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盛唐夜宴(三)(3/3)
来油润弹牙,口感很扎实,是那种家常的、满足感很强的美味。
”
“但眼前这个雪婴儿,”她又吃下一颗,仔细品味,想了一下要如何形容,“它的极致在于嫩和化!你们能想象吗?它几乎不需要用牙齿咬,用舌头和上颚轻轻一抿,就化开了!像吃了一小口温热的云朵或者棉花糖,但鱼肉的鲜味又非常浓郁地在你的嘴巴里爆开。
”
侍女在旁听得轻轻点头,解释了一句:“贵人的确是抓住了这道菜的精髓。
我们将鱼肉反复捶打剔筋,只取最细腻的鱼茸,然后还混合了一点点鸡茸与豆腐,并且几乎不加入任何影响口感的淀粉或多余油脂。
李大厨说,它追求的不是弹牙,而是极致的入口即化和鲜嫩。
这也是唐代宫廷追求极致的精细感的一道代表菜。
”
她说完,直播间立刻有老粉呼应。
【懂了!宋嫂的是江南仕女,这个雪婴儿是宫廷豌豆公主!】
【一个吃的是Q弹满足,一个吃的是入口即化的口感,都想吃!成年人不做选择。
】
【听起来就好高级……这汤给我喝真是牛嚼牡丹了。
】
【侍女小姐姐好专业,当然小月也解说得很棒,这对比一听就明白了!】
旁边的两个女孩子也小心翼翼地品尝着,脸上都露出了被这种极致口感震撼到的表情。
“这个鱼圆……真的吃到嘴里就没了,只剩下鲜味!”黄衣女生小声对同伴说。
“这汤也太好喝了,感觉胃里好舒服,暖暖的。
”另一个也连连点头。
一碗羹汤下肚,不仅没有带来任何负担,反而觉得从内到外都被这口至清至鲜的温暖熨帖得舒舒服服,之前品尝五味盏时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味蕾,此刻也被温柔地安抚,做好了迎接后续大菜的准备。
一时之间,楼内的氛围愈发宁静雅致,所有人都在或安静,或吨吨吨吨喝着汤羹。
而在后台,却是另一番景象。
与楼前宴会区的旖旎华美不同,后台区域灯火通明,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松香、脂粉和淡淡汗水的气味,那是盛大演出前特有的、绷紧了的兴奋感。
“都准备好了吗?”李龟年作为这次演出的艺术总监和导演,目光如电,快速扫过每一个角落。
“回供奉,鼓架已再三检查,万无一失。
”鼓手躬身回应。
“琵琶、箜篌、方响已全部调准音律,试音完毕。
”
“道具——莲花台、披帛羽衣,皆已就位,绝无错漏!”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张、激动与极致专注的气息。
没有人高声喧哗,所有的交流都压低了声音,但行动却高效而迅捷,如同一个精密仪器内部的齿轮在高速且无声地运转。
更衣区内,窸窣之声不绝于耳。
数十名舞姬正在做最后的整理。
她们身着轻薄如烟的彩色纱裙,臂挽长长的绣花披帛,头戴繁复的步摇花冠,妆容精致得如同壁画上走下的飞天。
珠翠带领的化妆师与助理们穿梭其间,为她们抚平最后一丝褶皱,固定好也许松动的发簪。
公孙瑾则在一旁低声重复着最后的叮嘱:“眼神!注意眼神要柔要远……步伐要轻,如踏云絮,记住了!”
这时,她眼神瞥到在一旁的赵飞燕正微微蹙眉,轻轻整理着臂间那条近乎透明的云纹披帛。
公孙瑾转过身去,将她把褶皱抚平,退了几步后,满意道:
“好了。
”
赵飞燕莞尔一笑:“多谢。
”
她恰巧眼尖看到公孙瑾身边所佩道具宝剑的穗子乱了,便也上前将它整理好。
两人相视而笑。
她们站在一起,一个飒爽,一个柔美,是截然不同的但却同样极致的美。
李龟年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严峻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在同一个班子里其实出现两位同样顶尖的舞者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容易起争端。
好在这两位的风格不同,而且都经历过人生的沧桑与大起大落,对于一些虚名已经不在乎了。
在经历过之前的陌生磨合之后,如今赵飞燕与公孙瑾虽不说情同姐妹,但也绝对能称得上一句惺惺相惜了。
就在这时,工作人员提醒:“供奉,马上就要到时间了。
”
李龟年深吸一口气,声音虽低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诸君,百年风雅,盛唐气象,皆系于今夜,系于你我之手……”
“备场!”
……
秦月品尝完美味的雪婴儿烩兰羹,心满意足地靠在案几上,对接下来的主菜更期待了。
第三道菜和第四道菜是连着端上来,都是一人份,但分量并不算小。
侍女介绍这两道菜分别是葱醋鸡以及光明虾炙。
前者是李大厨的得意之作,而后者同样是烧尾宴名菜。
葱醋鸡在清河古镇的食客群中早已经声名鹊起,秦月没太在意,她将注意力放在了光明虾炙上——其实就是一道烤虾,但选用超大号黑虎虾,饱满弹牙,而且调味实在很优秀,上桌时滋滋作响,香气四溢,趁热吃让人欲罢不能。
花萼相辉楼考虑很周到,侍女帮几人剥了虾之后才离去。
秦月原本是在减肥,晚上不吃米饭的,但遇上这样的美食也不免食欲大开,竟然破戒吃了小半碗米饭。
正在吃的时候,几人倚靠在栏杆上往下一望,却发现楼下大厅里的乐师已经停止了演奏乐器,早已经退场。
“咦?乐师怎么都走了?”黄衣女孩小声问。
“不知道,可能……要换节目?”另一个女孩猜测道。
秦月也微微蹙眉,正想对直播间说些什么。
突然,“铛——”一声悠远、清越、仿佛来自九天之外的玉磬之音,毫无预兆地响起,清晰地传入楼内每一个角落,余音袅袅,涤荡心神。
这一声,让所有的低语和议论瞬间消失,整个楼宇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向舞台。
紧接着,又是两声间隔恰当的玉磬声。
“铛,铛~~~~~~”
三声磬响过后,舞台周围的灯光缓缓变暗,最终只留下一束皎洁如月华的光柱,孤零零地打在舞台正中央。
在那极致的静默与黑暗的衬托下,那束光显得无比神圣而引人注目。
然后,一阵极其轻微、若有似无的缥缈铃音似是从四面八方幽幽传来,像是仙宫屋檐下的风铃被天风吹动。
随着这铃音,一丝丝、一缕缕洁白的干冰雾气开始从舞台边缘的地面缓缓溢出,如同云气初生,渐渐弥漫开来,淹没了舞台的地板,并缓缓流动着。
不过片刻功夫,那空无一物的舞台,竟仿佛化作了云雾缭绕的琼楼玉宇、天上宫阙!
“我的天……”秦月身后的一位女孩忍不住捂嘴低呼,眼睛睁得大大的。
秦月也屏住了呼吸,手机镜头牢牢对准那如梦似幻的舞台:“朋友们,感觉有好戏要上场了。
”
大菜终于要被端上来了吗?
就在这时,一队身着素雅淡青色素纱长裙、手提莲花宫灯的侍女,宛如云中仙子,悄无声息地自舞台两侧的云雾中袅袅行出。
她们步履极轻极缓,仿佛足不沾尘,行走在云端。
她们走到舞台边缘,面向宾客,微微屈身行礼,然后齐齐将手中的莲花宫灯举高。
灯光映照下,她们容颜秀美,神情肃穆。
为首的一位侍女,声音清越如黄莺出谷,却又带着不容亵渎的庄重,朗声宣告:
“仙乐渺渺,缘启盛唐。
帝眷霓裳,羽衣华章。
”
“恭请诸位贵人,净耳涤心,共赏,《霓裳羽衣曲》!”
话音落下,所有提灯侍女再次屈身,随即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缓步退入后台的云雾之中,消失不见。
唯有那束月华般的光柱,依旧笼罩着云遮雾绕的舞台。
寂静再次降临,但所有人的心都已被高高吊起,血液加速流动,目光死死锁在舞台上,等待着,等待着那传说中的乐舞,破云而出。
直到,丝竹声再度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