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3)
双休两日,员工都加班。
汤家在院子里做了两日的火锅底料。
佟嫂阿良蒋芸汤珍四人负责包装,裁油纸、贴红条‘汤五哥’、捆麻绳等活,铁牛则是负责搬运、切割,这牛油火锅炒出来后要倒入一个大大的盘子中,而后等冷却放凉,切割成块。
如今天气冷,倒是很好凝结。
包装四人将前期工作准备好,牛油底料就凝固成块,而后可以包装了。
汤显灵负责配料和炒,后来小咪学会了,就由小咪接手。
卢三娘则是写‘汤五哥’字条。
以前这活是铁牛干,但是现在汤家周边卖的太好了,有时候铁牛干不过来,卢三娘两位兄长进过学堂,曾经她小时候也跟着俩哥哥认识了几年字,就是没俩哥哥那般正规,但写个汤五哥三字还是没问题的。
总之是:汤家院子飘香飘了两日。
别说左邻右舍了,就是第二巷的人都往汤家跑,而后蒋芸一句‘七百文一块’,这下牛油火锅底料还没上柜台先是传疯了。
一是香,实打实真的香。
“我就没闻过比这底料还香的饭食了。
”
“一点都不夸张,真的,我在正街走着呢,本来想吃个甜食,结果你猜怎么着?愣是从街尾,一点点若有若无的香气勾的我找到了汤家馆子,不光是我,前头还有几个停步的,都说什么怎么这么香,坊里邻里说了是底料……”
二则是贵,调料七百文。
“香归香,太贵了,我不信他家能卖的出去。
”
“没准卖不了到时候剩下放坏了。
”
“虽说现在天冷吃食能放,但是放久的不新鲜啊,到时候肯定会便宜卖的,我到时候再尝尝。
”
因为这两点,火锅底料还没上货架,先是传的哪哪都是——以前汤家馆子只是坊间一个小小的饭馆,没那么大的号召力和知名度,但一步步走来,到了如今真不一样,这家馆子有点‘卧虎藏龙’感觉,东西市的大酒楼都在聊汤家底料。
不过大酒楼的客人对外人说的贵有些些嗤之以鼻,一种‘这还贵’、‘还行吧’、‘才七百文还不如我一壶酒钱’,不过听到人说香味霸道、特别香,则是好奇,打算到时候过去看看、让小厮仆从去买一块回来试试味。
“他家味道确实不错,就是一点,太小了。
”
“对,小馆子嘛,比不上大酒楼。
”
“也不能这么说,地方是比不得这里大,但是出的几样新奇吃食我觉得胜了。
”
吃饭又不是看谁家地方大,饭就好吃。
西市的酒楼,东市的酒肆都在说汤家底料。
“听说是那个普斯外邦给供的牛油。
”
“?那他家真是有门路。
”
“确实,能搭上这一条线。
”
“他家不光是有这个门路,就是早前夏日那会的辣椒,听说在渌京都有靠山呢,当官的。
”说这话的往天上指了指。
酒肆的客人喝的脸红,闻言纷纷点头,都信了。
“这小馆子底子挺深的。
”
“可不是嘛,不然做买卖做的这般大,西市那几个小心眼的也没见使个绊子。
”
“我听人说,亭江府的县主还去他家买过点心。
”
“?真的假的?”
“真的不能再真了,就那宝藏球,确实是好吃,今年上了货卖的特别快,县主的马车就停在馆子前头,县主穿的那是浑身金玉富贵的不能再富贵,就是戴着帷帽遮挡住了脸,不过光是看身形就知道如花似玉了。
”
“……你真是喝多了嘴上胡咧咧,知道个屁。
贵女能上街出门下馆子买吃食?那是县主府上的丫鬟。
”
“呀!丫鬟?穿的那般贵气逼人,我还以为是县主娘娘呢。
”
“县主哪里能称得上一句娘娘,你真是喝多了。
”
于是在这些人口中——八句真话,两句胡扯,说着说着传开了,八兴坊汤五哥馆子成了什么不得了的神秘莫测存在,甚至后来提起来都是渌京有大人物,但具体什么大人物不知道,就隐约含糊过去,这一含糊更显得其不得了。
汤大老板若是知道,只会:……
无语。
两天的时间,货柜先备上了一百块底料,普斯大人那儿还在做——普斯那儿不着急,他们商队在奉元城留半个月,到了下雪之前会走,在此之前交货就成。
‘周一’。
崔家父子开铺子,最近天冷,夹馍系列不上了,还是回归了老本行做锅盔,不过添了鸡蛋灌饼,崔父现在也会做鸡蛋灌饼,只要面糊、酱料儿子提前做好就成。
崔大宝将锅盔送进烤炉,还没开铺子门,就跟他爹说:“我咋觉得外头都是人。
”
崔父就笑,说:“我就是眼花耳聋都听见外头念叨了。
”
“呵,买锅盔是次要的,光往我这儿打听来了。
”崔大宝嘴上笑着说,去开铺子门,果然门一开,章明一张脸打最前头。
二人一见就笑。
“早啊,章兄弟。
”
“早啊崔大爷。
”
二人互相调侃了句,章明要了个梅干菜肉的锅盔,一边问:“今个得上底料吧?外头都传疯了。
”
后头食客都扒着脑袋凑近听,七嘴八舌问:“听说要七百文真的假的?”、“七文不可能,我估摸是七十文,七百文有人听错传错了吧。
”、“对对对。
”
崔大宝先说:“今个底料上货架,我听老板说就一百份。
”又跟后头几个脑袋说:“零售价就是七百文,没传错。
”
“呵~”有人倒吸一口冷气,“那咱们可吃不起了。
”
“这真是比龙肉还贵。
”
“你吃过龙肉吗?说这等话。
”
来这儿的都是坊间邻里,大家买得起锅盔真买不起底料——倒也不是说买不起,而是花这么大价买个吃食不划算,七百文啊这可是十来天全家伙食费买菜钱了。
“还是以前老汤好,要价不贵,现在是越来越贵了。
”
“我瞧着这价钱不像咱们坊里的东西。
”
崔大宝听这俩人阴不阴阳不阳的说话,看了过去,面色正经严肃了些说:“我们馆子是开在咱们坊,但是八兴坊是奉元城的八兴坊,老板说了,吃喝自由,不想吃就不吃,各位都是邻里,说这些酸话干啥。
”
“这话说得,崔大宝你还真以为这朝食铺子是你的不成?”
“就是,不过是个打杂的。
”
崔大宝不生气,笑呵呵说对对对。
说酸话的反倒一肚子气,后来当着崔大宝面一人说‘不吃了’,另一人说‘走去别家买朝食谁稀罕啊’,崔大宝无所谓,章明则是笑,说:“你说这些干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