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工发展(一)(2/3)
闯点头道,对于李文疆多次给他说的流水线生产方法,他也是逐渐摸索出来不少东西,一些简单的测量工具也是被打造出来。
李文疆看着日益成熟的刘闯,也是满意的点点头,也不愧自己一番的栽培,这小子行军打仗或许不成,但是对于兵器打造却是有常人没有的天赋,这也可能是家族基因遗传。
刘闯一家祖宗八代都是打铁的出身。
“嗯,只要有突出贡献的工匠,不管是官职,还是钱财,本将绝对是不吝重赏的,本将在这里撂下话,凡是能打造出这种弩的,升官三级,别部司马职位,并赏钱一千贯。
”李文疆很是大方的承诺到,想要科技进步,就不能吝啬官职金钱的投入。
“当然,不仅仅是弓弩一项,还有其他兵器的改造,只要功绩突出,都是一样重赏。
”
“多谢将军。
”这些以前地位低贱的工匠没有想到李文疆会这样重赏,不仅能有一千贯的丰货,还能当上官职,一旦自己能受赏,自己的家人以后可都是士族了,也是当官的了,可就不再是低贱的,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工匠了。
这些工匠都是眼睛发红,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干上。
李文疆看见效果不错,也就不再多留,转身和刘闯向旁边的打造刀枪的地方过去,那边还有炼铁炉,刚刚建好的一个小高炉,很像后世大跃进时期,处处炼钢铁的小高炉。
这个在后世也许是极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最先进的了。
为了这个小高炉,先期就投入一两千贯的铜钱了,主要是前期没有经验,建了十好几个小高炉,但是都不能达到标准。
李文疆对此也是一知半解的,只能大概的说说而已,有高炉还不行,炉温上不去,也是没有用,这个时代普遍使用木炭,炉温很难能达到1600度,最多只能达到1200度也就是最高的极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李文疆的亲自主持之下,十几个经验丰富的工匠,经过一番琢磨,废弃了十几个废炉,终于建成眼前的这个肚皮宽大,颈部组件收窄,像是一个花瓶一样。
这座跨时代的高炉,高三丈五尺,高炉容积大概有十二个立方米,比这个时代任何一座高炉都要大。
这座高炉只是使用黏土筑造的,使用寿命肯定不会时间太长。
不过李文疆也不在意,这只是一座实验性质的高炉,等以后有机会了,在用石墨打造一座经久耐用的高炉,石墨这东西绝对是这个时代能找到的最好的耐火材料。
还有鼓风机,这个东西,李文疆却是很熟悉的,因为他在小时候,曾经见过外婆家中使用过这个玩意,只要把其放大,把原来为了烧火做饭的抽拉式的风箱,打造的更大一些,内部关键部件使用铁质,更加经久耐用,在把原先使用人工抽拉的,改造成使用牲畜拉动,利用偏心轮把往复运动改成旋转运动。
由于这种风箱跟后世的那种电力鼓风机差得太远,整座高炉被布置了三个大大的风箱。
进气道最后入炉前的一段并联在一起,下方还有和进气道隔离的火池,里面都是燃烧的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