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万国衣冠(3/3)
道酸甜可口。
"土人称其为'火柿'。
"使者恭敬地呈上一个红艳艳的西红柿,"生熟皆可食,营养丰富。
"
李承乾尝了一口,熟悉的滋味让他差点落泪——这是童年记忆中的味道。
"立即在司农寺试种!"他强压激动,"若成功推广,百姓餐桌上又将多一道美味。
"
疫情过后,长安城焕发新生。
李承乾借机推行了一系列公共卫生措施:修建地下排水系统,设立公共澡堂,甚至颁布了《垃圾处理令》,要求居民分类弃置废物。
这些举措起初遭到守旧派反对,但当城市变得干净整洁,疾病大幅减少后,反对声自然消散。
连最顽固的世家大族也不得不承认,太子的新政确实改善了百姓生活。
秋风送爽时,李世民从洛阳发来手谕,对李承乾这半年的治绩大加赞赏:"...吾儿举措皆合朕心,开放包容而不失根本,创新求变而不忘传统..."
手谕末尾,老皇帝透露将在年底返京,亲眼看看长安的新气象。
为迎接父皇归来,李承乾启动了大规模的城市美化工程。
拓宽的街道两旁种上了梧桐和柳树;新建的公共花园免费向百姓开放;甚至连破旧的坊墙都重新粉刷,绘上了各国风情的壁画。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广场上竖起的一座巨型日晷,四面分别用汉文、波斯文、大食文和希腊文标注时辰,象征着大唐兼容并蓄的胸怀。
十一月初,李泰率领的远洋舰队凯旋而归。
这支历时一年半的探险队,不仅巩固了澳洲据点,还探索了数十个南洋岛屿,带回了大量珍贵海图和物产。
"大哥!"李泰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我们找到了一条通往大食的新航线!比传统路线缩短了近两个月航程!"
兄弟二人秉烛夜谈,李泰详细讲述了沿途见闻:肤色黝黑的非洲部落,会喷火的南洋岛屿,还有那无边无际的蔚蓝海洋...
"四弟,你开创了历史。
"李承乾由衷赞叹,"这条航线将改变大唐与世界的联系。
"
"不,是大哥你改变了历史。
"李泰认真地说,"若非你坚持发展海军,推广蒸汽船,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
腊月祭灶前,李世民的车驾终于抵达长安。
当老皇帝看到焕然一新的都城时,惊讶得久久不语。
街道两旁,各国商贩用带着口音的汉话叫卖;学堂里,番汉学子同堂读书;医馆中,中西医术融会贯通...
"承乾啊..."夜宴上,李世民感慨万千,"朕终于明白你常说的'开放包容'是何意了。
这长安城,已然是世界的中心。
"
"儿臣只是顺着父皇开创的贞观之路继续前行。
"李承乾恭敬举杯,"万国来朝,四海升平,这才是真正的盛世气象。
"
宴席散后,李承乾独自登上钟楼。
俯瞰着万家灯火的长安城,他的目光似乎穿透时空,看到了更远的未来:蒸汽机车奔驰在铁轨上,电报线连接着各大洲,大唐的旗帜飘扬在世界每个角落...
"殿下,天冷了。
"马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在看什么呢?"
"看未来。
"李承乾指向璀璨的星河,"那里有无限可能,等着我们去实现。
"
马周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在长安城上空留下一道璀璨的光痕,仿佛预示着这个伟大帝国更加辉煌的明天。
喜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