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关火华版隆中对(1/3)
柳村东头的老槐树下,一间普通的青砖民房外站着两排全副武装的士兵。
屋内,潮湿的霉味混合着墨香,一张巨大的大明疆域图几乎占据了整面土墙。
关火华手持一根细竹竿,站在地图前,背脊挺得笔直。
崇祯坐在一张粗木椅上,周皇后坐在他身侧,端庄如常,只是眼角多了几道细纹。
太子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炯站在父母身后,眼中既有不安又有好奇。
长平公主和长乐公主则坐在窗边的长凳上,阳光透过窗纸,在她们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陛下,娘娘,"关火华抱拳行礼,声音沉稳有力,"请容臣详细分析当前局势。
"崇祯微微颔首:"爱卿但说无妨。
"关火华转身,竹竿点在北方:"自北京陷落,北方不久之后便会进入三分之势。
"竹竿移动到山西一带,"李自成占据京畿及山西、陕西大部,拥兵五十万,声势最盛。
然其部下多为流民,军纪涣散,入京后烧杀抢掠,已失民心。
"竹竿又移向辽东:"满清八旗盘踞关外,兵锋最锐。
皇太极虽死,多尔衮摄政,其志不在小。
据探马报,清军主力已开始向山海关移动。
"最后,竹竿扫过蒙古草原:"蒙古诸部名义上仍尊大明,实则分成两派。
察哈尔部和科尔沁部与满清联姻,土默特部和孛儿只斤部妄图重现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荣光。
"长平公主目不转睛地盯着关火华挥动竹竿的手——那是一只武将的手,骨节分明,虎口处有厚厚的茧子。
她从未见过有人能将天下大势说得如此清晰明了,仿佛那些遥远的战事就在眼前上演。
"关将军,"太子朱慈烺突然开口,声音还带着少年的清亮,"以你之见,这三方谁最危险?"关火华看向太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殿下明鉴。
表面看李自成势大,实则满清最危。
八旗兵精将勇,早有入主中原之志,两年前虽被末将打得差点亡国,但经过两年的休养,目前应该有原来四成的势力了。
而李自成..."他顿了顿,"不过一介草寇,纵得京城,难成气候。
"崇祯突然冷笑一声:"朕的百官可不这么想。
他们以为攀附新主,能保富贵。
"屋内一时寂静。
周皇后轻轻按住丈夫颤抖的手,温声道:"关将军,请继续。
"关火华深吸一口气,竹竿移向南方:"陛下请看,江南半壁仍在朝廷掌控之中。
南京有完整六部建制,湖广有左良玉二十万大军,江北四镇兵精粮足。
若能南渡长江,以南京为都,效太祖旧事,先定南方,再图北伐,大事可成!"他的竹竿在南京位置重重一点,灰尘从地图上簌簌落下。
长乐公主注意到姐姐的眼神——长平那双杏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关火华,唇瓣微张,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
她心头突然一紧,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衣角。
"南方..."崇祯喃喃自语,眼中渐渐有了神采,"当年太祖便是以南京为基业...正是!"关火华声音提高了几分,"太祖高皇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正合今日之势。
江南赋税占天下七成,苏杭丝绸、两淮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