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3)
看。
“祖母。
”
“有什么事,需要这个时辰过来给我请安?”
“是边关告急?”
“还是你与菩珠那孩子吵架了?”老夫人缓缓合上经书,目光顿了顿,落在谢执砚身上。
长孙虽多半时间在宫里,是在太后娘娘膝下长大的,但自己的儿子和丈夫是什么脾性,老夫人心里多少还是能猜透一二的。
“边关无事。
”
“我也未与菩珠吵架。
”
谢执砚走到老夫人跟前,烛光勾勒出他高挺的鼻梁,眉目清冷,高大的身形如风雪中屹立的松竹。
“你坐下,太高了,我仰头脖子累得慌。
”老夫人指了指一旁的圈椅。
谢执砚依言坐下,幽暗的眼底藏着叫人猜不透的情绪。
“也不是什么大事。
”
“今日我听菩珠提起五弟的亲事,伯娘是不是有意盛家二娘子?”
谢执砚既然问了,老夫人也不瞒着,笑着点头:“你伯娘的确有意明淑,今儿也当着长辈的面儿相互见了一次。
”
“我不知盛家会如何答复,你伯娘对明淑是十分满意的。
”
“祖母心里是怎么想的?”谢执砚明明是温润的模样,偏生让人觉得很是压迫。
老夫人把经书搁到桌子上,慈祥地望向孙子:“我起初觉得不太妥。
”
“但若既言喜欢,明淑也愿意,我自然是觉得好的。
”
“谢盛两家,在长安本就树大招风,与其再联一门亲事,牵扯新的姓氏,不如眼下最好。
”
谢执砚面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温润中暗藏锋芒。
“孙儿觉得不可。
”
老夫人没感到意外,她只是抬手叩了叩桌面,沉思道:“三郎心里是怎么想的?”
“父亲是武将,大伯是文臣。
”
“而盛氏一门,除了盛家三房的郎君外,全都是朝中得圣人重用的文臣。
”
“若既言娶盛家二娘子,也就是盛延璋之女为妻,盛延璋身为国子监祭酒,在长安学子心中声名更是显赫,大伯身为户部侍郎,在朝中同样举足轻重。
”
“此举涉及朝政,若被有心人利用,圣人心中又该如何想。
”
“而且……”谢执砚唇角却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有些冷漠,却很直白道,“既言性子内敛,我认为与盛家二娘子,并不是般配。
”
“谢执砚,凭什么你觉得不般配就不行!”
“既言平日对你,比他自己嫡亲的兄长还好,你扪心自问,何曾把他当做兄弟看待!”
秦氏从外边进来,一双眼睛通红,死死盯着谢执砚。
她已经顾不上规矩,更顾不上对方生来就尊贵的身份,疯了一般,捂着绣帕大哭道。
谢执砚神色未变,仍是清贵如玉的模样,唯有指节微微收紧,显出几分隐忍。
他抬眸,平静看向秦氏,淡淡道:“婶娘多虑,我待他,从未有半分亏欠。
”
“从未亏欠?”
秦氏冷笑一声,歇斯底里质问:“你们同为谢氏嫡孙,那为何你说不能,他就必须退让?”
“为何你觉得不妥,他就得连婚事都避开所喜之人?”
秦氏声音微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