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篇春分(2/3)
。
。
。
人家抓到的线索就是咱这一单单的生意。
。
。
分都分不开。
。
。
”
冯英姿哦了一声,那怎么办?
怎么办?我怎么知道怎么办?既然现在还没事儿,那就抓紧先把银子挣了再说。
。
。
玉城此刻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这个了!
冯英姿哦了一声。
“生意的事儿我这几日再想想,过几日你再来,有眉目了就告诉你。
。
。
”
冯英姿应了一声,领了四宝牵着马走了。
三雄这才进来,问道:“什么事儿说了这许久?”
玉城看着三雄今日穿的是一身银灰色锦袍,头发梳的光光的,不着一饰、清清爽爽,淫心顿起,挥了挥手让他过来,把裤子脱了!
三雄皱了皱眉头,“这大白天的。
。
。
小心让包管家看见。
。
。
”
玉城啧了一声,拽着三雄的腰带扯到身前,将那一沓银票塞到三雄的怀里,然后就去解他的裤子,让大爷乐呵乐呵!
三雄站在那,任由玉城搓摸玩弄硬了,掏出了银票一看,两千两?瞪大了眼睛:“这么多?”
玉城不接话,手口并用,又舔又裹又吸,非要弄射不可。
三雄无法,只能闭着眼由着他玩儿,脑中浮现出各种光怪陆离的画面,有男人的,有女人的,有鸡巴的,有屄的。
。
。
热流由下至上、由上至下,脸色发红发热,嘴里念叨着:“来了。
。
。
来了。
。
。
”
玉城紧紧用嘴包裹住,数着一股、两股、三股。
。
。
吞咽干净,又咂摸了半天,方才替三雄提上了裤子,擦了擦嘴,说道:“看你抛家舍业伺候我的份儿上,赏你了。
。
。
不准给你爹娘哦!你要么留着自己用,要么交给我,我替你投出去。
。
。
”
三雄乖乖地将银票物归原主,“你看着办吧。
。
。
我也不懂。
。
。
”
第二个得到消息来登门探访的是崔琰,已是晚饭后人丁稀少的时候,不用问,肯定是偷偷来的!
崔琰如今已升为户部的陕西清吏司,正五品,主要审核陕西布政使司上报的赋税、户籍、田亩数据。
能直接干预地方财政,多了很多实权,自然也容易收获“孝敬”。
官升了,手头也宽裕了,就带着老母妻小搬出了岳丈家单独租住。
崔琰的第一胎生了个儿子,还没过周岁,崔琰就又让夫人怀上了。
。
。
玉城斜了眼瞅着崔琰:“你厉害啊!”
崔琰脸色微微泛红,嘿嘿笑了一笑。
三雄拎了几个包袱,放下就出去了。
“这些都是我们从老家带来的,给你娘的,她老人家肯定喜欢。
。
。
”
崔琰致谢,说道:“我娘没事儿就老念叨,说你咋都不过来看她了。
。
。
”
玉城叹了口气:“我去年大半年都在大同,你知道的。
。
。
而且你现如今老婆孩子在身边,我过去也不方便。
。
。
让她们知道了不好。
。
。
”
崔琰也叹了口气:“都怪我没本事。
。
。
”
玉城握住了崔琰的手捏了捏,轻轻说道:“你我之交,不提这些。
。
。
”
崔琰嗯了一声。
玉城继续握着崔琰的手不撒开,认真说道:“如今我遇到一件难事,除了你之外我也想不到任何人能帮我了。
。
。
”
崔琰抬起了头:“你说?”
“现如今你看着我忙忙活活挺风光的,银子倒是赚了不少,可你也知道,花无百日红,这官场的事儿也没个准谱儿。
。
。
”
崔琰当然深有体会,点了点头。
“我确实是被很多事情缠着脱不开身,而且身边监视打探的人也多,所以我不能把宝都押在这上头。
。
。
我这次回西安,已经让我爹他们多置办一些田产和宅子,你也得帮我想想办法。
。
。
”
说着话,玉城掏出了一个信封,放在了桌子上。
“这是我辛辛苦苦几年做生意攒下的一点家底儿。
。
。
至于有多苦,我不用说你也知道。
。
。
你得帮我想想办法。
。
。
不求能赚大钱,就图个稳妥。
。
。
以防有朝一日我一无所有、走投无路了,你就是我最后的希望!我,我爹,我弟,兰姨,我们一家就靠你托底了。
。
。
”
崔琰沉默不语,也不动那个信封,脑子里飞速地旋转着,最终还是咬牙跺脚接了。
“这里面有一万两是我的,有两千两是三雄的,我知道你难。
。
。
总之。
。
。
你小心点吧。
。
。
”
崔琰点了点头:“定当不负所托!”
“本来想送给嫂夫人和贵公子一点见面礼的。
。
。
可又怕你说不清楚反而露了马脚。
。
。
要不我帮你置办一个外宅吧。
。
。
以后若是你想我了,可以悄悄过来。
。
。
或者给你添置两个干净的孩子找个乐儿。
。
。
”
崔琰连连摆手,使不得。
。
。
使不得。
。
。
满脸臊的通红。
玉城呵呵一笑:“你啊,就是想太多,一辈子被清流二字困的死死的!你都不知道你们那些官老爷,看起来个个道貌岸然的,可背后都是什么不堪样子呢。
。
。
”
崔琰低着头,红着眼、慢慢地、低声地说了几个字——我知道。
。
。
玉城觉得他的面色和神态不对,什么情况?有人搞你了?
崔琰只是低着头,一点反应都不给。
玉城腾地一下站起来了,追问道:“是不是哪个狗东西搞你了?”
崔琰眼中泛出泪花,却只是不说话。
玉城冷静下来坐了,“所以你这官儿是这么换来的?”
崔琰轻轻嗯了一声。
“王八蛋。
。
。
”玉城很的咬牙切齿,“你岳父知道吗?你夫人知道吗?”
“我夫人自然是不知道的。
。
。
岳父嘛。
。
。
”崔琰冷笑了一声,不说下去了。
“所以——你——岳父——是知道的?”
崔琰不置可否,那便是默认的意思了?
“王八蛋。
。
。
狗东西。
。
。
”玉城记不太清楚那个沉大人的具体样子了,只是隐约记得还算是个风度翩翩、仪表堂堂的读书人,却不知背地里竟是这么龌龊,连自己亲选的女婿都能豁得出去?
崔琰叹了口气,说道:“早年考不上的时候,便觉得只要能考中就是人生的目标,哪怕只是给个芝麻绿豆的官儿都好。
。
。
可真的中了之后,才发现人生才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
。
这做官可比考学难的多了啊。
。
。
”
“是谁?”
崔琰摇了摇头,不想说。
“是你们户部的老大?”
崔琰还是摇了摇头。
“不是他?”
“不是一个人。
。
。
”
“我肏!你被一群人给玩了?”玉城眼睛都喷出火来!他实在没想到,曾经也是一身傲骨的崔琰,如今被一群龟孙子权贵给玩了还这么的忍气吞声,这官就真的是非做不可?
“算了,你别问了。
。
。
我没事。
。
。
我那岳丈当年也经历过。
。
。
所以他也劝我。
。
。
有舍有得嘛。
。
。
”崔琰又恢复了如常的理智和平静。
玉城不说话了,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把那几条老狗给揪出来。
“咱们从老家出来都不容易,你能忍,我就也能忍。
。
。
所幸现在也都得到了!”
第七十五章
张公公接过盒子,口中说道:“你这小猴崽子,又是弄的什么玄虚。
。
。
”
不过是个紫檀木鎏金匣,匣面阴刻缠枝莲纹,莲心嵌青金石与珊瑚,象征“清净无垢”;匣盖中央錾刻鎏金“圣教序”三字。
张公公微微一笑:“这是仿的褚遂良的字。
。
。
倒是有点意思。
。
。
”
外层的匣子打开,里面又是一个匣子。
。
。
面上是一卷以宋代缂丝工艺织就的《玄奘取经图》,画面中玄奘手持经卷,白马驮经,云气缭绕。
画卷下还有一个卷子,卷轴以象牙别子固定,轴头为玛瑙雕莲花。
张公公皱着眉头,念叨着“圣教序”三个字,半信半疑地打开了卷轴——
纸张选用的是唐代硬黄纸,纸色微黄,质地坚韧,历千年而不朽。
墨色以古法松烟墨精拓,墨色乌黑湛亮,局部可见朱砂校勘痕迹。
印章与题跋:盖有宋徽宗“宣和”印、米芾“宝晋斋”鉴赏印、赵孟頫题跋。
而那正文,便是大名鼎鼎的传世之作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林原石的精拓版本——乃唐太宗为玄奘译经所作的序文,由褚遂良模仿王羲之的风格亲笔书写。
字口清晰如新,墨色沉厚,笔画锋芒毕露,细节完美呈现褚遂良书法的“铁画银钩”之风。
张公公的眼睛仿佛长在了拓本上一般,不敢置信地问道:“这是唐代的未断本?”
玉城呵呵一笑,“我也不懂。
。
。
反正他们说是的。
。
。
”
陆沉虽然也是不懂,但明显地感到老爷被这个拓本深深打动了,赶忙取来西洋传过来的玻璃放大镜,张公公拿着放大镜一丝一丝、一笔一画地研究。
“这块碑的原石在北宋就已断裂。
。
。
你这一版应该是唐代整碑最完好的时候拓出来的。
。
。
现在流传下来的完整拓片不足十件。
。
。
但是带有这几位名家题跋的却从未现世。
。
。
你要是敢弄个假东西来糊弄咱家的话。
。
。
哼哼。
。
。
咱家让人阉了你。
。
。
进宫日日跟咱家作伴。
。
。
”
张公公一边嘟囔着,一边手上比比划划地仿着那褚遂良的笔锋。
“这一笔字可谓如有神助,尽得王羲之神韵啊。
。
。
莫非褚遂良写这碑时被王羲之附体了?”
玉城呵呵一笑,说道:“这东西真不真的我不敢说,但这流水的银子花出去了,孙儿的孝心也算是尽到喽。
。
。
”
张公公撂下了放大镜,瞅着玉城得意的样子,“说吧,小猴崽子,又想求什么了?”
玉城嘟起嘴来,狠狠皱了皱眉头,埋怨道:“什么话嘛!孙儿就是诚心孝敬的,绝无所求!绝无。
。
。
”
“真没有?”
“老祖宗不信我,那我就发个毒誓如何?”玉城说着就举起手来要起誓。
张公公哼了一声,“算你小子还有点良心!”
玉城也切了一声。
“我听老陆说你那西安的广客隆生意甚好,开的甚妙,你不打算在京城再开一个?”
玉城赶忙摇头摆手:“老祖宗可饶了孙儿吧!这生意看着虽好,可背后的组货和供货商是要把人难为死的。
。
。
而且这京城藏龙卧虎的,我就一小孩儿,谁也使唤不动。
。
。
可是兴不起那么大的风浪!”
张公公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