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2/3)
人老爷喝茶就好,莫要伤了身。
于是明明被找上来敬了上百次酒,辛长平都不如昨天醉得厉害,只是多跑了许多回净室罢了。
这边辛家欢天喜地,而杨怀德的妻子余氏听说未来亲家派人上门,连忙亲自接见了,一听说亲家公中了举人,余氏也高兴得不行,忙给了跑腿传话的胡大娘一个沉甸甸的荷包,才叫身边的嬷嬷送胡大娘出去。
余氏满脸是笑的去女儿屋里寻她,杨欣娘正和杨芸娘一处做针线,她们两人的爹爹都去了京城赶考,几个月不得见,做女儿的只好做些针线,到时候家里给爹爹送东西,递了捎过去,表示一番心意。
杨欣娘和杨芸娘年岁相差不大,自小便常在一处玩,余氏也经常把杨芸娘带在身边看顾着,如今杨芸娘的爹娘和离,余氏心疼杨芸娘,更是常常派人接她来自家散心。
余氏又不知堂侄杨继学曾想和辛家议亲,自然不会避讳杨芸娘,便直接当着杨芸娘的面笑着和杨欣娘说:“欣娘,今儿可是有大喜事了。
”
杨欣娘放下手里的活计,疑惑的问:“有什么好事?娘亲这般高兴。
”
余氏说:“刚才辛家派了人来报喜,你那未来公爹乡试高中,还是第八名呢。
”
杨欣娘听了站起来拉着余氏说:“真的?那可太好了!”
余氏拉着杨欣娘说要给辛家备贺礼,杨芸娘便顺势告辞离开。
一路上杨芸娘都没有什么异样之色,直到走到了自己屋里,脸上才露出些迷茫来。
爹娘和离之后,娘亲先是回了临安府,离得不远常常送信过来问候自己与弟弟,结果上个月突然一整个月没有音讯,自己写信过去也没有回音。
后来还是中秋外家派人给自己和弟弟送糕饼,来送礼的嬷嬷说漏了嘴,说是娘亲已经改嫁到京城一个丧妻的人家做续弦去了。
杨芸娘这段时间闷闷不乐,还不敢跟年幼的弟弟说此事,便只在弟弟追问娘亲是否送信来时,推辞说娘亲许是有事忙。
今儿在小堂姑那听到了辛家的消息,杨芸娘忍不住深深的叹了口气,她并不是觊觎小堂姑的婚事,只是忍不住想,若是当时娘亲不那么在意门第之见,许是爹娘不会闹到如今的地步。
明明自己幼时爹娘也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为何最后却闹到如此收场呢?
杨芸娘已经年满十四,明年她就及笄了,该相看议亲了,这个年纪本该是情窦初开少女怀春的时候,可她却因为爹娘和离、娘亲另嫁之
事,对婚姻起了一丝莫名的抗拒之心。
娘亲说她应该嫁一个出身好的人,爹爹说她应该嫁一个人品好、才学高有前途的人,可不论是爹娘说的哪一种人,杨芸娘都害怕自己嫁人后也不能和那人共度终生。
杨芸娘这边很是苦闷,杨欣娘却被娘亲余氏拉在怀里不停的夸命好。
原本夫君替女儿欣娘定下辛盛做夫婿,两家门第是不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