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标准战争与量子基建蓝图(1/3)
在布鲁塞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总部的圆形会议厅内,气氛比窗外的冬雨还要冰冷。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蒂默曼斯将一份标注“绝密”的文件推到谈判桌中央,蓝色封皮上“国际基建标准2.0”的字样,刺痛了林峰的眼睛。
“林先生,贵联盟的60Hz超导标准必须兼容我们的50Hz电网。
”蒂默曼斯的手指在文件第17页重重敲击,“否则,红警重工的设备将无法进入欧洲市场。
”他身后的德国代表立刻补充道:“我们需要贵方开放钇钡铜氧超导带材的配方专利,作为技术互认的交换。
”
林峰的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划出一道蓝光,调出联盟专利池的实时数据:“过去三年,红警重工已公开137项基础专利,包括高温超导带材的临界电流密度优化方法(3.8e5A/cm2@77K)。
而西门子持有的89项盾构机专利,至今未向联盟成员开放一项。
”
【系统提示:检测到技术标准博弈,触发“规则制定者”任务链】
【任务1:24小时内完成60Hz/50Hz自适应变频技术验证】
【任务2:推动至少3个非盟国家采用联盟标准】
【奖励:文明点数+,解锁“量子通信基建模块”】
标准参数战:60Hzvs50Hz的生死时速。
在柏林工业大学的超算中心内,两组数据正在屏幕上疯狂碰撞。
左侧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50Hz标准仿真结果:输电损耗18%,系统稳定性阈值1.2e5A/cm2;右侧是红警重工的60Hz方案:损耗7.3%,稳定性阈值提升至3.8e5A/cm2。
“这不可能!”德国工程师汉斯·穆勒盯着屏幕角落的一行小字——“自适应变频技术:通过量子隧穿效应实现频率无缝切换”。
他突然扯下领带,调出雅万高铁二期的工程模拟图:“如果采用这种技术,我们的变压器将全部报废!”
林峰将一杯冰镇可乐推到他面前:“穆勒教授,看看这个。
”全息投影展示出一组新数据:
兼容性改造成本:每台变压器仅需加装量子变频模块(成本30万美元,较更换设备节省70%)
能耗收益:60Hz系统年省电14.7亿度(基于德国年用电量5900亿度计算)
工期优势:改造可在不停电状态下完成,单台耗时仅需4小时
【系统提示:自适应变频技术验证通过,文明点数+5000】
当穆勒在技术认证文件上签字时,窗外的勃兰登堡门正被晨雾笼罩。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雅加达的施工现场,第一台搭载量子变频模块的变压器已开始吊装——这意味着东南亚电网正式接入联盟标准体系。
专利池反击:用规则重构游戏。
在联盟总部的地下数据库里,蓝色激光正在扫描第42号专利证书。
“量子纠缠通信隧道方案”的封面上,标注着鲜红的“战略级”印章。
专利池管理委员会的电子屏上,一组数据正在实时跳动:
分级授权实时统计(24小时内):
基础级专利: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