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我站在桥上看风景》那天,心里长舒了一口气,是如释重负,也是欣喜满足。
这个故事,我从07年便开始构思,触发点是在家中翻着儿时的照片,在我六岁前后,有一度是住在西安的四合院里,当时院里一共住着两户人家,我记得院子里有棵树,但忘记是什么树了,也忘记了它的形状。
于是看着照片,我就想,那必定是一颗不太高的老树,伸展开了许多的枝丫,夏天的时候郁郁葱葱。
树下坐着年少的他和她,他们依偎着,相视而笑&hellip&hellip这便是风景的源头了。
后来写大纲,遇到了很多问题,大多数是情绪问题,好比雨景岚,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干净温柔的少年,怎么舍得让他死?容易被小说人物带动,这是我写作的硬伤。
再后来写完整的故事,写水光,写西安,写细节,西安虽是我童年时期呆过的地方,但也没呆得太久,记忆实在太单薄,便跑去母亲,母亲说了一些,我听着,有作笔录,但母亲也说太久了,记得不多了。
我按着母亲的述说,自己的零星记忆,开始了风景的旅程。
但当时只写了开头,写完于景岚死后我就有点无以为继了,怎么写怎么不对,于是文档就这样存入电脑尘封了几年。
2011年的时候我重新拾起风景,因为始终对这故事念念不忘。
也是觉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