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四次工业革命(1/3)
在成功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北宋凭借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生物科技的蓬勃发展,国力强盛,在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
林翀、秦九韶和沈括这三位时代的推动者,并未沉醉于过往的辉煌,他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一场以10G通信、人工智能和高端机器人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呼之欲出。
这一日,三人在汴京的皇家科学院相聚。
窗外,城市的天际线被各种新型建筑勾勒得错落有致,空中不时有利用新能源驱动的飞行器轻盈飞过。
林翀望着眼前的景象,神情中透着坚定与期许:“如今大宋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已取得非凡成就,但科技发展永无止境。
10G通信、人工智能和高端机器人等前沿领域蕴含着巨大潜力,我们应顺势而为,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让大宋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
秦九韶目光炯炯,兴奋地接过话茬:“没错,10G通信将实现信息的超高速传输,为人工智能和高端机器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通信基础。
而人工智能和高端机器人一旦取得突破,将全方位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乃至战争模式。
”
沈括轻抚胡须,深思后说道:“此次革命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涉及众多复杂领域。
我们不仅要在科研上加大投入,还需注重各领域之间的协同发展,以及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
达成共识后,他们立刻行动起来。
首先,三人联名向朝廷呈上详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规划,阐述了发展10G通信、人工智能和高端机器人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
朝廷对他们的规划高度重视,不仅拨出巨额专项资金用于科研项目,还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全力支持这场意义非凡的科技变革。
在10G通信领域,科研团队在秦九韶的带领下全力攻关。
他们深知,要实现10G通信,关键在于突破现有通信技术的瓶颈,提高频谱效率和信号传输速度。
秦九韶运用数学中的信息论和电磁波理论,对通信信道进行深入分析。
他通过复杂的数学建模,研究如何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实现更高速、更稳定的信息传输。
科研人员们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进行试验,尝试各种新型材料和通信算法。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调整,他们终于发现了一种基于特殊晶体结构的材料,这种材料能够对电磁波进行高效调制和定向传输,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同时,他们还研发出了一套先进的编码和解码算法,通过数学运算优化信息的编码方式,使得信息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传输。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10G通信基站开始在北宋的各大城市和关键地区建设。
这些基站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运用先进的数学规划方法进行布局,确保信号覆盖的全面性和稳定性。
当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