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我就是黄巾神女(1/3)
半月以来,卢植对广宗接连发动了七次进攻,每次规模都不大,但是接二连三骚扰。
张角似乎和张梁达成了某种默契,张梁直接把被褥搬到了城楼里,陈昭每次一过去就会被他找理由赶去张角身边。
“我听说城中不少人都生了病。
”
张角咳嗽两声,“你今日便替我去城中布施符水吧。
”
陈昭头都不抬,身侧堆了一大堆文书。
“弟子忙于军政,不得空闲。
”
“军政你可以把这些文书拿回府上。
”张角轻飘飘暗示。
陈昭笔尖一顿。
张角眉眼含笑:“你府中上下嘴都很严,我不知道你府中事务。
”
“不过我猜一个人应当没法子白日巡城晚上还能挑烛批阅文书。
”
陈昭府邸中,正在书房辛勤批阅公文的沮授崔琰二人忽然觉得背后一冷。
“谁把窗子打开了?”沮授抖抖身上忽然起来的鸡皮疙瘩,起身把打开的木窗合上。
崔琰也跟着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看着桌面上所剩不多的文书心中油然生出一点欣慰。
看来今日能早些完成工作休息了。
忽然屋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崔琰扭头看到一个身穿青衣的仆役捧着一个熟悉的带锁木箱走进来。
眼熟的木箱,木箱上有两把锁,两把钥匙分别在他二人手中,只有两个人同时在场才能把“宝物”从木箱里拿出来。
如果里面的宝物不是永远批不完的文书就更好了。
崔琰板着一张死鱼脸,一想到他投奔陈昭之前还怀疑过陈昭手下能不能有他用武之地就想发笑。
主公可太会重用谋士了。
日光刺眼。
陈昭身上穿着道袍,头戴葛巾,身后跟着临时客串道童的赵溪。
战乱起后,广宗城内也不免起了混乱,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城中疫病横行,不知究竟是因春夏交替时令更迭还是传染性恶疾致使风寒肆虐。
无数神情或狂热或呆滞的庶民拥在街上,争前恐后伸出手讨要符水。
陈昭重复分发符咒的动作,桃木剑挑起一张符咒,往清水里一扔,某些遇水变色的字迹就会从符咒上显现,抢到符水的庶民就千恩万谢跪下来叩头。
符咒很快就分发完了。
分到符水的庶民兴高采烈捧着碗回家,没抢到符水的庶民呆滞往远处走。
正在往张角府邸走的陈昭仿佛忽然看到了什么,抿抿唇,掉转脚步朝一面破墙走去。
墙根蜷缩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
“你的儿子病还没好吗?”陈昭蹲在老妪身边询问。
老妪呆滞抬起头,看到陈昭身上道袍的瞬间神色立刻惶恐起来。
陈昭安抚她:“还记得我吗?我们之前见过。
二月底的时候,大贤良师施舍符水。
”
那时候她好奇,还专门混进人群打听“符水要是不灵怎么办”,正是这个她不知道姓名的老妪告诉她心诚则灵。
老妪眼球动了动,面上闪过迷茫,依然没有从记忆中想起陈昭,她太老了,这个年纪就是很容易忘记事情,何况只有一面之缘。
“老妇儿子喝了大贤良师的符水,本来已经要好了,可前些日子又得了风寒。
”
尽管想不起来见过陈昭,可老妪认识陈昭身上这身道袍,是方才施舍符水的大贤良师之徒。
她干枯苍老的手不住搓着打满补丁的衣袖:“老妇本来想再求一碗符水给我儿喝下,回头想来晚了没挤进去。
都怪我!”
她一边懊恼自责一边期期艾艾看向陈昭,陈昭轻易就读懂了她眼里的渴求。
陈昭看看空空如也的符咒布袋,沉思片刻,抽剑割下一小块袍角,又从随身带着的干粮袋子里掏出两块粟饼。
“这是大贤良师亲自在太乙神像前供奉过的道袍,你回家后把此道袍泡过的水煮沸,和着这两个粟饼一并给你儿服下。
”
陈昭把袍角和粟饼一起放入老妪手中,“不用心诚也灵,若是不灵,你就带着你儿去陈监军府上,我替他寻医治病。
”
“老妇心诚、老妇一定心诚”老妪狂喜,紧紧握着那点袍角颠三倒四发着誓。
随即反应过来,又哐哐给陈昭磕头。
陈昭已经走远了,老妪愣了一下,迅速反应过来抱着袍角和粟饼就踉踉跄跄往家里跑。
“施完符水了?”张角披着一层厚厚的大氅坐在案边,手中握着一卷道经。
陈昭点点头,张角偏头看她,眼尖地看到了陈昭那缺了一个小角的道袍。
“你遇到了刺客?”张角正襟危坐,神色凝重。
陈昭下意识随着张角的目光看去,瞧见自己那缺了一角的衣袖,顿时明白了张角为何有此一问。
“没有刺客,我自己割的袍角。
”陈昭简短道。
张角没有往下再问,他靠在窗边感受着久违的太阳,闭着眼睛:“多好的日光啊。
”
“一刻钟后就阴天了。
”陈昭言简意赅。
张角面露无奈:“我还记得你刚投奔我的时候,多么乖巧懂事。
”
陈昭扬起一抹假笑:“此一时彼一时。
那时候是我有求于老师,如今是老师有求于我。
”
张角是一个精通人性的男讲师。
无论是前几日那一番“造反对错”之论,还是今日让她去施舍符水,其实都是为了达成他的目的。
“所以阿昭可愿意当黄巾神女,救一救这些可怜流民?”张角被拆穿也不恼。
陈昭视线下垂,盯着地上的砖缝:“安天下的志向我原本就有,无需做黄巾神女。
”
“天公将军、地公将军、人公将军、神上使、黄巾神女,这些尊号也不好听。
”陈昭微微吐槽。
何况如今的黄巾军就是一个烂摊子,黄巾成也张角败也张角,依靠对个人神力的崇拜组织起来的队伍也只会随着“神灵”的死亡而崩塌。
“我知道你有安天下的志向。
”张角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目光深远。
“你那支军队叫昭明军,不叫黄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