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2/3)
么几句话,连点新意都没有。
纪台骄傲扬起头,以为是陈昭几人也听说过他的名望。
也就是现在出仕要考试了,放在前些年,他的名望足以让他举孝廉出仕。
“你写文章骂过昭王。
”陈昭笃定道。
纪台闻言,脸色骤变,额角沁出细汗,强撑着冷笑一声:“你这小女郎年纪轻轻的,怎么还胡言乱语呢?”
他袖中手指紧攥,声音却拔高几分,“我对昭王仰慕如江河连绵不绝,敬仰她都还来不及!我们荆州士人,谁不是对昭王满心崇敬?”
一旁几个听到此言的士人们立刻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帮腔。
“我等皆对昭王仰慕至极!”“昭王实乃明主,堪比尧舜!”
“胡说。
昭王经天纬地之才,岂止尧舜可比?纵周公复生亦当叹服!”
“自昭王主政荆州以来,州郡夜不闭户,此等治世之功,三代以降未之有也!”
有人甚至摇头晃脑地吟诵起《太平要术》里的句子,以示虔诚。
背的句子还十分生涩高深,一听就是平日对《太平要术》深有研习。
陈昭目光更加古怪。
能不高深吗,这家伙背得是读作“神力部”实为“物理学”的书。
在邺城,这卷书都没几个人买,没曾想在千里之外的荆州反倒成了醒世警言。
……好歹是传出去了,怎么传出去的先别(Goct)管。
陈昭哭笑不得,转头就拉着赵云和吕玲绮往外走。
走远了陈昭才放慢脚步,顿了顿吩咐:“我看这个纪台长得就一副很适合在海上观测方向的模样。
”
得罪了她还想跑?她心眼小着呢。
当年不少士人抨击她以彰显风骨,如今她潜龙出渊,可还记得当年的仇呢。
赵云默契应了下来。
这个纪台相貌倒也不错,只是一双眼睛生的小了些……的确适合在船上观测方向。
吕玲绮挠挠头,还在状况外,迷茫道:“这家伙长得像鱼吗?海里还有长这样的鱼啊。
”
“一边玩去吧。
”陈昭拍拍吕玲绮肩膀,体贴道。
于是吕玲绮转头就把这事抛至脑后,又快快乐乐逛起了街,不一会嘴里就塞满了吃食。
只是吕玲绮一直离得很近,确保陈昭在她的视线中。
上次假刺杀之后,吕玲绮后悔了许久,觉得她要是能在车厢里贴身保护陈昭,主公就不会受伤了。
虽说最后刺杀是假,可吕玲绮还是保持了这个习惯。
只要陈昭带着她,她就不会离陈昭太远。
赵云紧跟在陈昭身侧,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人群,防备着可能潜藏的刺客。
陈昭却神色自若,有一搭没一搭地与他闲聊,多是些年少时的事。
可不知是不是错觉,赵云总觉得主公的指尖时不时“不经意”地擦过他的手臂。
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触碰都极轻,却又像是刻意为之。
终于回到了军营,赵云的后背已经绷得像他的亮银枪一样僵硬了。
吕玲绮一到大营就兴冲冲抱着书蹿没了人影,想来应当是劝父读书去了。
陈昭要前往中军大帐和一众文臣商议改朝换代之事,分开前,赵云看到主公侧眸瞥他一眼,唇角微扬,似笑非笑。
主公的确有一点“坏”,赵云沉默想着。
陈昭回到中军大帐,望着案上堆积如山的文书,长叹一声,认命开始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