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包拯骂天子(2/3)
步,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那幅《包拯铡美案》的画卷。
画中他铁面无私,怒铡陈世美,可此刻,面对失踪的侄儿,他却满心焦虑,全然没了朝堂上的威严镇定。
窗外,夜色渐浓,寒风呼啸着拍打着窗棂。
包拯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默默祈祷:“勉儿,你可千万不要有事啊……”而他不知道的是,包勉的失踪,或许将在这原本就不平静的局势中,掀起又一场惊涛骇浪。
暮色如墨,包府门前灯笼摇曳,下人们提着灯笼,脚步匆匆,脸上满是焦急之色。
狄青正巧骑马经过,见此情形,心中疑惑,翻身下马,一把抓住一个跑得气喘吁吁的小厮:“你们包府出了什么事?如何如此惊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厮被拽得一个趔趄,抬头见是狄青,慌忙行礼,声音带着哭腔:“我家大人侄儿包勉公子不见了,大人正遣我们寻找哩!府里上下都急疯了,把京城翻了个遍,还是没半点消息!”
狄青闻言,不禁哑然失笑,松开了手,抬手拍了拍小厮的肩膀:“那没事了,你们不必寻了。
包勉是被天子寻去的,你回去跟你家大人说一声,让他不要急。
”
小厮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一时竟忘了行礼:“啊?被……被天子寻去的?狄将军,您说的可是真的?”
狄青点了点头,嘴角带着笑意:“自然是真的,今早天子与我提及此事,说是听闻包勉公子才学出众,特命人将他带进宫去,想考校考校他的学问。
你速速回去告知你家大人,免得他忧心。
”
小厮这才反应过来,连连作揖:“多谢狄将军!多谢狄将军!小的这就回去禀报!”说罢,转身便往府里跑去,边跑边喊:“别找了!别找了!包勉公子是被天子叫去的!”
看着小厮远去的背影,狄青翻身上马,望着包府紧闭的大门,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
他轻夹马腹,朝着皇宫方向而去,心中暗自思忖:天子突然召见包勉,怕是另有深意。
如今朝堂风波不断,北地战事吃紧,不知这包勉的入宫,又会给局势带来怎样的变数?
紫宸殿内熏香袅袅,青玉兽炉中升腾的烟雾缠绕着盘龙金柱。
然而,这静谧的氛围却被一阵震耳欲聋的脚步声撕破。
包拯怒目圆睁,眼中血丝密布,官袍下摆被带起的风掀得猎猎作响,他如同一头发怒的雄狮,大步闯入殿中,腰间的獬豸佩饰随着剧烈的动作撞出铿锵声响,甚至未行叩拜之礼。
“陛下!”包拯一声怒吼,声若惊雷炸响,震得梁间琉璃灯剧烈晃动,烛火明灭不定,殿内众人耳膜生疼。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仁宗面前,青筋暴起的手指几乎戳到天子鼻尖,唾沫星子随着暴怒的话语如暴雨般飞溅而出,“您这轻飘飘的一句考校,可比女真的箭矢还要锋利!您可知包府上下为寻包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乱作一团?嫂娘年逾古稀,急得旧疾复发,躺在床上气若游丝,险些丢了性命!您这是要了她老人家的命啊!”
仁宗手中的茶盏“当啷”一声磕在青玉盏托上,温热的茶水如蜿蜒的小溪,浸湿了绘着瑞鹤的桌布。
他面色骤变,眼底闪过一丝愠怒,却又在触及包拯通红眼眶中燃烧的怒火时,生生将斥责咽回喉咙。
“包卿,你这是何意?”仁宗沉声道,努力维持着天子的威严,“朕不过是听闻包勉才学出众,想要考校一二,并无恶意。
”
“并无恶意?”包拯怒极反笑,笑声中满是悲怆与愤怒,胸膛剧烈起伏,蟒袍下的官服被冷汗浸透。
他猛地转身,指向跪坐在地、面色惨白的包勉,脚步踉跄却依旧气势如虹,“陛下可知,臣自幼父母双亡,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是嫂娘解开衣襟,用温热的乳汁将臣从死神手中夺回!是她背着臣走过泥泞的山路,供臣读书;是她在油灯下一针一线缝补,为臣换来笔墨纸砚。
包勉与臣虽无血缘,却一同在嫂娘背上长大,情同手足!您不发旨意,私自将他召来,这与山匪在光天化日之下掳人孩童,又有何分别?您这是将臣的一片孝心、将包家的天,都给掀翻了!”
包勉浑身颤抖,额头几乎贴到冰凉的地砖上,声音带着哭腔:“叔父息怒……陛下待我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