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老家亲戚(2/3)
秋然总是接席面,不知这样的接不接。
赵实现在是做点小生意,要养家糊口,得想方设法赚钱。
那边说了,如果成了,会给他一钱银子的中间钱。
林秋然道:“哪家?”
赵实说道:“咱们余安城最有钱的徐家,往年这个时候都跑生意,今年中秋回家了,总之家里是不缺钱,老爷吃得高兴了,林娘子以后接席面肯定更容易。
”
大户人家都有厨子,徐家这样的,恐怕不止有一个,中秋家宴却要请外人做,大约是为了讨主子欢心。
中规中矩不出错,但是做得好能拿赏钱,至于请人的钱,自然是算在采买的例钱里不用自己出。
赵实说得不错,若是主人家吃得高兴,再想吃这个菜不还得找她?
就算不喜欢吃,私下找的,也怪不到她头上。
林秋然问:“可知做几道菜?给多少钱?”
赵实说道:“做个三四道就行,不过得试菜,成了给半两银子。
”
林秋然点点头,“行,今日试菜还是明日?”
今天都十四了,明日就是中秋,赵实说道:“今天下午我带你过去。
”
二人约好在哪儿见面,林秋然就回家了。
等林秋然走后,赵实把孩子接过来,让婉娘先睡会儿。
婉娘道:“我不累,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夫君没了的烧菜师傅?”
赵实点点头,如今他有了女儿,听到这些事儿,心里会觉得可怜,“那可不,一个人操持家里的事儿。
唉,不过我不全是为了帮她,这事若能成,咱们还能得一钱银子呢。
”
什么都不干,就赚钱,这可是好事儿。
婉娘笑了笑,“那倒是,估计能成,林娘子做菜味道好。
”
赵实道:“如果是满月宴办得好,英儿周岁宴咱们还请她。
你看英儿这般可爱,我可得好好赚钱,多给她攒银子挣嫁妆。
”
婉娘笑得比蜜还甜,纵然刚嫁过去日子不好,可是赵实能搬出来,现在很不错了,她娘家帮些忙,婆家没指望无妨,日后也不用操心上心。
林秋然从赵家离开后,先去街上买了两斤月饼,一斤豆沙一斤枣泥,明日中秋,家里月饼还没买。
她倒是想吃蛋黄莲蓉的,以前也会自己做,但现在卖菜,林秋然想专注一样,现在没炉子也没空,先买点尝尝得了。
等她到家,孙氏和萧大石已经回来了。
这会儿差两刻才到未时,但一看菜都卖光了,林秋然不禁道:“娘,今儿卖得这么快!”
孙氏道:“今儿来买的人可多了,菜卖得也快了。
”
孙氏还觉得有些不够卖呢,再多一点也能卖光。
林秋然想,明儿可以再加些菜,中秋过节,生意肯定好。
估计也是看这边人多,兴许这两天客人越来越多,等这几日过去了,生意就稳定了。
林秋然道:“娘,明日加菜吧。
”
孙氏听完一愣,这两天忙着做生意赚钱,别是忘了明儿中秋,“秋然,明天还卖呀?”
林秋然说道:“卖,对了,今天下午我还得去试菜,说是徐家晚上要办宴席,做几道就行,给的钱还多。
”
孙氏乐意赚钱,但是过节的日子,她不想林秋然还忙,“不然就歇一天,赚钱没够呀。
”
林秋然道:“娘,等我月份再大些,也不方便一直做菜了。
再说赚钱也不耽搁过节呀,明天晚上娘烧菜,等我从徐家那边做好了,咱们一块儿过节不就行了,今儿我还买了月饼,明日吃条鱼。
”
孙氏点点头,往外卖的林秋然做,家里吃都是她来。
她常看林秋然做菜,也管烧火备菜,就按照林秋然的步骤做,放点香料也比之前好吃。
林秋然还不知道是做好送过去还是去徐家做,若是去徐家做,还能卖些十三香菌菇鲜再赚一笔。
试菜她打算做青椒酿虾滑,赵实都说了徐家是大户人家,做生意的,那指定是能买到虾,有虾虾滑她就能自己做。
这个菜要摆上去,试菜肯定能过。
秋季丰收,什么都有,林秋然能做的菜也多了。
孙氏道:“明儿咱卖啥?”
林秋然道:“红烧鱼吧,过节家家户户桌上都有鱼,咱们做好就省着他们再做了,素菜还买豆腐跟尖椒。
”
这两样跟红烧鱼搭配起来还不错,尖椒的辣味也能压住鱼的腥味。
孙氏觉得这样也成,让萧大石下午去跟摊贩订鱼,先买三十条。
这提前订订得又多,价钱能给便宜一些,也就多费事跑一趟的事儿,但本钱就能低了。
今天赚的钱,林秋然还数了数,总共九百一十二文,虽不及昨儿的流水,但是本钱也低,只有四百六十文。
下午林秋然好好睡了一觉,醒来就跟着赵实去了徐家试菜。
林秋然不止看到一个烧菜师傅来试菜,她过去的时候还等了会儿才叫她进去。
林秋然进去的时候赵实就在外头等着,过了半个时辰林秋然出来。
赵实问道:“可成了?”
林秋然点点头,“嗯,成了。
”
和她想的不太一样,她以为只是厨子的主意,结果是府里的管事盯着试菜,他们对入口的东西讲究,连十三香和菌菇香都没让林秋然用,不过林秋然在厨房找了香料,自己磨了一点。
她打算卖卖香料呢,眼下连说的机会都没有,不过她还是打算做两罐新的,明日带过来。
试菜林秋然就做了尖椒酿虾滑一道菜,试完菜管事尝过就点头了,明日她做这道,还有宝塔肉红烧肉。
总共三道菜,给半两银子,定金给了一半,很是痛快。
林秋然心里高兴,回来还从街上买了两斤肉,打算晚上做猪皮冻,明早包灌汤包吃。
日日吃鸡蛋,她也吃腻了。
如今家里赚钱,她吃好一点,孙氏和萧大石也能吃好点,这几日醒的时候两人早饭也吃完了。
不用想都知道二人糊弄,稀饭饼子,倒是每日给她蒸三个鸡蛋。
回家之后,林秋然把猪皮焯水之后切条炖上,如今这个天猪肉放一晚倒也无妨。
次日一早,她听见外面的动静就起来了,先去看了看猪皮冻,已经成型了,再看家里,孙氏在洗衣服,萧大石出门去买鱼了。
孙氏隔两天就得洗一次,这个天做菜也出汗,得勤快些,她道:“还早,多睡一会儿。
”
林秋然道:“昨儿睡得早,醒了就起了。
”
“娘,我先蒸包子去。
”
孙氏哎了一声,心里疑惑,咋早上包包子,这会儿发面还赶得上不?
林秋然去了厨房,把肉馅儿和猪皮冻混在一起,也没发面,擀了薄皮包灌汤包直接上锅蒸熟。
灌汤包,要的就是一咬流汤的口感,连葱姜水林秋然都多抓了一碗进去。
等萧大石回来包子也蒸好了,林秋然招呼俩人吃饭,“娘,今儿中秋,我们一块吃饭。
”
孙氏温柔笑笑,“嗯,我这把衣服晾上就行了。
”
俩人没吃过这个,夹起来包子皮透亮,都能看见里面的汤。
林秋然只嘱咐了句小心烫,就没再管了。
她尝了一口,味道不错,若是猪皮冻用高汤熬,味道肯定更鲜美。
喝完汤,林秋然才吃包子馅儿,她喜欢的馅儿的是不成丸,有嚼劲吃着又不散,这是萧大石昨晚用刀背剁的,口感刚刚好。
孙氏知道里面有汤,但吃得时候还是吓了一跳,鲜美的汤直接流到了嘴中,味道没得说。
这可是好吃,就是做着费事。
每一回她都觉得林秋然做的菜已经够好吃了,可是再吃别的,就会觉得以前自己见识短。
孙氏让林秋然多吃点,林秋然吃了六个灌汤包,又喝了碗鸡蛋汤。
两斤肉包的包子不少,吃完她道:“天热,你和爹都吃了,别放坏了。
”
孙氏和萧大石节俭惯了,这么好的东西真怕放坏了,每回林秋然这么说,都会吃得一干二净。
林秋然吃完先去烧鱼,洗干净手刚给两条鱼裹了面糊,她就听见门口热热闹闹有动静,再抬眼,门口进来一群人。
可不就是一群,走在最前头的是个六十多岁的婆子,头发花白,拄着拐杖,人有些瘦,髋骨高,看起来有些刻薄。
两边搀着她的妇人看着还算年轻,三四十岁的样子,后头还跟着几个,从老婆子这儿分了两拨,看着像两家人。
这几个林秋然一概不认识,她下意识看向孙氏和萧大石,二人都站了起来,脸色变得很难看。
林秋然突然想起那日在赵家,只不过在赵家她是在门口看着,在萧家她在屋里,当日也没这么多人。
萧大石从屋里出去,挡在台阶前,他皱着眉道:“娘,你咋来了?”
林秋然细看这几人跟萧大石有两分像,她听孙氏说过,萧大石在萧家村还有些兄弟,只不过好些年前关系就断了,具体原因孙氏没说。
但是亲兄弟之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