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第97章 万象更新

第97章 万象更新(1/3)

春雷乍响,惊蛰的雨丝笼罩着长安城。

    李承乾站在新建的"格物院"主楼前,望着工匠们将一块鎏金匾额缓缓升起,上面是李世民亲笔题写的"穷理尽性"四个大字。

     "殿下,各州选送的第一批学员已经到了。

    "马周撑伞而来,低声禀报,"只是...世家子弟占了七成。

    " 李承乾唇角微扬:"无妨,让他们学。

    格物之学最重实证,门第再高也造不出蒸汽机。

    "他转身走向讲堂,"走,去见见这些未来的栋梁。

    " 能容纳三百人的讲堂内座无虚席。

    当太子身影出现在门口时,学员们慌忙起身行礼。

    李承乾摆手示意众人坐下,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稚嫩或老成的面孔。

     "诸位可知,为何要设这格物院?"他开门见山地问道。

     台下鸦雀无声。

    一个胆大的青年学子站起身:"回殿下,可是为培养工匠?" "错。

    "李承乾从袖中取出一块精钢,"这是将作监最新炼出的钢材,比寻常铁器坚韧三倍。

    谁能说出其中道理?" 见无人应答,他继续道:"再问,为何蒸汽能推动巨轮?为何霹雳弹会爆炸?这些道理若不明白,我大唐的强盛就只是无根之木。

    " 他从案上拿起一册装帧精美的书籍:"这是本院首部教材《格物基础》,由孙思邈、李淳风等大家编撰。

    今日第一课,本王亲自来讲。

    " 整整一个时辰,李承乾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物质变化的基本原理。

    学员们从最初的茫然到渐渐入神,最后有人忍不住举手发问。

    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直到正午钟声响起,众人仍意犹未尽。

     "明日讲化学。

    "李承乾合上书册,"记住,格物之学的要诀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 离开格物院时,马周忧心忡忡:"殿下,那些世家子弟若学了这些..." "正合我意。

    "李承乾轻笑,"当他们沉迷于格物之理,哪还有心思结党营私?况且..."他压低声音,"真正核心的火药配方和蒸汽机原理,只在将作监内部传授。

    " 春雨绵绵中,一辆装饰简朴的马车驶入东宫。

    车内走下一名白须老者,正是隐居多年的前朝大匠宇文恺之后——宇文述。

     "老朽拜见太子殿下。

    "老者颤巍巍要行礼,被李承乾一把扶住。

     "宇文先生不必多礼。

    请先生出山,是为了一件关乎国运的大事。

    "李承乾引老者来到书房,展开一幅巨大的图纸,"我想修建一条贯通南北的驰道。

    " 宇文述戴上水晶镜片,仔细端详图纸,突然倒吸一口凉气:"这...这设计闻所未闻!路基深达三尺,分层夯实,还要铺碎石和沥青?" "不错。

    "李承乾指向图纸标注,"最宽处可并行八辆马车,沿途每五十里设驿站,配备快马和信鸽。

    一旦建成,从长安到扬州只需七日。

    " 老者激动得胡须颤抖:"殿下,此工程耗资巨大..." "钱粮已备妥。

    "李承乾胸有成竹,"先从长安到洛阳段开工,征调民夫按'以工代赈'之法,每日付工钱,管三餐。

    " 就在驰道工程紧锣密鼓筹备时,南方传来捷报:李泰的船队不仅成功绕过澳洲,还发现了更东方的一片群岛。

    随船带回的不仅有各种奇珍异宝,更有几十袋金灿灿的谷物。

     "殿下,此物土人称'玉米',耐旱高产,亩产可达十石!"风尘仆仆的船员跪地呈上样品。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玄元证道 韩飞修仙传奇 鹤唳天南 山神的山没了 绝武狂兵叶君临 诡君染指正道后 武侠:重生张翠山,我硬刚五大派 农夫仙田 我的相公很腹黑 小太监的幸福生活 岂独无故 你修仙,我修功德值 巨宋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洪荒:我屡出毒计,十二祖巫劝我冷静! 元仙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逆水行 全职武神 重生之都市仙王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族谱太厚怎么办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见善 一手婚姻一手爱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全才纨绔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元仙 逆水行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此去直上青云路 斩邪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史上最弱男主角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大楚武信君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无名剑主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乱世猛卒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