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第84章 文教昌明

第84章 文教昌明(2/3)

造之材。

    " 回到东宫,李承乾立即召集心腹议事。

    活字印刷的成功,让他看到了普及教育的希望。

     "本宫欲在各州县设立'蒙学堂',招收七岁以上童子入学,教授《千字文》《孝经》等基础典籍。

    "他展开一幅规划图,"先在长安、洛阳试点,逐步推广全国。

    " 马周提出疑虑:"殿下,此举虽善,但耗费巨大..." "钱财不是问题。

    "李承乾胸有成竹,"工坊利润的三成将用于文教事业。

    另外,本宫还设计了一套分级考试制度,优秀者可升入州县学,佼佼者再荐入国子监。

    " 这是借鉴后世的科举分级制度,为寒门学子提供上升通道。

    众人听了,无不赞叹太子深谋远虑。

     正当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时,李承乾又开始了另一项重要工作——修史。

    这日,他召见史馆诸位学士,提出了一个惊人建议: "本宫欲修《万国志》,记录大唐周边各国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为后人参考。

    " 史官们面面相觑。

    传统史书只关注中原王朝,很少详细记载外国情况。

     "殿下,夷狄之事,何足挂齿?"一位老学士不以为然。

     李承乾正色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今我大唐与各国往来频繁,岂能闭目塞听?" 他命人取来贾耽所着的《南海诸国图志》,以及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此二书可为蓝本,再补充突厥、吐蕃、高句丽等国资料,汇编成册。

    " 在太子的坚持下,《万国志》的编纂工作正式开始。

    李承乾亲自拟定体例,要求不仅记录各国现状,还要研究其历史渊源、军事强弱、物产贸易等情况,俨然是一部古代的世界概况。

     初夏时节,国子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来自吐蕃、吐谷浑、高句丽等国的贵族子弟。

    这是李承乾提议设立的"留学生"制度,让周边国家派遣贵族子弟来长安学习,既传播大唐文化,又为未来培养亲唐势力。

     "这些留学生要重点教授《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

    "李承乾对国子监官员强调,"但也要让他们学习我大唐的农工技艺,回去后可以造福本国。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蒙学堂的试点也取得巨大成功。

    长安城内设立的十所学堂招收了上千名学童,其中不少是贫民子弟。

    李承乾经常微服私访,亲自检查教学情况。

     这日,他扮作普通士人,来到城南的一所学堂。

    刚进门就听到朗朗读书声,数十名孩童正在诵读《千字文》。

    角落里,小张柬之正专心致志地练字,面前摊着那本获赠的《千字文》。

     "小郎君,字写得不错啊。

    "李承乾轻声夸赞。

     张柬之抬头,认出是太子,慌忙要跪拜。

    李承乾连忙制止:"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总裁的超酥恋人高歌 韩飞修仙传奇 鹤唳天南 万古尘 山神的山没了 绝武狂兵叶君临 全才纨绔 武侠:重生张翠山,我硬刚五大派 岂独无故 巨宋 师尊在上:徒弟他又在撩人了 师妹攻略完,就抛夫弃女 洪荒:我屡出毒计,十二祖巫劝我冷静! 大周第一婿 修真就听收音机 水豚小师妹她超强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八号当铺:从天龙八部开始!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貌美大师兄拒当万人嫌 族谱太厚怎么办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武林世家振兴 射雕之恰恰桃花 总裁的超酥恋人高歌 洪荒:我屡出毒计,十二祖巫劝我冷静!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普通beta的全A修罗场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逆水行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重生之都市仙王 三藏还俗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江湖第一刺客诈死之后 玄武:从零开始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大楚武信君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综武:堵门道观,开局截胡五绝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衣冠谋冢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伪装者:被明镜震惊的我爆装备了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