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凤歌鸾舞壁纸下载> 第六十一章 断弦音消

第六十一章 断弦音消(2/3)

三卫,骑兵之精甲于天下。

     大宁夺军之后,北袭蒙元,小试锋芒,果然如臂使指。

    朱棣喜不自胜,此次南来,不顾诸将劝阻,执意亲自率领番骑,兵分五路,万马纵横,真如成吉思汗所说:“进如山桃皮丛,摆如海子样阵,攻如凿穿而战!”盈张数十里,横扫北平城下,防守北面的南军七零八落、死伤无算,残兵败将潮水似的向南退却,后方诸军见状,阵脚动摇,恐惧不安。

     李景隆心惊胆寒,掉马要走。

    郭英看见,一把扯住缰绳,厉声叫道:“大帅,上哪儿去?” “野战输啦!”李景隆嗓音发抖,“大伙儿退回大营,依靠栅栏固守!” “固守?”郭英怒道,“守得住吗?” “那怎么办?”李景隆六神无主,本想撑起主帅威风,可是话到嘴边,虚怯怯全无气势,“呆在这儿任人宰割?” 郭英说道:“眼下退让,正中燕王奸计。

    六十万大军一旦大举后退,天王老子也约束不住。

    那时叛军势如破竹,只需随后掩杀,就能将这数十万人杀光荡尽。

    ” 李景隆醒悟过来,忙说:“武定侯言之有理,可是北面崩坏,分明守不住了。

    ” 郭英说道:“大帅不要自轻,本朝精兵尽集于此,眼下损失不小,可是未伤根本。

    五十里而蹶上将军,燕王奔驰数百里,赶到此间,人困马乏,全仗一腔血勇支撑。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以老臣之见,莫如弃北平于不顾,不计死伤,挡住燕王。

    只要撑过这一阵,我众敌寡,必有反击之时。

    ” 李景隆犹豫道:“万一城中守军趁乱杀出,捣我心腹,如何是好?” “大帅放心。

    ”郭英悲盯着李景隆,悲愤溢于言表,“长兴侯父子没有白死,北平守军已是强弩之末、不足为虑。

    ” 李景隆见他神气,知道郭英将耿炳文的死算在自家头上,与其任他跟朝廷告状,莫如趁这机会,让他跟燕王拼个死活。

    同归于尽最好,输了也可将罪责推到郭英身上,治他个指挥不力之罪,当下恭声说道:“武定侯真知灼见,要想重振旗鼓,还需您老亲力亲为。

    ” 郭英也知道李景隆心怀不善,可时下胜败须臾,顾不得跟他罗唣,领了将令,拍马转身,指挥大军。

     叶灵苏返回城中,清点人数,发现盐帮弟子死伤大半。

    淳于英血流殆尽,已是奄奄一息。

     叶灵苏不胜凄然,忍不住叫唤:“淳于盐使!” 淳于英张开双眼,望见叶灵苏,呆了带,方才认出,惨笑道:“叶帮主,属下不成啦!” 叶灵苏皱眉道:“别说傻话,太医马上就来!” “帮主!”淳于英挣扎起来,“属下死不足惜,但有一言相劝。

    ” “你说吧!”叶灵苏幽幽地道。

     淳于英说道:“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兄弟们死得差不多了,活着的么,狡兔死、走狗烹,燕王成功以后,未必容得下我们。

    帮主江湖女儿,不是朝堂中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将来一定千万小心……”他断断续续,话没说完,就已气竭力尽,喘息两下,撒手去了。

     叶灵苏怔忡良久,站起身来,环顾四周:伤者历历在目,残损肢体随处可见,城头门前,死难尸首不下万数,死者努眼撑睛,大多不肯瞑目。

     叶灵苏浑身发抖,不由心想:“朝廷打燕王,燕王反朝廷,赢了称帝,名垂青史,可是这些死的伤的又为了什么?还有我,这么苦苦厮杀,为的又是什么?”想着深深厌倦起来,“无论为什么,全都不值得!” 胸口一阵闷痛,血气直冲上来,叶灵苏找了一处墙角坐下,长剑拄地,急剧咳嗽,滚热的血水夺口而出,落到手心,分外刺眼。

     叶灵苏拭去鲜血,浑身乏力,望着人群来来去去,听着种种惨呼悲号。

    城外喊杀震天、炮声动地,头顶狂风凄厉,势如无数虎豹愤怒嘶吼。

     “叶指挥使……”远处有人大声叫喊,叶灵苏听得清楚,可也倦倦地不想理会。

    她抱紧双膝、蜷缩起来,恨不得从此消失,远离这茫茫尘世。

     “不是我,就不会死这么多人。

    ”叶灵苏心中一阵刺痛,“我是一个灾星,当年就不该生下来。

    从小到大,我自卑自负,争强好胜,可是……胜了又如何?到头来还是一个人,孤零零的死,孤零零的活,乐之扬还有朱微,朱微有乐之扬。

    我呢,我又有什么?将来死了,连挖坟掘墓的人也没有。

    我杀人太多,天降其罪,孤独一生,也是果报……” 她心灰意冷,半昏半醒,半死半活,一切化为虚无,只有刻骨的孤独涌上心头。

     “乐之扬!”叶灵苏的声音很轻,连她自己也没听见。

     四周忽然寂静下来,人不喧,马不鸣,风轻雪静,万籁俱息。

     接下来,天地间响起了一缕笛声,飞扬飘逸,带着淡淡的愁意。

     “周天灵飞曲!”叶灵苏陡然苏醒过来,“乐之扬!” 将近峰顶,乐之扬越发小心,思忖云虚乘高下击,应该如何应付。

    想着斜蹿数丈,盘旋绕到山崖边,纵身一跳,心中拟了十几个变化,以便应付各种攻势。

     谁想踏上峰顶,云虚并未攻来,迎面刮来一阵罡风,强劲之甚,吹得他身形摇晃、立足不稳。

     乐之扬扎住马步,定眼一望,失声惊叫:“咦!” 山顶模样全变,石屋片瓦无存,“风算仪”不知去向,一股飓风上接高天,搅动云气。

    梁思禽盘膝坐在风眼之下,衣发飘动,神情古寂,四周罡风所过,顽石滚动,寸草不生。

     云虚站在山崖边上,剑尖指地,盯着梁思禽一脸惊疑。

    蓦然间,他看出便宜,迎着狂风踏上数步,绕到梁思禽身后,嗤,长剑破风,刺向他的后颈。

     叮,乐之扬赶到,横剑遮拦,两人剑来剑去,连交数次。

    狂风中,云虚眼射奇光,乐之扬转眼不及,视线与之触碰,心神登时一迷,只觉对面剑气直冲咽喉,当即身子一仰,箭也似向后蹿出,落地时双脚踏空,居然到了山崖之外,匆忙翻身出剑,铮地刺中崖壁,消去下坠之势。

     云虚本想一气刺死这个障碍,可是“心剑”明明制住敌人,紧要关头竟又让他摆脱,追到崖边,失去对手,当下瞪大双眼,向下观望。

     风雪交加,下方白茫茫一片,云虚纵极目力,也觉模糊不清。

    正焦躁,忽有所觉,掉头望去,乐之扬从另一侧绕了上来。

    他皱起眉头,想了想,有所决断,扯下腰带蒙住双眼,跟着踏上一步,仗剑拦在梁思禽和云虚之间。

     “又使盲剑?”云虚冷笑,“还嫌死得不够快?”飞身上前,举剑就刺。

     乐之扬也是无奈,只要用眼,就敌不过“般若心剑”,唯一之计,就是将生死赌在这一双耳朵上面。

     《灵飞经》中一切法门,都是为了淬炼双耳的灵觉,听天籁、听地籁、听人籁,听有声之音、听无声之音,听风雷之急,听气血之微。

    此时间,乐之扬舍去视力,听觉增长,身处风暴,仍能清晰听见人体内精气流转、内力运行。

     云虚自不必说,梁思禽此刻真气运转,乐之扬凝神细听,吓了一跳。

    梁思禽外表静如磐石,体内风雷激荡,数十道真气有如狂龙奔麟,冲出体外,上连天穹。

     强敌当前,不容乐之扬细想,云虚出剑之快,白驹过隙也不足形容。

    乐之扬如果再练数年,纵使盲目出剑,也能与之一较高下,时下听察有术,可是压根儿来不及变招应对,一时尽落下风,不胜狼狈,若非左手驭气有术,早被云虚一剑钉死。

     云虚步步进逼,一轮快剑将乐之扬逼到悬崖边儿上。

    风吹山崖,音声不同吹拂平地,故而风声所及,乐之扬一听之下,四周地势也都了然于心。

    他试图避开悬崖,奈何云虚的剑势风狂雨暴,一心逼他摔下山崖。

    两人长剑一交,乐之扬手背刺痛流血,“真刚剑”把握不住,打着旋儿掉下山去。

     本就技不如人,如今连宝剑都丢了,乐之扬陷身绝境,情急之下,手舞足蹈,借着风雪之势,使出“灵舞”功夫,掌力腿风,落到云虚身上,如绳如线,尽力牵扯他体内真气。

     云虚知道乐之扬有“驭气”之能,故也时时提防,气血一动,立马运劲相抗,不料乐之扬情急出招,四肢齐动,同时牵扯四处经脉。

    云虚始料未及,一时顾此失彼,真气稍稍一乱,出剑失去准头,乐之扬听出风声,歪头让过剑锋,足尖点在悬崖边缘,迎风一转,飘然绕过云虚,回到山顶平地。

     云虚稳住气血,转过身来,冷笑道:“你剑都没了,还斗什么?” 乐之扬微露笑意:“我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心中有剑!”云虚啐了一口,“你也配用心剑?” “配不配,试了便知!”乐之扬招了招手,大有挑衅之意。

     云虚大怒,挥剑而上。

    乐之扬避开长剑,双手如抚琴击鼓,一挑一按,忽拍忽送,双腿横扫纵踢,化为朦胧虚影,一刹那,也不知出了几腿几脚。

     云虚直觉不妙,乐之扬手中无剑,不弱反强,身法更快,出手越发果决,举手抬足,云虚真气无不扰动,虽凭心法压制,可是一心二用,剑法大打折扣。

     有剑之时,乐之扬总想应付云虚的剑招,可是面对云虚这一等剑客,纵有“止戈五律”,仍是相差悬殊。

    乐之扬与他斗剑,可谓以短击长,处处受其压制,手忙脚乱,“驭气”功夫也难以发挥,自牢自困,险些堕入败亡境地。

     如今丢了宝剑,好比卸去了枷锁,乐之扬不再想着斗剑,全副心力放在“驭气”上面,空手入白刃,反而生出奇效。

    灵道人的武学另辟蹊径、古今所无,乐之扬得了梁思禽指点,博采众长,青出于蓝,所创“驭气”之术,隐隐然已经超迈前人。

     云虚纵然见多识广,遇上如此奇功,也无破解之法,他连出杀招,均被扰乱,非但伤人不得,反而气血乱蹿,数十招下来,真气不济,疲态滋生。

    云虚惊惧交迸,锐声喝道:“小子,你使的什么妖术?” 乐之扬创出奇术,尚未命名,听了此问,灵机一动,笑道:“这是‘天琴’!” “天琴?”云虚一愣,“什么意思?” “真气为弦,随意挑之!”乐之扬笑道,“你的经脉真气,就是我的琴弦。

    ”说着双手抚按,十指挑动,云虚顿觉经脉颤动、真气不听使唤,慌忙收剑后退,口中犹不服输:“什么狗屁天琴,真是大言不惭!” 乐之扬笑道:“天琴你试过了,且尝一尝天鼓的滋味!” “天鼓?”云虚暗暗心惊。

     “百穴为鼓,随意击之。

    ”乐之扬双手挥拍、脚尖起落,云虚只觉周身要穴忽冷忽热,突突跳动,不由大惊失色,全力压制穴位异动。

    冷不防乐之扬蹿上前来,右手一勾,拨开他的长剑,左掌飞出,啪地击中云虚左胸。

     云虚翻身飞出,勉强站稳,中掌处痛彻心肺。

    乐之扬纵身赶上,云虚举剑要刺,乐之扬手挥足舞,弹动其真气,鼓动其穴脉,云虚内外受制,仿佛牵线木偶,真气、内力不听使唤,连带剑法也是乱七八糟,长剑落到外门,胸腹破绽大露。

    乐之扬挥掌斜斩,正中云虚腕脉,后者只觉一条手臂经脉颤抖,半身麻木,不听使唤,当啷一声,青钢剑坠落在地。

    不容他躲闪,乐之扬右脚飞起,正中云虚小腹,云虚百穴齐振,血气冲喉,哇的吐出一股血水,整个儿飞出悬崖,惨叫一声,消失在风雪之中。

     终于打败强敌,乐之扬扯下眼罩,一跤坐倒,望着山下,忽然后悔起来。

    无论如何,云虚总是叶灵苏的生父,如今不死即残,将来见了叶灵苏不好交代,可是回头一想,倘若云虚胜出,死的就是他乐之扬,另外还得搭上梁思禽的性命。

     想到这儿,乐之扬回头望去,忽见梁思禽张开双眼,瞪视远方,面庞抽搐不停,肌肤之下龙游蛇盘,无形之气将要破体而出。

     这情形乐之扬也曾见过,当日紫禁城中,梁思禽天劫发作,就是这般模样。

     乐之扬跳了起来,凝神听去,又吃一惊。

    梁思禽体内的真气狂乱得不可思议,冲入天地之间,搅得风云变色。

    若将狂风暴雪比作往而不返的天马,“周流六虚功”就是大而无当的缰绳,挽住狂风之眼,牵之扯之,驾之驭之,扭转风向,助长其势。

     梁思禽挽住了风脉,“周流六虚功”也发挥到了极致,仿佛蜕皮之蛇、破茧之蝶,受了风脉牵扯,行将脱离宿主,飘然随风而去。

    梁思禽天人之衰,已到破败边缘,浑身骨骼啪啪作响,眼耳口鼻纷纷渗出血水。

     “落先生!”乐之扬失声惊叫。

     梁思禽若有所觉,回头望来,看见乐之扬,嘴角上翘,露出一丝无可奈何的惨笑。

     这一笑,乐之扬看出端倪,梁思禽借风失败、天劫爆发,无论家国天下,统统化为泡影。

     “落先生!”乐之扬又叫一声,心中灵光乍现,生出一个念头。

     “呵!”乐之扬迎着狂风踏出一步,手挥目送,弹“天琴”、鸣“天鼓”,用尽所有心力,制服梁思禽体内狂乱的真气。

     “驭气”之法源于《灵飞经》的“灵飞篇”,为了救治叶灵苏,开始有所成就,此后屡经磨炼,渐渐精熟,直至今日与云虚一战,穷极生变,终于大功告成。

    “天琴”、“天鼓”以天为名并非夸大其词,但凭这两门功夫,放眼天下已是罕逢敌手可要制服“周流六虚功”,乐之扬仍觉力不从心。

    这一门奇功,遇强越强,大如天海,了无边际。

    乐之扬驭劲之力越强,梁思禽的真气也随之变强,甫一交锋,“六虚劫”火上浇油,越来越烈。

    梁思禽双脚离开,冉冉上升,违逆世间常理,赫然飘在半空。

     乐之扬见过这种情形,此后梁思禽身不由主,搅得紫禁城天翻地覆,可是依他的说法,那时的天劫比起现在只算是小巫见大巫,一旦再次发作,威力更胜十倍,不但梁思禽尸骨无存,乐之扬离他太近,怕也难逃劫数。

     乐之扬使出全副本事,驾驭狂乱之气,但如蚍蜉撼树,“六虚劫”不为所动,反而勾起他的真气,上冲“百会”,下搅“丹田”,乐之扬胸中憋闷,几乎吐出血来。

     “不对!”乐之扬忽有所悟,“我不是抗衡‘六虚劫’,而是化解它的戾气;以强制强,适得其反,还得顺势而为才好。

    ” 他多次为叶灵苏疗伤,调和真气,疏导经脉,早已得心应手、熟极而流,只是叶灵苏受伤之后、真气虚弱,容易疏导,“周流六虚功”却如洪涛海啸,导引不成、反受其害。

     乐之扬凝神听劲,探究“周流六虚功”走向变化,但觉气机虽然狂暴,并非没有规律,而是忽集忽分,分为八股、合而为一。

     “周流六虚功”本是融合“周流八劲”练来,梁思禽破功之前,一身真气返归本初,重新分散成“八劲”。

    故而抗衡天劫,便得统合八劲,一旦彻底分散,就是他的死期。

     所以真气忽集忽分,正是梁思禽极力统合八劲、抗御天劫,只是分多合少,已到强弩之末。

     乐之扬听出门道,心想:“真气合一,难以撼动,分成八股弱了许多,或许可以各个击破。

    ”当下使出“天琴”,趁着八劲分散,勾动其中一股,真气随之而动,梁思禽也是眉尖上扬,流露诧异神气。

     乐之扬一招得手,再不迟疑,只将“周流八劲”当做八根琴弦,顺应其势,按宫引商,以灵巧手法抚按拨弄,使其脱出混乱,生出次序,从而纳入自身节律。

    这法子与“止戈五律”近似,听风、破节、入律,只有省去“乱武”一段,并不与之相抗,而是引之导之、顺乎自然。

     梁思禽觉出乐之扬的心思,凝神守意,也用乐之扬的节奏驾驭真气。

    里外相应,乐之扬顿觉省力不少,灵台澄空、心驰意骋,就着“周流八劲”,使出“天琴”之术,弹起了“周天灵飞曲”。

     “周流六虚功”的心法本是“西昆仑”梁萧的“谐之道”(见拙作《昆仑》),倘若道心如一,不难调和八劲、统御六虚。

    然而人有尽而道无涯,人心易变,因为人生不幸、年老志衰,使得道心失守,出现种种不谐。

    所谓天劫,正是因为功力长进,心法不能随之精进,此消彼长,终成解不开的死结。

     音乐之道,在于统合五音七律,使其相生相应,不至于混乱无序。

    梁思禽钻研音律,也是基于此理,想要从中汲取灵感,补全道心。

    可他囿于过往恩怨、感慨日暮途穷,胸中矛盾重重,道心支离破碎,到了这个地步,除非借助外力,只有死路一条。

    乐之扬青春年少、朝气蓬勃,所弹《周天灵飞曲》烂如舒锦、无处不佳,音符出于天籁,节律相生相合,正好暗合“谐之道”的奥义。

     一曲尚未弹罢,狂乱的真气已经减弱了不少。

    雾灵峰顶出现了一幅奇景,乐之扬挽住了“周流六虚功”,梁思禽却扯住“风眼”不放,天上云色越浓,旋涡越转越快,乌黑幽深,杳不见底,形如苍天巨眼,冷冷俯瞰人间。

     梁思禽缓过劲来,冲着乐之扬略略点头,突然间,他脸色一变,瞪大双眼,盯着乐之扬身后。

    乐之扬也听见动静,回头望去,但见云虚浑身是血,爬上峰顶,拾起青钢长剑,咬牙切齿地向他冲来。

     乐之扬腾出一手,飘然拍出。

    这一掌暗含“天鼓”,云虚顿觉百穴震动,身如大鼓,心跳如雷,脑子里、耳朵中发出空空怪响。

     他摔下悬崖,身受重伤,又为奇劲所制,苦不堪言,可他看出乐、梁二人陷入绝境、难以分心,要杀这两大强敌,眼下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强忍痛苦,一步一挪地走向乐之扬,举起长剑,对准他的咽喉。

     乐之扬纵有天大能耐,当此紧要关头,也难一心二用,这边阻挡云虚,那边“天琴”断弦,梁思禽再一次陷入天劫。

    乐之扬身处两大高手之间,汗出如浆,精神气魄均已拉伸到了极限,再加一丝一毫,便有断绝之危。

     云虚的剑尖越来越近,两人四目相接,云虚狞笑起来。

    乐之扬无计可施,只好闭上双眼。

     云虚手腕一抖,正要刺出,嗤,他浑身剧震,一截剑尖透胸而出。

    云虚看向剑尖,一脸惊奇,突然长剑垂落,身子向前倾倒,撞在乐之扬左肩,软泥一般滑落在地。

     乐之扬觉出异样,张眼望去。

    水怜影拔回“真刚剑”,圆睁双眼,瞪着天上。

     乐之扬回头望去,梁思禽神气痛苦,四肢抽搐,身子越升越高,似要随风飞去。

     乐之扬定一定神,弹起“天琴”,挽住周流八劲,奏起灵飞之曲。

    这一次再无阻碍,终于弹完曲子,弹了一遍,再弹一遍,六虚之气渐渐驯服,各归其位,周流无穷。

     第二遍弹罢,梁思禽飘然落下,盘膝而坐,宝相矜持,通身上下融融发光,整个儿仿佛脱胎换骨。

     “城主!”水怜影为这异象所慑,跪倒在地,不敢抬头。

     乐之扬收起神通,环视四周,发现风眼消失不见,峰顶上空清朗一片。

     “风停了?”乐之扬不胜诧异。

     “不!”梁思禽张开双眼,遥指远处,“在那儿!” 乐之扬举目望去,北平上空乌云聚合,一场风暴蓄势待发。

     “朱微!”乐之扬念头闪过,不知为何,心底生出一股莫名的悸动。

     燕军生出疲态,南军并未如愿溃败。

     朱棣盔甲染血,双臂酸软麻木,战马已经换了两匹,唯有手中战剑明亮如恒,仿佛春冰秋雪,不染点滴鲜血。

     漫山遍野都是南军尸首,可是前方人海汪洋,南军阵势不弱反强,饶是朱棣一世英雄,见这情景,也觉倦怠不堪。

    他所以赶回北平,全赖从朵颜三卫带回的从马,一名骑士两匹战马,轮番骑乘,节省马力,故能长途跋涉,奔袭对手。

    当年蒙古骑兵就是一人数匹从马,神出鬼没,朝发夕至,袭破无数劲敌。

    朱棣事先放出风声,透露大军远在漠北,用来蒙蔽南军将帅,而后衔枚疾进,昼夜兼程,往返数百里,突然出现在北平城下,本想出其不意击溃南军,谁想久战不下,诸军血勇耗尽,斗志大不如前。

     朱棣观望南军阵势,忽见一杆“郭”字旗迎风抖动,他恍然大悟,懊悔起来:“我大意了,这些开国功臣,先帝还没有杀完!” 郭英撤回围城之军,布下三重阵势,第一重步骑并用,拼死阻挡燕军;第二重以“玄武车”列阵,南军藏身车内,燕军冲至阵前,弩炮齐用,杀伤战马;第三重郭英轻率轻骑,来回游击,防范燕军迂回两翼。

     燕军攻势受阻,锐气消磨,仿佛陷入沉沙泥沼,虽然杀敌无数,但却无法致敌死命。

    南军重振旗鼓,人马越打越多,燕军将士杀之不尽,渐渐心生沮丧。

     激战两个时辰,始终难分胜负。

    燕军人少,铺张太广,阵势显露破绽;郭英趁机派出骁将轻骑,凿穿敌阵,回头逆击。

     燕军顿生混乱,朱棣亲率番骑,击退南军,可也折损了不少兵马。

    他见燕军七零八落,各自为战,急令大军后撤,收缩阵势,再寻战机。

     南军死伤惨重,眼看燕军撤退,竟也无力追击。

    郭英缓过气来,整顿败军,他深知番骑厉害,不敢与燕王争锋,打定主意巩固守势,挫其锐气,再行反击 燕军退出两箭之地,人困马乏,箭矢射光,一时也陷入困窘境地。

    朱棣观望形势,但觉南军人多势众、防御重重,看来看去,并无可趁之机,不由心生退意,寻思先入北平,休养士马,改期再战。

    可是一来人马太多,若被南军堵在城里,北平苦守多日,所余粮草难以供给大军;二来大宁之军兼并而来,未及整训,忠诚有限,连战皆捷无话可说,一旦受了挫折,难免生出二心,那时投降兵变也未可知。

     双方各有顾忌,都是按兵不动,适才的动荡战场,忽然变得异常安静。

    风雪也停了下来,阴霾密布,浓云翻卷,仿佛上苍不仁,正在蓄积怒气。

     忽然传来一缕笛声,飘逸有神,婉约动人,放在铁血沙场,当真突兀之极。

     数十万人应声望去,西面山坡上来了一人一马,人是美丽少女,马是秃毛瘦驹,身着华美黄衫,手持翠玉长笛,一面吹奏,一面骑着瘦马进入两军之间。

     “宝辉!”朱棣眼尖,认出女子。

     “阿微!”宁王朱权急匆匆越众而出,想要上前,但被将士拦住。

    此时两军对峙,好比两张扯满了的强弓,一方动作,另一方必然有所回应,那时炮轰箭射,朱微死无葬身之地。

     朱微吹着《周天灵飞曲》,按辔徐行,直到一曲吹尽,这才驻马不前。

    她放下玉笛,环顾四周,尸首一望无尽,鲜血染红了皑皑冰雪。

     朱微怔怔地望着,泪水无声流下,化为冰珠雪片。

     “阿微!”宁王焦躁不安,嘶声叫喊,他尽力挣扎,可是摆不脱众人阻拦。

     朱微听到叫声,茫然回头,望着宁王,神情木然。

     “快过来!”宁王用力招手,朱微一动不动。

     “宝辉公主!”李景隆得到消息,也来到阵前。

     朱微回过头,也看了他一眼,忽然说道:“李景隆,你的祖母是我的姑姑,你先父是我的表兄,我们有血缘,是亲人!” 李景隆一头雾水,哼哈两声,说道:“十三姑说得对!” 朱微又注目燕王、宁王,说道:“四哥、十七哥,我们是兄妹、是骨肉。

    ” 朱棣皱紧眉头,宁王喝道:“这是什么地方,你说什么胡话?” 朱微凄然一笑:“亲人反目、骨肉相残,已是莫大的悲剧,你们还嫌不够,还要连累天下人吗?” “十三妹!”朱棣徐徐开口,“你想说什么?” “别打了!”朱微嗓音发颤。

     战场寂静一下,响起嗡嗡私语、夹杂无数窃笑。

    宁王怒道:“大言不惭,你妇道人家懂什么?” “我只懂一件事!”朱微悲哀地扫视战场,“这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朱家人的天下。

    总有一天,大明也会亡,可是天下的百姓还会繁衍下去。

    ” 燕、宁二王脸色阴沉;李景隆也抿起嘴唇,连连摇头;嘲笑声越发响亮,双方将士嘲弄地望着朱微,就像看着一个呆子、傻子。

     朱微脸色发白,沉默了片刻,幽幽地叹了口气,掣出一把匕首,噗的扎入心口,晃了一下,就如凋谢的优昙花,飘飘摇摇,坠落马下。

     鲜血染红白雪,朱微闭上双眼,右手攥着碧绿的长笛。

     风吹有声,雪落无痕,天地之间,一片空寂。

     两军将士呆住了,直愣愣地望着地上的女子。

    宁王张大嘴巴,两眼发直,仿佛置身迷梦,四周的一切都缥缈起来。

     一道人影掠过雪地,来到朱微身边。

    叶灵苏白衣斑驳,俏脸惨无血色,她俯下身子,抱起朱微,肩头微微耸动,似乎正在哭泣。

     哭了一会儿,她抹一下脸,挺身站起,跳上瘦马,两眼环顾四周,充满轻蔑愤怒。

    她将朱微横在马上,轻轻喝叱一声,抖动缰绳,奔向北平。

     数十万人马一言不发,目送女子离去,并无一人动弹。

     雪野茫茫,朱微死去的地方,留下一摊血迹、两行马蹄,还有一缕笛声,尽管听不见了,那旋律还在众人心中盘旋。

     轻风掠地而过,卷起淡淡雪尘,恍若一束白烟,袅袅升上半天。

     雪烟飘荡两下,陡然向南飘去,一股狂风猛烈袭来,从北向南,卷起冲天雪尘。

     南军人人迷眼,纷纷伸手遮挡风雪,谁知那风并非一阵吹过,而是绵绵不绝,狂风劲吹,飞雪猛起,南军阵势陷身其中,人缩头,马闭眼,人马盘旋,躁动不安。

     燕王见此情景,也觉不可思议,一时愣住,不知所措。

    道衍纵马上前,急声说道:“王爷,天予不取,还等什么?” “你说这风?”燕王瞪视道衍。

     道衍点头:“天地一掷,就在此时!” 朱棣醒悟过来,夹马挥剑,纵声高呼:“跟我来!”跃马当先,身边番骑紧紧跟随,一名朵颜骑士狂奔之际,举起牛角号冲天吹响,其后数万铁骑,跟随号角冲向南军。

     风势越来越烈,把苍天吹破,将大地翻转,卷起冲天雪暴,拔木滚石,人仰马翻。

    玄武车的车盖也被掀开,剩下光溜溜的一群士卒,环顾四周,风雪弥漫,无论人马都一片模糊。

     咔嚓,李景隆身后“帅”字旗拦腰折断,旗帜乘风,打着旋儿飞上高天。

     燕军汹涌而来,万蹄杂沓,胜似风雷,狂风怒雪从旁助威。

    这一刹那,南军将士只觉天穹崩塌、当头压来,个个心胆欲裂,手足发软,漫说应敌,就连站立也很困难。

     燕军气势大壮,马借风势,其速倍增,似有一只无形大手在后面推送。

    刀砍枪刺,所向披靡,南军掉头逃蹿,往往没挨刀枪,先被狂风吹翻,挣扎不起,惨遭铁蹄蹂躏,踏成一团肉泥。

     到了这个地步,郭英纵有孙吴之才,也无法约束大军。

    燕军趁着风势,冲锋陷阵,全无顾忌,南军人无战心,数十万人丢盔弃甲、抱头逃窜,可是眼前一片混沌,压根儿不知逃向何方。

     原本势均力敌,变为一场屠杀。

    风暴持续了半个时辰,平息之时,北平城下已是一片狼藉。

    南军不死即降,十成中逃走的不足两成,数十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校园逍遥高手 我的女友是嫦娥仙子 暗灵法医 老千4:国士无双 为了画漫画,我在全世界演剧本 至尊兵王 铁掌无敌王小军 人生何处不尴尬 限制级特工 妖孽兵王 商海谍影 古神的诡异游戏 野痞绅士 神仙超市 荒原闲农 绝命毒尸 挂职 班底 沧浪之水 巴国侯氏 至高利益 女权世界的真汉子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人生交换游戏 忍界修正带 女神的近身护卫 完美大明星 铁掌无敌王小军 余罪 商海谍影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余生有你,甜又暖 快穿之养老攻略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推理笔记Ⅲ:死神笔记重现 星云幻想I游戏学园篇 屠魔工业 团宠学霸小姑姑[穿书] 万鬼之祖 百炼成仙 邪风曲 我有一刀在手 无限道武者路 龙神至尊 千劫眉·狐妖公子(第一部) 直播开荒,资产百亿! 天刑纪 刀丛里的诗 帝疆争雄记 灵飞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