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3)
但远没有之前那样火爆,更多只是代表一种老派的情怀。
晚上下班之后,贺祺开着蒋洛盟的专车过了海,按照导航走了一段盘山路,到餐厅门口的时候已经快要天黑了。
也许因为这天大多数时候都是阴天,太阳刚落,风就也变得凉起来。
夹杂着潮润的泥土味和青草香,轻柔地拂过来。
门口有打着领结的服务生代客泊车,贺祺和蒋洛盟被另一位服务人员带领着,走过古老的吱呀作响的木质台阶,上到餐厅的二层,跟随着暖黄色地灯的指引,在窗边一个铺着白桌布的小圆桌上落了座。
还没坐稳,就有另一个服务生过来,在桌边微微俯身,一手背在身后,一手用点火器把桌上的无烟蜡烛点亮了。
气氛好像忽然变得有些不对,贺祺忍不住想要阻止:“呢个我哋唔需要……”
但服务生已经把烛台上的蜡烛都点燃了,闻言愣了一下,偏头看向贺祺:“但是一阵间呢边会好黑嘎,冇蜡烛真是唔得喔。
”
蒋洛盟倒是很满意这种氛围,微笑着说:“冇事冇事,就咁啦。
”
毕竟前一天是蒋洛盟提出要去山顶餐厅的,贺祺以为这里只是氛围好一点,环境好一点,比较受情侣欢迎而已。
但他没想到,来这里的竟然只有情侣!贺祺甚至不用回头,都能感受到他们低声调笑时飘过来的粉红泡泡。
贺祺和蒋洛盟是一下班就过来的,到得不算晚。
本来贺祺是想边吃边聊聊的,但由于是第一次来山顶餐厅,贺祺显然错误估计了餐厅氛围的“可怕”。
此时贺祺只想快速点菜,快速吃完,然后快速离开。
山顶餐厅做的是法餐,每天的菜单不同,从头盘到主菜不过两三种选择。
两人又都没有忌口,很快就点完了。
服务生职责已尽,拿着菜单很快离开了;桌上又只剩贺祺和蒋洛盟两个人。
贺祺避无可避地,一抬眼,就对上了对面蒋洛盟的眼睛。
或许所谓的“烛光晚餐”真的有它存在的道理。
天色暗下去之后,桌上细微晃动的烛火忽明忽暗,映在人眼底时一闪一闪的,在昏暗中,有种暧昧又水润的倾诉感。
贺祺看到蒋洛盟对他轻轻地笑:“为什么带我来这儿吃饭?”
蒋洛盟问题的重点在于“为什么来这儿”,但贺祺的理解是“为什么请他吃饭”。
贺祺当即调整心情,在椅子上坐直了,神色诚恳:
“我是想跟你赔罪的。
昨天Mena的项目,是我不对。
我们既然说了要合作,我就应该要相信你才对;什么都没搞清楚就跟你发脾气,很不礼貌,也很伤人。
我不是有意的,还请蒋总别跟我一般计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