ldquo别这么小看自己,时代需要你这样的小商人。

    &rdquo 电话那头声音有些嘈杂,像是有人在跟罗家豪打招呼。

    卓小梅不好老占他时间,说:&ldquo你忙得很,我就不学宁蓓蓓尽说废话了。

    &rdquo罗家豪说:&ldquo你说的可不是废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

    &rdquo卓小梅笑道:&ldquo又要搞个人崇拜不是?&rdquo罗家豪说:&ldquo你本来就是我崇拜的偶像嘛。

    &rdquo卓小梅说:&ldquo我不要你崇拜,你有空的时候能接见接见我,我就三生有幸了。

    &rdquo 开着玩笑,卓小梅顺便就把预约的话说了。

    罗家豪自然听得出来,说:&ldquo我每餐都在外面应酬,肠胃遭罪,早受不了啦,你能赏赐一顿家常饭,就是我的口福了。

    &rdquo卓小梅说:&ldquo这样的美差也轮得到我,罗夫人呢?&rdquo罗家豪说:&ldquo她上省城贵族学校,为小孩陪读去了。

    &rdquo卓小梅说:&ldquo如今你们这些有钱贵族多起来,贵族学校也跟着遍地开花。

    好吧,今晚上到我这里来,给你做顿粗茶淡饭。

    &rdquo罗家豪说:&ldquo今晚不行,有客户等着,还得难为难为我这可怜的肠胃。

    放在周末吧,周末我把一切应酬都推掉,简单买几样菜,请人先做好准备,晚上你只管过来掌勺就是。

    &rdquo 罗家豪是要约卓小梅上他家里去。

     打完电话,卓小梅去上卫生间。

    见盆里装着昨晚换下的衣物,动手洗起来。

    卓小梅是个生活比较细致的女人,身上的衣物都是随换随洗,从没留在盆里过过夜。

    近段烦人的事情多,情绪有些低落,做事总提不起精神,才变得有些懒散的。

     洗完衣物,拿到阳台上晾好,离下午上班还有些时候,卓小梅走进卧室,躺到床上,准备休息一会儿。

    床头柜上堆着自己喜爱的报刊和杂书,顺手拿过一份报纸看起来。

    无意间看到省纪检部门的一项规定,说为了加强廉政建设,两节(元旦春节)期间反腐又出新举措,凡收受贿赂达两百元者,一经查实,就地免职。

     卓小梅不禁哑然失笑了。

    一年前,也是两节期间,某省就出台过类似的规定,不过金额要大,说是收受贿赂达两千元者,一经查实就地免职。

    真是山外有山,去年人家那里还得两千元才就地免职,你瞧今年咱们这里两百元就要就地免职了。

    想想真让人解恨,连两百元贿赂都要就地免职,看你腐败分子还哪里腐去?民谚云: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清不清,看过生;正不正,看生病。

    反腐重拳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出击。

    两节期间出台这样的规定,腐败分子还不闻风丧胆?估计这么反下去,明年肯定还会有地方要出台凡收受贿赂二十元,一经查实就地免职的更有力度的规定。

    到那时,腐败分子被一扫而光,中华大地定然乾坤朗朗,一派清明。

    事实也正是如此,自英明的两千元的规定出台以来,腐败分子都已金盆洗手,再没谁收受过两千元的贿赂,证据是这些地方从没听说过因这么个数字而被查处的官员。

    现在更英明的两百元的规定也出来了,完全可以肯定,腐败分子不仅金盆洗手,连金盆洗脚都会在所不惜,要洗个干干净净的,证据也是这些地方打着灯笼火把都找不出一个两百元的贪官。

    如果到时再出台更更英明的二十元的规定,勿容置疑,腐败分子只要一见着钱,马上就会心生恐惧,双手发抖,屁滚尿流,哪里还敢贪污腐败? 由这些英明的反腐规定,卓小梅一下子联想到魏德正,联想到送给他的那笔钱来。

    国人的想象力也实在太贫乏了点,总是把送钱送物和当官的联系在一起,提到当官的就会联想到送钱送物,提到送钱送物就会联想到当官的,从来不会把送钱送物和吊塔上的工人,无地无业无生活来源的三无农民做联想。

    卓小梅也不能免俗,没法不将送钱送物与魏德正这样的领导作联系。

     好在当时没有送两百元这样的数字,不然岂不叫魏德正撞在枪口上,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卓小梅这才稍感安慰,庆幸自己政策水平不低。

     不过卓小梅马上又警觉了,猛然记起魏德正送给自己的那盒茶叶。

    茶叶仍原封不动地放在书柜里,好几天以前就要拆包瞧瞧的,只因私人公家的乱事烂事缠着,才忘到了脑后。

    也不知那笔钱与茶叶有没有关系? 卓小梅扔下报纸,下床打开书柜。

     那盒茶叶就搁在书堆上。

    放手上托托,掂量掂量其分量,并没觉得与别的茶叶有什么异样。

    这才开始拆茶叶盒,一边想着热水壶里还有早上烧的开水,这就泡上一杯,好好消受一番。

     可拆开茶叶盒,卓小梅的眼睛就睁大了。

     这哪是什么茶叶,分明是一叠崭新的百元大钞。

    卓小梅倒吸一口凉气,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闭上眼睛,使劲揉揉,再睁开,还是人民币。

     卓小梅脑袋里顿时一片空白,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

     眼前的人民币宛若隔雾之花,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这个魏德正,他为什么要与自己过不去呢? 半晌,卓小梅才打起精神,将钞票拿到手上数了数。

    整整一百张,也就是说一万元,恰是送给魏德正的八千和吴秘书的两千相加之和。

    原来魏德正并不肯接受幼儿园的感谢,才以送茶叶为借口,把钱退了回来。

    怪不得他特意打电话来问茶叶味道怎么样,大概是担心你把这一万元当做普通茶叶,觉得放在家里占地方,不经意扔进了垃圾堆里。

     望着手里这叠钞票,卓小梅无奈之极。

    为应付秦博文的债主,卓小梅四处找人借钱,却一分钱都借不到手,而拿着钱往外送,又送不出去。

    卓小梅觉得很无能、很失败。

     不仅仅感到无能和失败,卓小梅还隐隐不安起来。

     好像是魏德正上任市委副书记以后,机关幼儿园的命运便跟他再也离不开了。

    先是魏德正打招呼将机关幼儿园从改制名单上撤下来,接着又促成机关幼儿园赢得那块全省示范幼儿园的牌子,并且亲自跑到园里来揭牌;现在又要给卓小梅争取全省十佳女青年的荣誉,以扩大机关幼儿园的影响。

    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单位,能得到市委重要领导如此重视,难道这是偶然吗?魏德正是身为园长的卓小梅的中学同学,还追求过她,这是事实,但这并不足以说明他就要倾注那么大热情,老惦记着机关幼儿园,三番五次布恩施惠呀。

    是出于对幼教工作的热爱,好像也说不通,作为市委重要领导,好多容易出形象出政绩的工作等着去热爱都热爱不过来,哪里顾得上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机关幼儿园? 如今大家都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不怕被人忘记,就怕被人惦记。

    没人惦记你,你乐得清静,有人惦记起你来,你的日子恐怕就难得安宁了。

    这样的事卓小梅见得太多:父亲被儿子惦记,家产不得安宁;学生被老师惦记,家长不得安宁;农民被干部惦记,鸡鸭不得安宁;小姐被公安惦记,宾馆不得安宁;正职被副职惦记,单位不得安宁;下级被上级惦记,公款不得安宁;市里被省里惦记,市民不得安宁。

     机关幼儿园被魏德正惦记上了,园里的职工,当然包括卓小梅和苏雪仪几个负责人,要想安宁,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魏德正要惦记,要布恩于机关幼儿园,这也就罢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总得给人一个报答的机会,才让人心安呀?何况卓小梅他们也只是适当感谢一下,现在地下水越来越枯干,想涌泉也涌不了。

    咱们中国可是礼义之邦,替人办事,公事也好,私事也罢,适当收点感谢费,完全是遵循古训,魏德正没必要来这一套。

    而且这点感谢费跟他替幼儿园办的事情相比,根本不成比例。

     要么就是魏德正的官做到这么个份上,这点钱与自己的身份不相称,他没放在眼里。

    本来卓小梅就担心他不是不爱钱,而是不爱小钱。

    只是凭直觉,魏德正又并非如此浅薄。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刚才卓小梅看到的那些新出台的反腐举措,魏德正肯定早就烂熟于心,不得不有所顾虑。

    可他身处一地官场核心,应该比卓小梅心更明,眼更亮,既然两千元或两百元的反腐举措这么容易出成效出新闻,大家都鼓大眼睛盯着两千元以下的数字,谁还会对两千元以上包括一万元这样的数字感兴趣呢? 卓小梅脑袋里一团乱麻,不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是不是自己神经有毛病,才见人家退了钱,五心不定,疑神疑鬼? 眼见得上班时间就要到了,这团乱麻还没法理出头绪,卓小梅只好打了苏雪仪的电话,要她和曾副园长,还有董春燕到自己家里来一下。

    她知道自己带着这么个情绪出门,定然面目可憎,搞不好还要吓着园里的职工。

     没几分钟,三个女人就进了屋。

     开始她们还懵懵懂懂,不知卓小梅犯了什么邪,上班时间自己不到园里去,还把她们三个也叫了来。

    曾副园长快言快语,人还在门外,声音先飘将进来:&ldquo卓园长你不是一缺三,叫我们来陪你打工作麻将吧?&rdquo董春燕也说:&ldquo看来卓园长也解放思想,要与民同乐了。

    &rdquo苏雪仪止住她俩,说:&ldquo你们声音小点好不好?职工们听到了,还真以为我们吃了饭没事做,跑到卓园长家里打麻将来了。

    &rdquo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辣手狂医 校园逍遥高手 完美大明星 我女儿来自未来 暗灵法医 极品公子 我靠马甲风靡横滨 铁掌无敌王小军 限制级特工 绝对权力 余罪 第101次逃婚(下) 随身带个侏罗纪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文娱新贵 绝命毒尸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挂职 班底 沧浪之水 意图(官场浮世绘) 位置 官仙 余生有你,甜又暖 海贼世界没有救世主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透视高手 极品公子 综艺娱乐之王 铁掌无敌王小军 为了画漫画,我在全世界演剧本 限制级特工 官仙 重生追美记(很纯很暧昧前传) 余罪 古神的诡异游戏 意图(官场浮世绘) 海贼世界没有救世主 人生交换游戏 无限之神话逆袭 刀剑神域07:圣母圣咏 无疆 被迫和死对头撒娇 黄河鬼棺之2:尸变九龙坑 风铃中的刀声 奇门风云录 七夜雪 太簇角舞 坏事多磨 南疆飞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