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3)
的,拍拍他头,“我也挺喜欢的。
”
航坞山这个行程最终还是延后了一天,因为吃早餐的时候,梁愿醒刷到了一个老同学的朋友圈,同学发的照片是在一个很有年头的老巷子里,背景是一条晾衣绳,绳上挂着腌制的香肠、猪肋条。
同学在秋冬暖色的阳光里笑眯眯地跟镜头比剪刀手,配文是“回杭州辣~”
梁愿醒一看这背景,多经典的老城区,立刻发消息过去询问这是在哪。
老同学直接给了定位,两人立刻背起相机包出发。
于是当天黄昏,拍到了非常漂亮的老巷夕阳。
段青深用尼康拍,梁愿醒用的胶片机。
电线杆与居民楼交错的地方,恰好有一个具有弧度的车棚,车棚下是空的棋盘桌凳。
方圆、直线、曲线,画面具有非常不错的几何美学。
并且非常巧的,一户人家的厨房大约是油烟机吸不动了,飘出来一团白烟。
这阵子他们没空发视频,也没去看他们的视频账号。
随着《看见·地理》电子刊年度盘点上线,严琦的大漠飞天舞被营销号疯转,尤其是那几张梁愿醒给她拍的照片之中,有一张风沙之中坚毅的回眸,那张照片被营销号配上极具史诗感的BGM,在短短几天里,青山醒账号的关注人数飙升到五万。
随之而来更多乱七八糟的私信,有夸赞有嘲讽,有合作邀约的,也有不堪入目的。
互联网就是这样,一边说着“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一边做着“那你报警去呀”的让人恶心的事情。
不过好在梁愿醒和段青深都不在乎,他们有太重要的事情要做,忙着选片,后期,交稿件,和江意开线上会。
留在杭州的最后一天,几乎快被他们忘掉的户外装备公司终于忍不住,又一次来询问他们最近忙完没有。
大约是看着他们关注数量飞涨,视频热度也跟着升,那家以为他们在对比赞助商质量。
这是可以理解的,尤其眼下互联网隐隐开始有“精品内容当道”的趋势,无脑浮夸的内容慢慢无法满足用户,定然有很多赞助在跟他们报价。
杭州东,段青深艰难地从双肩包、相机包们之间掏出手机。
划开解锁,对方说:亲爱的~最近忙完了吗?辛苦了!我们这两天可以谈谈合作吗?最近亲爱的账号涨粉好厉害!为了跟上亲爱的脚步,我们跟领导申请了一下新的预算您看一下~
接着对方又发来一个和领导的聊天记录,段青深起先没抱什么希望,可能加了个加急费之类的。
“醒醒。
”
“嗯?”梁愿醒扶着行李箱凑过来,他看看段青深的手机屏幕,“我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