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3)
“汤家生意好,这几年食客多是外坊有头脸的人,那两个还看不清,汤五哥馆子和老汤馆子那能一样吗。
”
“可不是嘛,老汤的馆子就一馎饦,哪哪都能吃到。
”
“说起来汤老板也是给咱们八兴坊争光了,听说西市那些酒楼都眼红的厉害哈哈哈哈。
”
“这条街上,自从汤老板馆子开了,其他家生意都好了许多。
”
人多了嘛。
汤显灵不知道前头的小口角和东西市对他家的揣测,就算是知道了,除了囧囧有神无语外,也有点‘乐见其成’——免费的打广告,多好啊。
他这会正在后院跟员工说话:“对,不用大铁锅,就一张桌子摆在铺子最外头,一个砂锅,先放一块底料煮起来,记得时不时加加水,别熬干了。
”
汤大老板这会还给他家底料招揽客人呢。
毕竟七百文一块,也算是贵的了,得让食客看看都是什么、怎么吃、香不香——汤显灵之前想过涮点菜,捞出来当试吃,但是天冷,牛油一旦冷却了就难吃腻味,而且煮过的肉菜汤汤水水,不方便食客食用。
于是试吃否决,干脆只让食客闻闻味。
隔壁馆子开门了。
买朝食的食客从崔大宝那儿听到‘七百文’一块时,已经彻底死心,不幻想了——之前两日香味真的厉害,香了两天,馋了两日,但价钱确实是贵,算了算了。
大家心里想着不买,但不妨碍看看热闹,看有没有人买。
只见汤家馆子小老板抱着一张桌子出来了,那张桌子比较小些,摆在了馆子门外,没挡着铺子门口,佟嫂阿良一个端着砂锅,一个端着炉子,而后放炭火,架锅子。
章明咔擦咔擦咬着锅盔的嘴一停,往过凑了凑,看见那砂锅里是清水汤——真清水,能照影子那种,都不是骨汤。
汤家涮锅骨汤菌汤也很好吃,每年秋冬日他也会到馆子里打打牙祭,只是没日日都来。
“怎么煮起清水了?”、“烧水作甚?”、“谁渴了能喝吗?”
大早上正街都是两坊邻里,七嘴八舌的。
铁牛说:“不是,一会用这锅清水煮我家新出的牛油麻辣火锅底料。
”
“呵,又是这底料。
”、“那我得看看了。
”、“你们家卖的可真贵,太贵了。
”、“里头有什么啊?”、“蘸料吗?蘸着吃?”
铁牛对价钱贵这一问题没办法回答,只能不说。
汤显灵拿了一块底料出来,拆了麻绳包装,用包装油纸垫着捏着给大家看,说:“这是我家麻辣火锅底料,用牛油辣椒各类香料制作成的,这块底料吃的时候用干净的刀子割,天冷可以多放几日,用来炒菜,或者涮锅子都行。
”
“要是吃锅子,自家熬了骨汤下底料最香了,之后就是涮菜,爱吃什么往里面丢,今个只给大家用清水演示一下。
”
锅里的清水咕嘟咕嘟滚沸。
汤显灵将底料滑进锅,这块底料挺大的,下入锅后,清水慢慢染红飘着油花,红彤彤的辣椒花椒各种香料溶于水中浮开,刚开始还好,站的近的人能闻到一丝丝的辛辣香味,就有人说:不对,咋没前两日的香呢。
“这香味淡了啊。
”、“真的不对,闻着还行吧。
”、“不是很香。
”、“香料是贵,但汤老板你这香料是不是放少了?”
意思卖这么贵香味太淡。
汤显灵和气笑笑,“火锅呢,慢慢煮慢慢吃,越煮越香,大家等等。
”
说完,汤显灵就去后院忙自己的去了。
邻里围在馆子前头不挪脚,非得看看这七百文的底料到底有什么新奇的——虽然吃不到口中。
随着时间推移,清水与锅底彻底融合成了一股,咕嘟咕嘟作响,雾气袅袅升起,越来越浓郁的香味……
章明手里的锅盔放凉了,吃着嘴里梅干菜味不浓,反倒是一股子煮沸的火锅香——这香太香了,形容不来,没吃过的香,真是想试试,里头下点菜肉是什么滋味。
应该好吃吧。
没煮菜呢,光闻着味道都香。
原先说香味淡的,随之时间惊奇说:“诶,还真是越来越香浓。
”、“真是怪事。
”、“我瞧着那么多的油还有辣椒香料确实是贵有贵的道理。
”
这些原材料百姓们往东市去,自己买就知道,真贵。
尤其是那牛油——平日里吃菜油、猪油常见多吃,但那牛油可是稀罕物,牛肉都吃不到嘴,可见牛油也是稀罕贵价物。
如此一想,大家就觉得:好像、七百文、也不是特别贵。
用的食材不一样啊。
贵是有贵的道理,以前的骨汤,那猪骨头才几文钱一斤,加点水能煮一大锅,可买了猪油板价钱又不一样了,这个贵,现在那牛油那么大一块……
汤显灵也没想过,吃货的力量是强大的,可以自己给美味的底料找借口,而后说服自己:买。
“我来一块。
”不吃锅盔的章明到了柜台那儿掏钱。
阿良售卖,收了钱送货,一边说:“客人,这个底料是三五人吃的,一家人吃一个锅,水就是外头那个水量,要是添多了水辣味咸味会淡,爱吃重口的少量加水,爱吃淡一些的多放点水……”
“成。
”章明拿着沉甸甸的底料,带着他的锅盔,马不停蹄往家里赶,走了几步一顿,又折返回来。
阿良还以为对方后悔了,只听对方问:“刚才汤老板说用骨汤煮了更好吃,是不是?”
阿良先是松了口气,忙回复:“骨汤底的浓郁,辣味没那么刺激,更香浓些。
”
旁边人一听:!!!
清水锅已经这么香了,骨汤煮出来还不知道是什么好滋味!
于是章明拿着底料又去了街尾买骨头。
……
汤家馆子人越来越多,前头那个锅底煮的香味飘的老远,老食客今日早早来,有的是老规矩,现在店里吃,吃完了带着底料回家。
结果还没进门先喊:“门口锅里煮的就是麻辣火底料?”
“给我来两包。
”
“我也要两包。
”
也有人买了直接带回家,不在汤家吃,这些买底料的一瞧神色穿着打扮就知道是跑腿、帮闲、小厮,买的也多。
街尾猪肉铺。
朱四早上还纳罕:“今个来咱家买大棒骨的人怎么这么多?”
“平日里送人都没人要。
”嫌费柴火。
周香萍知道,说:“我刚问了,汤家馆子出了新品麻辣火锅底料,说是用骨汤煮出来更香。
”
朱四一听脸上压不住的笑,了然点点头,乐呵呵说:“咱们家猪肉铺子,汤老板可真是咱家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