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灵飞经(全)> 第二十一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一章 危机四伏(3/3)

曲》,比起千秋阁上,调子更加凄凉。

    乐之扬听了一段,便觉五内酸楚、七情失驭,眼泪滚滚而出,只想大放悲声。

    迷乱间,忽听一个声音在耳边说道:“哭什么?还不走么?” 乐之扬应声惊觉,左右看看,却不见人,当即撕下衣角堵住双耳,可那琴声有如钢丝,曲曲折折,仍是不断钻入。

     乐之扬捂住双耳,转眼望去,水怜影已经陷入曲子,哭得伤心伤意;其他人更是癫狂,手舞足蹈,哭声震天,兵器丢在一边,更无一人留意自己。

     乐之扬挣扎起来,回头去扶女子。

    谁知道,水怜影神志昏乱,只顾挣扎。

    乐之扬情急之下,也不知哪儿来的力气,大喝一声,将她抱了起来。

     敌人看在眼里,伸手来抓二人,但为琴声所制,哭得浑身发软,出手也无气力。

    乐之扬一口气冲开人群,跑了两百多步,拐入一条小巷,但觉无人追来,这才放下女子。

     此时远离湖畔,胡琴声隐约不闻。

    水怜影清醒过来,回想方才,不胜羞惭,转眼看去,乐之扬紧皱眉头,若有所思,忍不住问道:“乐公子,你想什么?” “奇怪。

    ”乐之扬撩起裤脚,蛇咬的伤口流出淡红色的血水,肿胀之势,竟也平复下来。

     “不奇怪!”水怜影注目伤口,轻声叹道,“‘凤泣血露’百药之精,疗伤化毒,无所不能,蛇毒一入身体,就被血露化去了。

    ” 乐之扬呆了呆,回想先前吸入迷香,也未昏迷倒下,当时只觉奇怪,如今想来,也是“凤泣血露”的功劳。

    意想及此,他松了一口气,问道:“水姑娘,街上那些人也是盐帮的么?” 水怜影点了点头:“他们是盐帮的‘三十六行客’。

    ” “三十六行客?” “三十六行客,出身三十六行,多在市井、码头出没,专为盐帮刺杀仇敌、清除异己。

    ” 乐之扬想了想,又问:“三十六行,共有三十六个人么?” “不是。

    ”水怜影摇头苦笑,“天下哪一行只有一个人呢?” 乐之扬眼珠一转,忽而笑道:“说起来,天下有一行,当真只有一人。

    ”水怜影奇道:“哪一行?”乐之扬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紫禁城的皇帝不就是一个人吗?” 两人才脱险境,他又故态复萌。

    水怜影好笑之余,也觉佩服,点头道:“受教了,原来还有一个皇帝行。

    这么说,该叫做三十七行才对……”说到这儿,忽又闷闷不乐,“也不知莲航和岚耘怎么样了。

    ” 乐之扬道:“我方才急着脱身,不曾看见她们,但只要井长老还在西城手里,盐帮一定不敢为难她们。

    ” 水怜影点了点头,含笑道,“无论如何,公子舍命相救,水怜影没齿不忘。

    ” “小事一桩,何足挂齿。

    ”乐之扬说到这儿,忽地脸色一变,“不好,胡琴声停了。

    ”当下腾身站起,拉着水怜影快步向前。

     “那胡琴是什么来路?”女子不胜疑惑,“为何听来如此悲伤?” “那是一位前辈。

    ”乐之扬边走边说,“他自号‘落羽生’,与我曾有一面之缘。

    水姑娘,你可曾听说过这个名号么?” “落羽生?”水怜影想了想,摇头说,“恕我孤陋寡闻,从未听过这个名号。

    ” 两人出了巷子,又到三岔路口,忽听脚步声响,回头一瞧,“三十六行客”追赶上来。

    乐之扬加快步子,转过街角,扫眼一看,一迭声叫起苦来,原来赵见淮带领多人,堵在前方街口。

     一愣神的工夫,行客赶了上来,三三两两,围住两人。

    乐之扬拔剑在手,极力思索脱身之法。

    这时忽听有人叫道:“道灵仙长!”乐之扬回头望去,远处奔来十余人马,为首之人,正是朱高炽、朱高煦兄弟。

     两个皇孙鲜衣怒马,身后一干侍从也是龙虎精神,其中一个僧人格外扎眼,他缁衣白马,年约五旬,脸色焦黄枯槁,好似久病之人,然而不怒自威,目光锐利逼人。

     乐之扬喜出望外,高叫道:“二位殿下安好,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朱高炽翻身下马,笑道:“我和二弟去魏国公府上赴宴……”方要上前,缁衣僧一伸手,忽地将他拦住。

     朱高炽一愣,问道:“大师干什么?”缁衣僧抬眼望天,忽而笑道:“奇怪了,深秋季节,怎么还有苍蝇?”朱高炽左右瞧瞧:“哪儿有苍蝇?” “近在眼前!”缁衣僧一步跨出丈许,闯入行客之间,出手如电,抓向弄蛇老者的心口。

     老者本是“三十六行客”中的“弄蛇客”,一扬手,袖里窜出一条黑蛇,长约三尺,粗约酒杯,露出尖锐毒牙,咬向和尚面门。

     缁衣僧不躲不闪,信手一挥,弄蛇客发出一声惨叫,咕咚倒在地上。

    众人定眼一瞧,黑蛇有如一条绳索,七缠八绕,反将他的双手牢牢困住。

    毒蛇受惊,反噬其主,死死咬住了弄蛇客的手腕,老头儿面如死灰,吐着白沫又抖又颤。

     和尚出手奇快,众行客均未看清他的手法,忽见同伙受伤,纷纷一拥而上。

    缁衣僧哈哈大笑,闯入人群,双手起落,行客们的兵器纷纷脱手。

    和尚抓到一件,立刻转手奉还,剪刀插进“磨刀客”的肩窝,铁车轮卡住了“搬运客”的脖子,竹签扎穿了“算命客”的手心,鱼叉钉住了“捕鱼客”的脚掌。

     只听惨叫连连,和尚转了一圈,伤了七八个行客。

    “宫扇客”见状不妙,挥扇送出一股迷香,不意缁衣僧转过头来,鼓起胸膛,尽力一吸,迷香一丝不落,全都进了他的鼻子。

     “宫扇客”正觉惊疑,忽见和尚口唇微张,喷出一口长气。

    女子躲闪不及,只觉异香扑鼻,登时头晕眼黑,扑通摔倒在地。

    原来,缁衣僧吸入迷香之后,再用内力逼出,“宫扇客”迷人不成,反而中了迷香。

     赵见淮见势不妙,赶了上来。

    众护卫见状,纷纷挺身而上,两方剑拔弩张,一股杀气充溢街头。

     朱高煦最爱斗殴,一看有架可打,心中乐不可支,挽起袖子大叫:“反了,反了,你们这些刁民,知道你爷爷是谁吗?”赵见淮也不理他,盯着缁衣僧问道:“敢问足下大号?” 缁衣僧合十笑道:“贫僧道衍。

    ” “病虎和尚。

    ”赵见淮脸色大变,忽一挥手,叫道,“扯呼!”盐帮弟子扶起伤者,转身就走。

    道衍袖手微笑,也不阻拦。

    水怜影咬一咬嘴唇,忽地大声说道:“赵见淮,我的丫鬟呢?”赵见淮冷冷不答,转入巷道,消失不见。

     水怜影望他背影,俏脸发白,冷不防朱高煦凑上前来,笑嘻嘻问道:“怎么?姑娘的丫鬟叫他们抢走啦?”水怜影点头。

    朱高煦“嘿”了一声,慨然说道:“怕什么,抢回来就是了。

    ”水怜影瞥他一眼,微笑道:“那就有劳了。

    ” 她这一笑,恰如幽兰绽放、秋月镜开,朱高煦瞧得两眼发直,好容易才回过神来,转向护卫大喝:“去,把姑娘的丫鬟抢回来。

    ” 众护卫应声上马,道衍冷不丁说道:“二殿下不要莽撞,对方不乏能人,这些王府侍卫,只怕不是对手。

    ” 朱高煦啐了一口,骂道:“狗屁能人。

    ”又冲着护卫喝道,“呆什么?还不快追!”众护卫拍马便走,追赶上去。

     道衍目送护卫去远,沉吟一下,回头说道:“道灵师弟,幸会幸会!” 乐之扬久闻道衍之名,此人绰号“病虎”,既是席应真的高足,也是燕王府的谋主,俗家姓姚名广孝,为人特立独行,拜了席应真为师,却不入玄门,只以和尚自居。

    乐之扬不意此时遇见此人,只好说道:“小弟久闻师兄风采,今日一见,名下无虚。

    ” 水怜影听了这话,回头看来,一脸惊讶,乐之扬不待她发问,捉住她手,轻轻捏了一下。

     女子只觉被捏之处酥麻入骨,双颊染上一抹红晕,她只怕失态,匆匆转过脸去,谁知这一回头,忽见朱高煦色眯眯望着自己。

    水怜影大为不快,转过目光,冷冷看向别处。

     忽听道衍笑道:“我刚从阳明观出来,听师父说,师弟你在办一件大事,却不知办得怎么样了?” “别提了。

    ”乐之扬微微苦笑,“如非师兄援手,别说办事,小命儿也保不住。

    ”道衍沉吟道:“这件事和盐帮有关么?”乐之扬道:“多少有点儿关系。

    ”道衍“唔”了一声,皱眉不语。

     朱高炽一边听见,奇道:“张士诚死后,天底下还有盐帮么?” “盐帮自古有之。

    ”道衍慢悠悠说道,“贩卖私盐,本是干犯国法,取利于生死之间,若非胆识过人,决计难以成功。

    故而盐帮子弟,太平时贩卖私盐,遭逢乱世,就是窃国大盗。

    近代有名的如张士诚,更远一些,唐末之时,黄巢、朱温都是盐帮弟子,二人祸乱天下,竟然灭亡大唐。

    ” 朱高炽听得动容,朱高煦却大剌剌说道:“黄巢我知道,这个朱温却没听过。

    朱温,猪瘟,这名儿真他娘的大逆不道,猪遭了瘟,那不是诅咒我老朱家么?” 朱高炽脸色发青,怒道:“二弟你少说两句,圣上听见了,仔细你的皮。

    ”朱高煦笑道:“怕什么?老头子又没长顺风耳。

    ” 朱高炽正要斥责,忽听马蹄声响,护卫们空着手回来。

    朱高煦勃然大怒,问道:“人呢?” “殿下恕罪。

    ”众护卫跪在地上,一人苦着脸道,“那些人鬼得很,转个弯儿就不见了。

    ” “放屁。

    ”朱高煦举起马鞭,抽在那人肩上。

    那人哆嗦一下,不敢动弹。

    朱高煦还要抽打,乐之扬举手挡住,笑道:“殿下息怒,盐贩子都是老鼠,偷偷摸摸地见不得光,令属下却是猛虎,老虎捉老鼠,大材小用,捉不住大伤虎威,捉住了也无光彩。

    ” 朱高煦听了这话,神色稍缓,点头说:“不错,我燕王府的虎卫,不能跟鼠辈一般见识。

    ”一挥手,叫道,“都起来吧!” 众护卫方才起身,朱高炽笑道:“道灵仙长,拣日不如撞日,你随我们一同赴宴如何?”乐之扬摇头说:“魏国公又没请我。

    ”朱高炽笑道:“不打紧,魏国公是我的舅舅,外甥带朋友去舅舅家吃饭,本来就是极平常的事儿。

    仙长又是老神仙的徒弟、皇太孙的伴读,朝廷之中,不知多少人想结识你呢。

    ” “世子说的是。

    ”道衍也笑道,“你我师兄弟见面,怎么也得喝上两杯。

    ” 乐之扬想了想,凑近水怜影耳边说道:“盐帮死缠烂打,唯独害怕官府。

    而今之计,混入官府,才能避开他们的纠缠。

    ”朱高煦见他二人举动亲密,油然生出一股妒意,当下背起双手,重重咳嗽两声。

     两人应声分开,水怜影扫视众人,神色疑惑,勉强点头道:“怜影落难之人,全凭乐公子主张。

    ” 乐之扬笑了笑,拱手说道:“世子盛情难却,我就老着脸皮蹭一顿饭吃。

    ”朱高炽大喜过望,说道:“好,好,舅舅见了你一定高兴。

    ” 朱高煦得与佳人同行,也是两眼放光,忙叫护卫腾出两匹骏马。

    水怜影说道:“我不会骑马,一匹就够了。

    ”朱高煦涎着脸笑道:“姑娘若不嫌弃,跟我同乘一骑如何?” 他出言无状,水怜影默然不答,冷冷望着远处。

    朱高炽忙说:“二弟,男女有别,还是另找一辆马车为好。

    ” 朱高煦大怒,回头瞪视兄长。

    朱高炽知道他的性子,故作不见,找来一乘马车供水怜影乘坐。

     一行人前往魏国府,朱高煦不时偷窥车内,可惜布帘严密,不见女子容颜,一时心痒难禁,挨到乐之扬身边,笑嘻嘻问道:“小道士,你跟那姑娘如何称呼?” 乐之扬随口答道:“萍水相逢。

    ”朱高煦又问:“她贵姓?”乐之扬道:“姓水。

    ”朱高煦一拍大腿,笑道:“人如其姓,果然长得水灵。

    ”忽地凑近乐之扬,笑眯眯说道,“仙长跟她说说,做我的姬妾如何?” 朱高炽、道衍一边听见,均是大皱眉头,不过朱高煦一贯荒淫,就连朱元璋也很头痛,两人纵使劝说,他也未必肯听。

     忽听乐之扬“啊”的一声,大声说道:“水姑娘千金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哪儿又会做什么鸡呢?说到做鸡,小道最拿手了。

    殿下要吃什么鸡?清蒸鸡、红烧鸡、贵妃鸡、叫花鸡,还是人参鹿茸乌骨鸡?” 朱高煦听得一呆一愣,耐着性子说道:“不是鸡,我说的是姬妾。

    ” “切过的鸡,那就是白斩鸡了。

    ” 朱高煦气得两眼直翻,怒道:“不是鸡,是女人。

    ” “什么?”乐之扬大惊失色,“殿下不做鸡,要做女人?这可大大的难办了,区区只是道士,不是神仙,男人变女人,我可没这个本事。

    ” 朱高煦贵为皇孙,美女金帛,予取予求,本想此时出口,乐之扬万无不允,谁知这小子东拉西扯、缠夹不清,不由得性子发作,破口大骂:“狗道士,你他娘的是聋子么?” “不敢。

    ”乐之扬笑道,“二殿下才是龙子。

    ”朱高煦变了脸色:“你说什么?” “说差了!”乐之扬一拍后脑,“殿下不是龙子,而是龙孙,聋子龙孙,哈哈,好一个聋子龙孙。

    ”道衍听出他一语双关,不由得哈哈大笑,朱高煦一张脸涨红发紫,鼓起一双牛眼,鼻孔里大喘粗气。

     魏国公徐达功高盖世,儿尚公主,女嫁诸王,风光一时无两。

    他死之后,儿子徐辉祖承其余荫,富贵不衰,一座魏国府轩敞气派,壮丽不凡。

     众人抵达徐府,已是华灯初上。

    刚到府门,就听有人大笑,一个躯干魁伟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拉住朱高炽的手笑道:“贤侄可来晚了,就不怕我罚酒么?” 来人正是徐辉祖,朱高炽寒暄两句,指着乐之扬笑道:“舅舅休怪,我途中巧遇道灵仙长,耽搁了一些时候。

    ” “道灵仙长?”徐辉祖面露讶色,“莫不是老神仙的高徒,新晋的东宫伴读?”乐之扬笑道:“小道见过徐公爷。

    ” “可巧,可巧。

    ”徐辉祖抚掌大笑,“梅驸马刚才说到你呢,说你年纪轻轻进入东宫,少年得志,前途不可限量。

    ” 乐之扬想起伴读一事,便觉大大的头痛,当下说道:“徐公爷,我有一位女伴,不知府上可有去处?” 徐辉祖打量水怜影,也惊讶其明艳动人,当下召来一个婢女,说道:“你带这位姑娘去后堂。

    ”水怜影看向乐之扬,星眸含光,欲言又止,乐之扬看出她的心思,小声说:“待一会儿我来接你。

    ”水怜影略一沉默,跟着婢女去了。

     众人说说笑笑,进了一间花厅。

    厅中宾客凑集,一个华服男子高居上首,白面短须,年约四旬,梅殷坐在他的身边说话。

    看见众人,华服男子笑道:“二位贤侄来了么?” 朱高炽上前行礼:“侄儿见过王叔。

    ”朱高煦也随之行礼。

    道衍一面合十,一面向乐之扬低声说道:“这一位是蜀王殿下。

    ” 乐之扬听席应真说过皇族人物。

    朱元璋子孙昌盛,共有二十余人,蜀王排行十一,单名一个椿字,此人渊博洽闻、性好文学,治理蜀中多有善政。

    只见他站起身来,扶起两个侄儿,问道:“四哥还没来么?” 朱高炽笑道:“父亲尚有边事,下月方能进京。

    ” “看我糊涂。

    ”蜀王一拍额头,哈哈大笑,“前几日蒙元举兵入犯,三哥、四哥一定都在调兵遣将,唉,相比起来,蜀中太平无事,真真叫人惭愧。

    ” “太平无事才是天下之幸。

    ”道衍微微一笑,“殿下理应高兴才对。

    ”蜀王看他一眼,说道:“道衍大师说的是,太平难得,确是大幸。

    听说老神仙法体违和,不知可有此事?”道衍道:“确有不适,好在并无大碍。

    ” 梅殷上前笑道:“道衍大师,你不引荐一下令师弟么?”道衍笑道:“驸马爷金口已开,一事不烦二主。

    ”梅殷笑了笑,说明乐之扬身份,蜀王讶然道:“足下如此年轻,着实让人想象不到。

    ” 乐之扬随口敷衍两句。

    梅殷又指蜀王身边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我为仙长引荐一下,这一位是方孝孺方大人,蜀王世子的老师,当今天下的大儒。

    ”方孝孺拱了拱手,神情十分倨傲。

    梅殷又指一个相貌威严的老者:“这一位是长兴侯耿炳文耿大人。

    ” 乐之扬心头一跳,凝目注视,但见耿炳文个子不高,体格健硕,一部浓须已然花白。

    耿炳文也不起身,略略点头。

    梅殷又指他身边一个都雅公子,笑道:“这一位是耿大人的公子耿璇,宝辉公主未来的夫婿。

    道灵仙长,你们年纪相仿,不妨亲近亲近。

    ” 乐之扬只觉一股无名火直蹿头顶,烧得面红耳热。

    他打量耿璇,此人身段颀长、肤色白皙,剑眉朗目,不失英武之气。

    耿璇听了梅殷之言,站起身来,冲着乐之扬拱手笑道:“久仰久仰。

    ” 乐之扬心里有气,绷着脸皮,也不还礼。

    梅殷见他失态,大皱眉头,耿家父子自觉受了轻慢,脸上均有不快之色。

     乐之扬正觉气恼,忽觉有人注视,转眼一瞧,蜀王身后站着一个老者,须发斑白,皱纹甚深,左脸长了一粒黑痣,两眼死死盯着自己。

    乐之扬心中讶异,循他目光一瞧,发现老者目光所向,正是乐韶凤留下的半月形玉玦。

     猛可间,乐之扬想起乐韶凤的遗书,心子顿时一阵狂跳。

    遗书上说,有人认出玉玦,必是乐韶凤的挚友。

    意想及此,他忘了身在何处,指着老者问道:“梅驸马,这一位老先生是谁?” 老者正冲玉玦发呆,忽然见问,仓皇收回目光。

    乐之扬不向耿家父子回礼,却问一个无名老者的来历,耿炳文老谋深算,尚还沉得住气,耿璇却是变了脸色,鼻子里冷哼一声。

     梅殷也是一愣,苦笑道:“惭愧,惭愧,这位老先生来了许久,我还没问过他的名号!” 老者一脸惶恐,连连打躬作揖,没口子说:“不敢,不敢……”蜀王看他一眼,笑道:“二姐夫你没问,我也没说。

    这位先生姓郭,大号尔汝,是我王府里的乐师,琵琶之妙,冠绝岷峨。

    ” 郭尔汝忽为众人瞩目,低头袖手,不胜惶恐。

    梅殷笑道:“郭先生可是来参加乐道大会的么?”蜀王笑道:“我可没说。

    ”梅殷指着他说道:“好殿下,跟我也打马虎眼?”他顿了一顿,又说,“论音乐,道灵仙长也是一把好手,当日御书房里,他和宝辉公主琴笛合奏,就连陛下也赞不绝口!” 众人一听,无不动容,耿璇望着乐之扬,眼中大有疑惑,蜀王的目光却落在空碧笛上,眉头微微皱起,流露深思神气。

    乐之扬见他眼神,只觉心头发毛,暗悔带了玉笛出来,蜀王和朱微骨肉同胞,或许见过这一支玉笛。

     正惶恐,忽听方孝孺咳嗽一声,高声说道:“仙长才艺广博,不知治何经典?” 乐之扬一愣,他生平不爱读书,当然也没有治过什么“经典”,情急之下,冲口说道:“我治的是《灵飞经》。

    ” “灵飞经?”方孝孺一脸茫然,“那是什么书?”耿璇一边插嘴:“好像是一部道经。

    ” 方孝孺“哼”了一声,粗声粗气地道:“恕我冒昧,方某问的是儒家经典。

    四书五经之内,仙长专精哪一部?” “这个么?”乐之扬硬着头皮说道,“粗略看过两本,专精却说不上。

    ” 耿璇呵呵直笑,面露轻蔑。

    方孝孺却是脸色阴沉,扬声说道:“这就是仙长的不对了,所谓东宫伴读,应是饱学之士,不通儒家典籍,如何能够陪伴储君?” 梅殷深知此人迂腐,听他口风不善,忙说:“方大人说差了,仙长是道士,当然治道经,大人是儒士,当然治儒经。

    ” “此话不然。

    ”方孝孺连连摇头,“道家谈虚论玄,不切实际,想要天下大治,还得尊我儒学。

    两汉尊儒学而昌,魏晋好玄学而亡,太孙国之储君、天下至重,身边需有正人扶持,尊孔孟,秉仁义,正道直行。

    倘若身边尽是和尚道士,岂不坏了我大明的江山。

    ” 乐之扬莫名其妙,挨了一顿抢白,心中老大不快,“和尚道士”四字,包括席应真不说,就连道衍也一块儿骂进去了。

    乐之扬扫眼一看,蜀王手拈长须、若无其事,不由心想:“方老头当面挑衅,莫非出自蜀王的唆使?我跟这王爷初次见面,他为何当面叫我难堪?” 正自不得要领,忽听道衍笑道:“方大人所言差矣。

    和尚道士又如何?道衍不敢说专精儒学,倒也读过四书五经,但不知,方大人饱学通儒,却又读过几本佛经?” 方孝孺正眼也不瞧他,淡淡说道:“佛经胡人妄语,方某不屑一顾。

    ”道衍笑道:“和尚能通儒学,儒生却不通佛经,这么说起来,儒生反而不如和尚高明了?” 乐之扬拍手笑道:“说得好。

    ”方孝孺又惊又气,指着道衍说道:“你、你……”他性情方正,不善诡辩。

    耿璇眼珠一转,忽地笑嘻嘻说道:“和尚此话不通,好比人吃肉,狗也吃肉,狗吃屎,人却不会吃屎,以此推论,难道说狗比人还要高明?” 这一番话极其刻薄,道衍低头垂目、脸色阴沉,朱高煦却是按捺不住,厉声叫道:“耿璇,你为何出口伤人?” “殿下息怒。

    ”耿璇微微一笑,“我不过说个笑话儿。

    ”他和朱微婚期在望,一旦成亲,就是朱高煦的姑丈,辈分高了一等,自然不用怕他。

     蜀王也打圆场,笑道:“不错,说个笑话儿,道衍大师不要放在心上。

    ”道衍只好笑道:“贫僧学识浅薄,叫王爷取笑了。

    ” “哪儿话?”蜀王连连摆手,“今儿游宴聚会,大家但图一乐,不拘什么见识,说得有趣,就是好的。

    大师若有俏皮话儿,本王照样洗耳恭听。

    ” “不敢……”道衍话没说完,忽听乐之扬笑道:“方大人,我有一事请教。

    ”方孝孺扬起脸来,冷冷说道:“请说。

    ”乐之扬笑道:“方大人姓名里这个‘孝’字,是否就是儒家的宗旨?” “不错。

    ”方孝孺傲然道,“百善孝为先,儒教以孝道治天下。

    ” “好!”乐之扬将手一拍,“这么说,方大人也好,耿公子也好,统统都是我道家的门徒了。

    ” 众人无不奇怪,方孝孺问道:“仙长此话怎讲?” “这还不明白么?”乐之扬笑嘻嘻说道,“敢问方今世上,是儿子孝敬老子呢,还是老子孝敬儿子?” “岂有此理?”方孝孺大吹胡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然是儿子孝敬老子了。

    ” “好。

    ”乐之扬拍手笑道,“老子是道家之祖,方大人孝敬老子,当然也就是我道家的门徒了。

    ” 方孝孺一时语塞,耿璇却冷笑道:“这话说得不对,此老子非彼老子,两个老子不是一回事……” “此老子,彼老子?”乐之扬望着耿璇,一脸惊奇,“闹来闹去,耿兄竟有两个老子?” 朱高煦听到这儿,忍不住哈哈大笑,他一笑,其他人也笑了起来。

    耿璇面皮涨紫,有如酱爆猪肝,耿炳文更是勃然大怒,一拍桌子,厉声喝道:“大胆、放肆,岂有此理……” 徐辉祖见势不对,忙说:“时候不早,诸位还请入席。

    ”蜀王笑了笑,反身入座,其他人也各自入席。

    蜀王性好文学,众人投其所好,纷纷谈诗论词。

    乐之扬听了一会儿,老大无味,转眼看去,忽见朱高煦站了起来,鬼鬼祟祟地溜出门外。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辣手狂医 完美大明星 女神的近身护卫 我女儿来自未来 黑道悲情2 战神已加入带球跑豪华套餐 穿成幼崽后被捡走养成了 我靠马甲风靡横滨 铁掌无敌王小军 绝对权力 老衲还年轻 弄潮(掌舵者) 星照不宣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猎赝 男人都是孩子(无限关爱有限责任) 随身带个侏罗纪 野痞绅士 刑警荣耀 沧浪之水 官仙 首辅大人的小青梅(重生) 天后她多才多亿 女权世界的真汉子 女神的近身护卫 校园逍遥高手 妖孽兵王 综艺娱乐之王 弄潮(掌舵者) 为了画漫画,我在全世界演剧本 限制级特工 官仙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爱要说,爱要作 古神的诡异游戏 余生有你,甜又暖 我从凡间来 至高利益 刀剑神域03:妖精之舞(上) 七界传说前传 武傲九霄 不朽丹神 伏羲传奇 龙神至尊 萍踪侠影录 隐侠传奇 游侠录 白眉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