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润物无声(2/3)
老朽已经让门下弟子人手一册。
"
交流结束后,晋阳公主特意留下几位胡医,请教他们家乡的疗法。
大食医师展示了一种用骆驼刺治疗腹痛的偏方,天竺僧人则演示了独特的按摩手法。
小公主认真记录,不时提出疑问,丝毫没有皇室贵胄的架子。
"殿下如此虚心向学,实在令人敬佩。
"大食医师由衷赞叹。
晋阳公主浅笑:"医者仁心,本就不分国界。
若能多学得一方一术,或许就能多救一人性命。
"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长安城中已不鲜见。
自从太子大力推行中外交流以来,胡商、番僧、异国学者络绎于途。
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奇珍异宝,更有各种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皇城东南角的将作监内,此刻也是一派繁忙景象。
大匠宇文睿正带着一群学徒研究新式水车模型。
"注意看,这叶片角度再调整些,效率能提高两成。
"宇文睿指着模型解释道,"太子殿下说过,流水之力,用好了可抵百人之功。
"
一个年轻学徒举手发问:"先生,听说太子殿下还让咱们研究'风车'?"
"不错。
"宇文睿捋须微笑,"殿下说,西域有'立帆借风'之法,可用于磨面、提水。
你们几个,明日开始跟着波斯工匠学习制作帆布。
"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工部尚书阎立德陪着一位身着便服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众人慌忙跪拜——竟是太子微服来访!
"不必多礼。
"李承乾摆手,"朕只是来看看新水车的进展。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宇文睿连忙引他观看最新改良的水车模型。
李承乾仔细观察后,指着传动部分:"这里若加上齿轮,或许能更好地传递力量。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张草图,"这是朕闲暇时画的,你们参详参详。
"
工匠们围拢过来,只见图上画着一套精妙的齿轮装置,旁边还标注了尺寸和用料。
宇文睿如获至宝:"妙啊!如此一来,水车带动石磨就更加平稳了!"
"慢慢试验,不急。
"李承乾温和地说,"对了,那新式犁铧推广得如何?"
阎立德上前汇报:"回陛下,今春已在关中地区发放三千具,反响极好。
百姓都说这犁入土深,又省畜力。
"
"好。
"李承乾点头,"记住,发放时要派专人指导使用,切莫好心办坏事。
"
离开将作监,李承乾信步来到西市。
熙熙攘攘的街市中,各色人等摩肩接踵。
胡商铺子里摆着晶莹的玻璃器,波斯地毯店前围满了好奇的百姓,甚至还有天竺人在表演驯蛇术。
"让一让!让一让!"几个差役护着一辆独轮车缓缓前行,车上放着个盖着红布的物件。
路人纷纷驻足观望。
有知情者低声道:"听说是岭南进献的'自鸣钟',能自动报时辰,要送到宫里去的!"
李承乾含笑看着这一幕,转身走进一家新开的书肆。
店内,几位士子正在翻阅新刊印的《西域风物志》,掌柜殷勤地介绍着最新到货的波斯诗集。
"这位郎君想看什么书?"掌柜见李承乾气度不凡,连忙上前招呼。
"可有新出的农书?"
"有有有!"掌柜从架上取下一册,"这是司农寺新编的《耕织要术》,图文并茂,连不识字的老农都能看明白。
"
李承乾翻阅片刻,满意地买下几本,吩咐随从送去国子监:"让祭酒多印些,发往各州县乡学。
"
离开书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