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春风化雨(2/3)
前往政事堂议事,说是南洋发现了新岛屿,要商讨开拓事宜。
"
政事堂内,李承乾正在与几位将领研究一幅巨大的海图。
见众臣到来,他直起身子,笑容温和:"诸位爱卿请坐。
今日召大家来,是有件喜事要商议。
"
他指向海图上新标注的一片群岛:"李泰的船队在南洋发现了这片无主之地,不仅盛产香料,还有铜矿。
朕打算在此设立唐城,作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
"
兵部尚书侯君集立即出列:"殿下,臣愿率水师前往,为开拓团护航!"
"侯尚书忠心可嘉。
"李承乾赞许地点头,"不过这次开拓,朕想换个方式。
"他看向户部尚书,"崔爱卿,若朝廷不出钱,而是让商人集资开拓,获利后分成,你以为如何?"
崔敦礼捋须沉思片刻:"殿下此计甚妙!既可减轻国库负担,又能调动商贾积极性。
只是..."他犹豫道,"如何确保商人不会盘剥过甚?"
"这就是朕要诸位商议的。
"李承乾取出一卷文书,"这是朕草拟的《南洋开拓章程》,规定商人可获六成利润,但必须遵守三条:一不得虐待土着;二不得私藏矿产;三必须使用大唐钱币交易。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臣传阅讨论,很快提出了补充意见。
岑文本建议增加文教条款,要求开拓团必须设立学堂;李道宗主张派驻监察御史;阎立德则提出要统一建设标准,避免杂乱无章。
议事持续到午时,侍从送来了简单的午膳——新驰道运来的扬州包子、岭南荔枝,还有用澳洲面粉烤制的胡饼。
众臣一边用餐一边继续讨论,气氛热烈融洽。
"说起来,"李承乾咬了口胡饼,突然问道,"崔爱卿,今早乘坐公交马车的感觉如何?"
崔敦礼一口茶差点喷出来:"殿下如何知晓..."
"兕子设计的公交系统,每辆车都有记录。
"李承乾笑道,"那辆'朱雀三号'今晨的乘客名单上,正好有三位尚书的大名。
"
众臣闻言都笑了起来。
李道宗感慨道:"老臣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与商贾、学子同乘一车,倒是有趣得紧。
"
"这才是朕想要的大唐。
"李承乾目光深远,"士农工商,各得其所;朝野上下,同心同德。
"
午后,李承乾带着议定的章程前往两仪殿,向李世民汇报。
老皇帝正在与晋阳公主对弈,见他进来,笑着招手:"承乾来得正好,兕子这丫头又用新学的'大食棋法'欺负朕呢!"
小公主嘟着嘴:"父皇耍赖,明明说好不用让子的..."
李承乾笑着看父女俩斗嘴,等一局终了,才将南洋开拓的计划详细禀明。
李世民听完,满意地点头:"朕看很好。
不过..."他若有所思,"开拓团里要多派医官和农师,让土着也受益,才能长治久安。
"
"父皇圣明。
"李承乾记下这一条,"儿臣还打算让国子监选派几名通晓番语的生员随行,教授汉学。
"
晋阳公主眼睛一亮:"大哥,我可以编写一套简易的《汉番对照读本》!前几日译语馆刚整理出几种南洋土语的常用词汇。
"
"兕子这个主意好。
"李世民慈爱地摸了摸女儿的头,"不过你最近太劳累了,朕看你眼圈都黑了。
"
小公主不服气地昂起头:"才没有呢!孙爷爷说我身体好得很,昨天还跟着太医署的学生们一起爬终南山采药..."
正说着,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马周匆匆进来,面色凝重:"殿下,陇右急报!吐蕃使者携国书前来,说是要与我大唐和亲!"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李世民皱眉:"松赞干布这是唱的哪出?去年才被打退,今年就来求和?"
李承乾接过急报细看,突然冷笑一声:"好个'和亲',竟要朕嫁兕子去吐蕃?"
"什么?!"晋阳公主小脸煞白,手中的棋子啪嗒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