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凤歌鸾舞壁纸下载> 第二十二章 河咸海淡

第二十二章 河咸海淡(1/3)

乐之扬心头一动,也站起身来,借口如厕,跟在朱高煦后面。

    果见那小子出了前厅,直奔后堂。

    乐之扬心中暗骂,快步跟上,到了一扇大门前,忽被两个家丁拦住去路,一人说:“后面是内堂,男子不能进去。

    ”乐之扬没好气道:“刚才进去的不是男子吗?” “那不一样。

    ”家丁说道,“高煦殿下是公爷的侄儿,他是去后堂拜见舅母、表妹。

    ” 乐之扬无法,只好说:“相烦告诉后堂的水怜影水小姐,我在此间等她出来。

    ” 家丁应声入内,过了半晌,也无动静。

    乐之扬寻思朱高煦色中饿鬼、胆大妄为,水怜影和他遭遇,大有可虑之处。

    想到这儿,心生焦躁,转身打量围墙,想要设法潜入后堂。

     正瞧着,忽觉有人靠近,紧跟着,一只手掌向他肩头拍来。

    乐之扬想也不想,反手扣住来人脉门,回头看去,但见郭尔汝张口结舌,怔怔望了过来。

     乐之扬急忙放手,说道:“郭先生怎么在这儿?”郭尔汝定一定神,低声说道:“借一步说话。

    ”说完转身就走。

     乐之扬心中疑惑,跟了上去,到了僻静之处,郭尔汝看看四周无人,方才回头说道:“敢问仙长,你的残月珏哪儿来的?” “残月珏?”乐之扬一转念,拈起半月形玉玦,“你问这个?” 郭尔汝盯着玉玦看了一会儿,忽地伸手入怀,也摸出一枚玉玦,形如半月,玲珑剔透。

    两枚玉玦并排陈列,一时难分彼此。

     乐之扬吃惊道:“郭先生,你怎么也有玉玦?”郭尔汝收起玉玦,正色说道:“你先说,你的残月珏哪儿来的?”乐之扬只好说:“义父给的。

    ” “义父?”郭尔汝沉吟道,“他姓什么?”乐之扬道:“姓乐!” “乐韶凤?”郭尔汝神色数变,冲口而出,“他在哪儿?”乐之扬黯然道:“他去世了。

    ” “死了?”郭尔汝一愣,“他、他怎么死的?”乐之扬咬牙道:“被人害死的。

    ” “什么?”郭尔汝浑身一震,老脸忽地皱成一团,结结巴巴地说,“谁、谁杀的?”乐之扬见他神气古怪,心下大为惊疑,问道:“郭先生,你没事么……” 郭尔汝身子发抖,脸上流露恐惧神气,蓦地咽了一口唾沫,颤声道:“来了,真的来了。

    ” “什么来了?”乐之扬望着郭尔汝,忽地心头一动,冲口问道,“郭先生,你知道凶手是谁么?” 郭尔汝激灵一下,直勾勾望着少年,神色凄惨,似哭似笑。

    两人四目相对,四周沉寂如丝,忽然一阵风来,树摇影动,沙沙作响,一股诡秘气氛,悄然弥漫开来。

     郭尔汝久不说话,乐之扬焦躁起来,一把揪住他的衣襟,厉声道:“凶手到底是谁?” 郭尔汝哆嗦一下,眼里忽地流下泪来。

    乐之扬本想追问,见他模样,又觉不忍。

    犹豫间,忽听有人说道:“郭先生在这儿么?”乐之扬回头看去,但见一个家丁,站在暗处,面目模糊。

     郭尔汝抖索索问道:“什、什么事?”家丁说:“蜀王有请。

    ”郭尔汝抹去老泪,正了正衣冠,说道:“好,我马上就来。

    ”乐之扬扯住他道:“你还没说完呢。

    ”郭尔汝苦笑道:“此事说来话长,宴会之后,我来找你,找个清净地方,咱们从长计议。

    ” 乐之扬当着家丁,也不便多说,只好放开老者,眼看他转过回廊,向着前厅去了。

     乐之扬呆在当地,心神恍惚,万不料此时此地遇上了义父的故知,听其口风,郭尔汝似乎知道凶手是谁,只等宴会一完,便可水落石出。

     一时间,乐之扬脑子里尽是乐韶凤死后的惨状,他越想越气,蓦地握紧右拳,狠狠砸在一堵墙上。

     指骨剧痛传来,乐之扬稍稍清醒,忽又想到水怜影,急忙转回月门。

    忽见那家丁已经回来,乐之扬不见水怜影,心头一沉,忙问:“水小姐呢?” 家丁躬身说道:“水小姐不在后堂,听夫人说,她坐了一会儿,就告辞走了。

    ” “走了?”乐之扬大吃一惊,“去哪儿了?”家丁道:“出府去了。

    ” 乐之扬不胜愕然,既惊讶于女子自作主张,又庆幸她先走一步,避开了朱高煦的魔掌。

    但她孤身一人,又无武功,遇上盐帮弟子,仍是难逃一劫。

    想着赶到大门,举目望去,长街漫漫,人迹悄然,远处湖水幽沉,闪烁粼粼微光。

     乐之扬询问门吏,那人说道:“人来人往,也没看清。

    似乎有个女子从侧门出去,去了何处,却未留意。

    ”又问其他家丁,也是一般言辞。

     乐之扬待要追赶,又怕断了义父遇害的线索。

    犹豫间,忽听有人叫唤,回头一看,却是道衍。

    和尚笑道:“师弟如何在此?累得为兄好找。

    ” 乐之扬悻悻道:“水姑娘走了。

    ”道衍忙问详情,沉吟道:“她急着离开,或有要事,再说,她走了也好。

    ”乐之扬道:“为何?”道衍叹道:“朱高煦胆大包天,你要护着那女子,不免跟他生出嫌隙。

    这些龙子龙孙,能躲就躲,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招惹他们。

    ” 乐之扬心中有气,说道:“朱元璋就不管管他们……”道衍不待他说完,扯着他离开府门,穿过一个花园,来到假山脚下,看看四周无人,方才低声说:“这是什么地方,怎能直呼皇帝的名讳?圣上百般皆好,唯独宠溺子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若非如此,也不会闹到如今这个地步。

    ” “什么地步?”乐之扬好奇问道。

     道衍笑了笑,反问:“你可知道,方孝孺和耿璇为何对我不留情面?” 乐之扬连连摇头,道衍笑道:“不为别的,只因他们是太孙党,我却是燕王党。

    ” “燕王党,太孙党?”乐之扬大皱眉头,“这又是什么名堂?” 道衍看他一眼,摇头叹气:“你在朝廷为官,竟然不知此事,真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将来怎么死的也不知道。

    ” 乐之扬笑道:“小弟孤陋寡闻,还请师兄指点。

    ” 道衍说道:“圣上子嗣甚多,大小二十余人,但真正有权势的却不过九个,分别是晋王、燕王、周王、宁王、辽王、谷王、蜀王、齐王、代王。

    九王各镇一方,戍边卫国,真可谓磐石之宗。

    圣上的本意,本是指望诸王齐心扞卫社稷,但在太孙而言,诸王势力太大,足以威胁自身。

     “前太子去世以后,晋王年纪最大,燕王次之。

    两人的封地临近北疆,为了抗击蒙古,坐拥强兵,势力最大,太孙对他们也最为忌惮,二王为求自保,各自树立党羽。

    至于其他七王,资历较浅、势力不足,要么依附太子,要么依附晋、燕二王。

    好比辽王、谷王、蜀王依附太孙,周王、齐王勾结晋王,宁王、代王和燕王交好。

    故此九大藩王分为三党,犬牙交错,彼此牵制。

    ” 乐之扬听得入神,问道:“朱元璋也知道这三党么?” “圣上何等精明,岂有不知之理?前些年他大杀功臣,先杀了晋王党的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又借蓝玉一案,诛杀了不少燕王党的大臣。

    这两轮杀下来,二王的势力大大削弱。

    接下来,只要废黜二王,禁锢其身,太孙自然稳如泰山。

    但圣上为人,外紧内宽,臣子犯禁,格杀勿论,子孙再是不肖,他也百般容忍。

    晋、燕二王一时削弱,根基仍在,只要圣上不再追究,立马又能恢复元气。

    ” 道衍说到这儿,露出莫测笑意。

    乐之扬眼珠一转,笑道:“师兄的意思,要我加入其中一党么?” “而今朝廷上下,若非三党中人,决计无法立足。

    ”道衍长叹了一口气,“你是东宫伴读,本应是太孙一党,可你身为太昊谷的弟子,又是燕、宁二王的同门,今晚之后,太孙党必然将你视为异类,师弟处境,实在堪忧。

    ” 乐之扬沉吟道:“以师兄之见,应当如何?”道衍笑道:“常言道‘响鼓不用重槌’,师弟聪明了得,还用为兄点透么?” 乐之扬心中暗骂。

    道衍这一番话,分明是为燕王游说,今晚赴宴之举,更是一个大大的陷阱,朱高炽明知太孙猜疑自己,却故意邀约自己同行,纵不遇上蜀王,此事传将出去,“燕王党”的大帽子也要落在他的头上。

     乐之扬心中雪亮,口中却笑道:“无怪方孝孺一见我就出言不逊。

    ” “他出言不逊,倒也不是因为党争。

    方孝孺自许当世儒宗,早些年,有人荐他进入东宫,不知何故,圣上没有答允。

    方孝孺耿耿于怀,见你伴读东宫,心中自然不服。

    ” 乐之扬笑道:“他们当我是‘燕王党’,这个东宫伴读只怕也要泡汤。

    ” “那倒不会。

    ”道衍连连摇头,“你进东宫是圣上的意思,不论什么党,都抵不过圣上一句话。

    太孙纵有千般的不愿,也只有忍气吞声。

    ”他顿了一顿,笑嘻嘻说道,“师弟放心,你若受了刁难,为兄一定帮你出气。

    ” 乐之扬口中称谢,心中寻思:“这和尚好不奸猾,听他的意思,分明是要让我潜入东宫,做他‘燕王党’的奸细。

    这主意臭不可闻,蠢猪才会上当。

    ” 两人各怀心思,一时无话。

    忽然间,远处传来一阵呼叫,跟着脚步声急响,家丁们神气惊慌,举着火把跑来跑去。

    两人心中诧异,道衍抓住一人问道:“出了什么事?” “死、死……”那人咽一口唾沫,“死人了……” “死人了?”两人对望一眼,快步跟在仆人身后,绕过前厅,忽见前方亮如白昼,众人围着一棵大树,举起火把,抬头观望。

     乐之扬挤入人群,抬头看去,忽见树梢上高挂一具尸体,血肉模糊,摇来晃去。

    倏尔一阵风来,吹得尸体转了过来,乐之扬定眼一瞧,如受雷击,心子突突狂跳,脑子里一片空白。

     死人正是郭尔汝。

    这时蜀王赶到,望着尸体,脸色铁青,两眼出火。

    徐辉祖也张大了嘴巴,郭尔汝是蜀王府的乐师,却死在了魏国公的府邸,一旦传将出去,势必轰动京师。

     呆了一会儿,徐辉祖缓过神来,回头怒视家丁,低声吼道:“废物,还不放人下来?” 尸体离地一丈有余,仆人们搬来木梯,七手八脚地解下尸体。

    到了这时,乐之扬方才恢复神志,定定望着尸首,仿佛做梦一般。

     郭尔汝体无完肤,伤口纵横交织、深可见骨,既有爪痕,亦有齿孔,人虽已死,双目兀自圆睁,面孔极尽扭曲,布满恐惧之意。

     无论伤口神情,郭尔汝的死状都与乐韶凤一般无二。

    乐之扬努力回想前情,带走郭尔汝的是一个家丁。

    那人站在暗处,低头躬身,而今想来,此人不肯露面,十之八九就是凶手。

     意想及此,乐之扬忍不住转眼四顾。

    府中奴仆众多,服饰相同,那人纵在其间,此时也休想找出。

     乐之扬不胜沮丧,郭尔汝一死,线索再次断掉,如今之计,唯有弄清此人来历,从他身世之中找出蛛丝马迹。

    想到这儿,他看向蜀王,只见朱椿怒气冲冲,背着两手踱来踱去,当下上前问道:“蜀王殿下,郭先生前可有什么仇敌?” 蜀王怔了怔,摇头道:“本王不知,他是方大人所荐。

    ”转身叫来方孝孺。

    方孝孺说道:“郭老沉默寡言,我与他也无深交。

    听他说,当年他在京城呆过,后来到川中投奔亲友,亲友死后,留在成都。

    我见他精通诸般乐器,琵琶尤其弹得精妙,为了‘乐道大会’,故而荐与殿下,谁知……”说到这儿,不觉黯然。

     道衍说道:“郭老在京城呆过,以他的技艺,应非无名之辈,以我之见,不如找几个老乐户,前来辨认尸首。

    ” “此计大妙!”蜀王连连点头,“凶手胆大包天,若不将其正法,当真天理何存?” 经此变故,众人无心宴会,纷纷告辞。

    朱高炽问道:“仙长要回阳明观么?”乐之扬心神不定,随口答道:“我还有事,暂不回去。

    ” 朱高炽不及说话,朱高煦冷笑说:“什么事?跟姓水的妞儿有约吧?月夜会佳人,真他娘的过瘾。

    ”他不见了水怜影,一腔妒恨全都发泄在乐之扬身上。

     朱高炽瞪了兄弟一眼,回头笑道:“可惜,本想请仙长去府上喝上两杯,今日有事,只好留待将来了。

    ” 双方寒暄几句,出了徐府,道衍拉住乐之扬笑道:“师弟,为兄所言之事,你要仔细斟酌,官场险恶,一步错,步步错,功名前途,都在你一念之间。

    ” 乐之扬心神不属,随口敷衍两句。

    道衍又牵来一匹马,交到他手里,殷切说道:“夜长路远,骑马代步为好。

    ” 乐之扬无心上马,牵着缰绳,漫步向前。

    其时夜色深浓,他的心里却尽是郭尔汝的死状,乐韶凤的尸首也不时闪过。

    不知不觉,两具尸体合二为一,身上的伤痕有如一张张血盆大口,冲他发出无声的嘲笑。

     “究竟是谁?”乐之扬苦恼已极,举起拳头狠敲脑门。

    敲了两下,忽听一个娇软的声音笑道:“脑袋又不是花岗石,敲破了可不好呢。

    ” 乐之扬应声回头,忽见水怜影风姿楚楚,站在屋檐下方,肤光胜雪,梨涡隐现,眉宇之间透出一股喜悦。

     乐之扬怔了怔,冲口叫道:“是你?”水怜影笑道:“不是我,又是谁?”乐之扬忙说:“姑娘不要误会,我只当你走了,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 水怜影深深地看他一眼,眸子浓黑,深不见底。

    乐之扬本想问她去了哪儿,见她目光奇特,忽又心神恍惚,不知从何说起。

     忽听水怜影叹一口气,幽幽说道:“我本想走的,可是、可是心里害怕,不知不觉地又回来了。

    ” 乐之扬听了这话,暗生怜意,点头说:“回来就好,省得我去找你!” “是么?”水怜影看他时许,忽而粲然一笑,笑容清艳柔婉,冷夜长街之中,就如一朵含羞绽放的幽兰。

     乐之扬望着女子,微微出神,过了半晌,方才问道:“水姑娘,你为何不辞而别?”水怜影低下头,轻声说:“我想去救人!”乐之扬一愣,问道:“莲航和岚耘么?” “是呀!”水怜影不胜怅然,“也不知她们怎么样,是否受了他人的欺负。

    ” 乐之扬眼珠一转,忽而笑道:“这个么,有一位老兄或许知道。

    ”水怜影诧道:“谁?”话音未落,乐之扬横起笛子吹了两声,飞雪从天而降,落在他的肩头。

    乐之扬抚摸羽毛,笑问道:“好鸟儿,找到了么?”飞雪昂首挺胸,频频点头。

     水怜影恍然大悟:“无怪不曾见它,原来跟踪盐帮去了?”乐之扬一扬手,飞雪冲天而起,只在上方盘旋。

     水怜影望着白隼,佩服乐之扬先见之明,说道:“事不宜迟,快快出发。

    ”乐之扬想了想,说道:“水姑娘,你留在京城,我去救人。

    ”水怜影摇头道:“她们与我名为主仆,实为姊妹,妹妹正在受苦,做姐姐的怎能独善其身?” 乐之扬想到两个女子,胸中热血滚动,蓦地翻身上马,伸出手来。

    水怜影不解其意,冷不防乐之扬纵马冲来,一探身,将她拦腰抱起,轻轻放在身前。

     水怜影又羞又急,脸上似要燃烧起来。

    自她成年以来,从未如此接近男子,而今一马双乘,肌肤相亲,呼吸可闻,水怜影只觉头晕目眩、心跳如雷,鬓发微微见汗,几乎快要喘不过气来。

     乐之扬倒是若无其事。

    只顾挽缰纵马,水怜影忐忑时许,也慢慢放下心来,心想:“人说柳下惠坐怀不乱,不想人世间真有这样的奇男子。

    ”一念及此,心中释然,但觉快马驰骤、晚风劲吹,月光树影向后飞逝,胸臆之间,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之情。

     飞雪时高时低,忽远忽近,仿佛一只幽灵,在夜色中隐现不定。

    二人纵马跟随,跑了一个时辰,忽见前方出现一点灯火,凝目看去,却是一间四合小院。

     到了院落上方,白隼盘旋不去。

    乐之扬心知到了地头,扶着水怜影下马,潜到小院门前,取出真刚剑,切断门闩。

    两人推门而入,走到光亮之处,忽听有人发出呻吟。

     乐之扬点破窗纸,向内一瞧,“弄蛇客”躺在床上,浑身青肿,口中哼哼,床边一个小童正在煎药,房中水汽升腾,弥漫着刺鼻药味。

     乐之扬只觉好笑,老头儿常年弄蛇,反被蛇咬,真是大大的报应。

    想到这儿,踹门而入。

    小童吓了一跳,作势扑来,却被他一脚踢翻,弄蛇客慌慌张张,挣扎欲起,乐之扬长剑一挥,指住他的咽喉,笑嘻嘻说道:“要活命的,乖乖躺下。

    ” 弄蛇客愁眉苦脸地躺了下来,乐之扬向水怜影使个眼色:“你带这小家伙出去。

    ”水怜影不解其意,皱一皱眉,带着小童退了出去。

     乐之扬又问:“只有你一个人么?”弄蛇客悻悻点头。

    乐之扬又问:“其他人呢?”弄蛇客哼哼道:“走了。

    ” “那两个女子呢?” 弄蛇客抿嘴不答,忽觉咽喉刺痛,忙道:“她们、她们被紫盐使者带走了。

    ”乐之扬奇道:“去哪儿了?”弄蛇客摇头说:“不知道。

    ”乐之扬笑道:“老先生,你不肯说,我就去问你的童儿,他说了,你就没命了。

    ” 弄蛇客神色数变,垂头丧气,悻悻说道:“王盐使带她们参加‘河咸海淡之会’。

    ”乐之扬道:“河咸海淡,那是什么东西?” “不是东西。

    ”弄蛇客说道,“那是本帮的大会,天下大小堂口都要派人参加,听说本次大会,要选出新一代帮主。

    ” “选帮主?”乐之扬吃了一惊,“苏乘光死了吗?” “还没有。

    ”弄蛇客微微冷笑,“但也活不了多久了。

    ” “此话怎讲?” “王盐使想了一个变通法儿,先选出帮主,再让新帮主杀了苏乘光为老帮主报仇,这么一来,既可选出帮主,又可不违老帮主的遗愿。

    ” 乐之扬一时默然,他佩服苏乘光豪气过人,不忍见他送命,王子昆这一招釜底抽薪着实毒辣无比。

    想到这儿,他问道:“选帮主与那两个女子何干?”弄蛇客摇头说:“我也不知。

    ” 乐之扬又问:“什么时候开会?”弄蛇客道:“后天晚上。

    ”乐之扬道:“什么地方?”弄蛇客道:“崇明岛。

    ” 乐之扬转身出门,又盘问一遍童儿,与弄蛇客所说一般无二。

    水怜影听完,面露愁容。

    两人出了院子,默默走了一程,乐之扬忽道:“水姑娘,你去过崇明岛么?” 水怜影轻轻摇头:“我没去过,但有耳闻,那是一座江心小岛,地处入海之处,此去约有两日路程。

    ”说到这儿,看了乐之扬一眼,漫不经意地说,“乐公子,你若要去,可不能撇下我的。

    ” “水姑娘……”乐之扬还没说完,水怜影抢先说:“盐帮聚会,高手众多,你有几成把握救出她们?”乐之扬呆了呆,苦笑道:“一成也没有。

    ” “如此我非去不可。

    ”水怜影决然道,“万不得已,还可用我换出她们。

    ” 乐之扬大感头痛,可是水怜影心意已决,必要同行。

    两人沿江走了一程,到了天亮,乐之扬卖了马匹,换了一艘带篷的渔船。

    水怜影大为奇怪,乐之扬笑道:“盐帮耳目众多,骑马太过招摇,躲在船舱里面,倒可以隐藏行踪。

    ” 水怜影摇头说:“掩耳盗铃,看看你和我,哪儿有渔夫渔妇的样子?”乐之扬想了想,笑道:“姑娘说的是。

    ”买来两套粗布衣裳,与水怜影换在身上。

     水怜影摘下簪环,打散宫髻,一如平常村妇,用一支荆钗束起秀发。

    她冰肌雪肤、眉目如画,布衣荆钗也掩不住天香国色,就好比石中琼瑶、雪里寒梅,粗陋之中更见奇美。

     乐之扬一边瞧着,忍不住笑道:“无怪西施在溪边浣纱,也能成为吴王夫差的王妃,美人么,穿上什么都是美人。

    ” 水怜影面颊微红,如染胭脂,小声咕哝道:“你这个人呀,少说两句,会死么?”乐之扬哈哈大笑,出舱摇橹去了。

     如此顺流东下,乐之扬闲来无事,又想起郭尔汝之死,思来想去,全无头绪,想到烦恼之处,便到船头吹笛散心。

     这一晚,月落波心,江水如练,乐之扬吹了一遍《周天灵飞曲》,望着江心明月,心境忽然空灵起来。

    蘅筕水榭一战历历在目,《灵飞经》的经文也一股脑儿涌上心头。

     水榭一战,全凭灵感,如今印证《妙乐灵飞经》的经文,竟是丝丝入扣,处处合于文中精义。

    好比经文写道:“万物为我之节,野马入我之吹……流水无弦,听者有心,有心之人听无弦之水,漫如流水,自有天籁,无心之人听有弦之琴,纵如伯牙在世,也是对牛弹之……以我之心为心,天地可为我用,借雷霆为鼓,聚风水为弦,以地肺为管吹,变山岳为钟磬……” 乐之扬两相印证,如痴如醉。

    凭这一路心法,纵不能如经文中所说,变万物为音乐,但只要引导得法,天下任何兵器,均可变成乐器。

     兵器变为乐器,便可演奏乐曲,天下乐曲甚多,但要曲尽其妙,又无过于《周天灵飞曲》。

     “灵舞”的节奏来自“灵曲”,“灵曲”的节奏又源自气血。

    人体气血之变,又与天地相通,是以顺天应人,正合大道。

     乐之扬越想越妙,回顾水榭一战,化繁就简,依照“灵曲”的节律,将心法一分为五:一是“听风”,聆听兵器风声;二是“破节”,看破对手节拍;三是“乱武”,扰乱对方的武功;四是“入律”,将对手纳入自身节奏;五是“同乐”,对方无法自主,任由摆布。

    如此先后五步,统称《止戈五律》,也有“止戈为武”之意。

     乐之扬沉迷于武功之中,水怜影一边瞧着,但见他时而埋头苦思,时而眉飞色舞,一会儿如老僧枯坐,一会儿又站起身来,挥舞玉笛,比比划划。

     水怜影看了一会儿,忍不住问道:“乐公子,你做什么?”乐之扬还过神来,便将《止戈五律》的道理说了一遍。

     水怜影听得莫名其妙,怔忡半晌,才笑道:“古人铸剑为犁,你化剑为笛,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若是天下的武器全都化为乐器,倒也是一件大大的美事。

    ” 她脸上带笑,眼里却有不信之色。

    这也难怪,《止戈五律》太过玄妙,修炼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人想要明白,当真难如登天。

    乐之扬解释不清,只好笑笑,坐在船头,凝神默想。

     水怜影走到他的身边,望着满江星月、两岸长林,忽地叹一口气,轻声说道:“比起十八年前,这儿变了好多。

    ” 乐之扬本在思索武学,听了这话,惊讶问道:“你来过这儿么?”水怜影点头道:“那时我才三岁,家父入京为官,我和家母随他同行。

    ”乐之扬不由笑道:“你都二十一了么?真是看不出来。

    ” 水怜影苦笑道:“人生如寄,人死如蜕,这躯壳早晚也如蝉蜕一般脱去,老老少少,又有什么关系?”乐之扬道:“人生难得再少年,我倒是宁愿更年轻一些。

    ” 水怜影望他一眼,眸子里似有星光流转,忽而笑道:“乐公子,你小时候一定无忧无虑,故而无论何时,总是高高兴兴。

    ” “无忧无虑也说不上。

    ”乐之扬扳起指头说道,“好比大年夜没有饭吃,大雪天没有衣穿,上街卖艺,还要受泼皮的欺负。

    ” 水怜影摇了摇头,淡然道:“这些事,实在算不了什么。

    ” 乐之扬不服道:“好啊,你又遇上什么烦心事?”水怜影沉默一下,忽道:“我爹爹对着我笑。

    ” “对你笑?”乐之扬失笑道,“这是好事啊。

    ”水怜影道:“可他发笑的地方不对。

    ”乐之扬笑道:“他在哪儿笑?”水怜影望着江水,幽幽说道:“京城的断头台上。

    ” 乐之扬张口结舌,吃吃地说:“令尊,令尊……”水怜影木然点头: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校园逍遥高手 我的女友是嫦娥仙子 暗灵法医 老千4:国士无双 为了画漫画,我在全世界演剧本 至尊兵王 铁掌无敌王小军 人生何处不尴尬 限制级特工 妖孽兵王 商海谍影 古神的诡异游戏 野痞绅士 神仙超市 荒原闲农 绝命毒尸 挂职 班底 沧浪之水 巴国侯氏 至高利益 女权世界的真汉子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人生交换游戏 忍界修正带 女神的近身护卫 完美大明星 铁掌无敌王小军 余罪 商海谍影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余生有你,甜又暖 快穿之养老攻略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推理笔记Ⅲ:死神笔记重现 星云幻想I游戏学园篇 屠魔工业 团宠学霸小姑姑[穿书] 万鬼之祖 百炼成仙 邪风曲 我有一刀在手 无限道武者路 龙神至尊 千劫眉·狐妖公子(第一部) 直播开荒,资产百亿! 天刑纪 刀丛里的诗 帝疆争雄记 灵飞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