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顺藤摸瓜,按死搞诈骗的(3/3)
是后街的…刘婆子,刘婆子介绍的,她说…说信老母能治病,还能保平安,能…能发财。
"
"王仙姑…王仙姑…我不知道她叫啥…四十多岁…脸有点长…下巴有颗痣…穿个蓝布褂子…说话神神叨叨的,她不住这儿,她住哪儿…我也不知道啊!每次都是刘婆子带我去…去城隍庙后边的小破院子…门口还有棵歪脖子枣树。
"
"钱我交了一块,就一块,刘婆子说这次便宜…以前的话得要十块大洋呢,符灰就是她给的说是泡水喝,别的…别的真没了,她也没让我干别的啊,就…就让我多拉人入道,说拉一个人能…能积功德还能分钱…可我还没来得及拉别人啊,就…就跟院里几个老姐妹说了说…"
贾张氏一边说,一边哭,一边抖,断断续续,但关键信息都透露了出来。
尤其是拉人分钱这一点,更是暴露了其诈骗敛财的本质,诈骗真的无处不在。
他记得穿越前那会,网络直播横行,年轻人不好骗了,诈骗分子全部把目标定在老头老太太身上,直播间天天,儿子儿子的说,叔叔阿姨的喊,用什么高价回收老物件,又是古董,又是缝纫机,又是一毛纸币,骗完一波,账号不要,继续改头换面再来一波。
王所长一边听,一边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捕捉着每一个细节。
旁边的民警也全神贯注地听着。
苏长顺站在一旁,他注意到贾张氏提到刘婆子和城隍庙后小院时,王所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显然,这两个线索极其重要。
看来,这个王仙姑和刘婆子,就是这条线上的关键人物。
王所长记完,抬起头,眼神更加冰冷。
"贾张氏,你说的这些,我们会去核实,要是敢有半句假话…哼!"
他没说完,但那声冷哼,比任何威胁都有效。
"不敢,不敢,我说的都是真的,公安同志,饶命啊。
"
贾张氏吓得差点从板凳上滑下来。
王所长不再理她,起身对旁边的民警说:"看好她。
"然后推门而出。
屋外,王所长立刻对守在外面的民警下令:"小张,你立刻回所里带人,去后街XXX,找那个刘婆子,控制起来,问清楚王仙姑的下落和窝点,动作要快,要隐蔽。
"
“小王,你也回所里带人,立刻去城隍庙后边,找那棵歪脖子枣树,盯住那个小院,发现可疑人员,立刻控制,等我命令。
"
"是。
"两名民警领命,立刻转身,如同猎豹般悄无声息地冲出了四合院大门。
王所长这才转向那三个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的妇女,声音依旧冰冷:"你们三个,一个一个进来,把你们知道的,关于王仙姑,刘婆子,或者是其他什么仙姑道士,入道经过,交钱情况,发展下线…所有事情,详细交代清楚。
记住,这是你们戴罪立功的机会。
"
三个妇女如同听到了赦令,争先恐后地点头。
"我说,我说,我全说!"
王所长开始对她们进行单独审讯。
过程与贾张氏类似,在强大的心理压力和坦白从宽的暗示下,这几个妇女如同竹筒倒豆子般,把知道的情况都说了出来,互相印证,补充细节。
很快,一个以王仙姑为核心,刘婆子为骨干,专门在南锣鼓巷一带活动,利用封建迷信诈骗钱财,以利有诱形势发展信徒的诈骗团伙的轮廓,清晰地浮现出来。
(我深恨骗老头老太太的那些诈骗分子,要知道老人们都是省吃俭用了一辈子,临老了积蓄被骗,钱其实都是小事,主要是,一个老人,被骗,这种对自己拖后腿的行为的自责,会让老人崩溃,甚至想不开,骗子套路层出不穷,作者老妈就深陷其中,劝不动,再劝她都能跟我这个儿子翻脸。
)
喜欢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请大家收藏:()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