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智能建造产业园与生态修复(2/3)
迹”让原本准备抗议的当地居民转而成为产业园的支持者,甚至有年轻人举着“科技与生态共存”的标语牌前来参观。
就在产业园建设进入冲刺阶段时,一封来自日本的律师函摆在了林峰的办公桌上。
三菱重工指控华夏智能建造技术侵犯了其76项专利,并威胁要在国际法庭提起诉讼。
法务部经理脸色苍白地汇报:“对方聘请了全球顶尖的知识产权律师团队,我们恐怕……”
林峰却异常镇定。
他打开系统的“专利攻防模块”,启动“全球专利布局”功能。
只见虚拟屏幕上,红色的专利地雷阵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欧美日等地区,而华夏的蓝色防御阵线正在迅速扩张。
“通知法务部,立即发起专利无效宣告请求。
”林峰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
“我们有系统生成的‘专利规避设计’,他们的指控站不住脚。
”
这场专利战打得异常激烈。
当三菱重工拿出所谓的“核心证据”——一份2018年的专利申请文件时,林峰的团队立刻通过系统调出了更早的证据:2016年华夏某大学的研究论文,其中详细描述了类似的技术原理。
国际专利局最终裁定:三菱重工的63项专利无效,华夏团队胜诉。
消息传来,智能建造产业园的股票在香港交易所应声上涨12%。
产业园竣工那天,天空湛蓝如洗。
当林峰按下启动按钮时,12条生产线同时运转,机械臂精准地组装着建筑构件,AI调度系统实时优化着生产流程,整个园区几乎看不到多少工人,却创造了日产10万平方米建材的奇迹。
系统提示音准时响起:【主线任务完成,奖励:生态修复模块已解锁,文明点数+1000】。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这时,发改委主任张建国匆匆赶来,带来一个紧急消息:西北沙漠地区遭遇特大沙尘暴,多个村庄被掩埋,急需生态修复技术支援。
林峰立刻打开刚解锁的生态修复模块,一组数据让他眼前一亮:纳米固沙技术可使沙漠绿化速度提高100倍,而藻类生物砖能在极端环境下生长,不仅固沙还能改良土壤。
“通知西北指挥部,我们准备启动‘绿洲计划’。
”林峰的眼中闪烁着光芒,“用智能建造产业园生产的生态建材,三个月内让那片沙漠变成绿洲。
”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但没有人怀疑——毕竟,这个男人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奇迹。
当第一块生物砖铺设在沙漠中时,系统面板上又出现了新的任务提示:【支线任务:完成西北治沙工程,奖励:可控核聚变小型化技术蓝图】。
夕阳下,林峰站在智能建造产业园的顶端,望着远处连绵的沙漠。
他明白,这仅仅是个开始。
随着华夏基建标准的全球推广,更多的挑战还在等着他——欧美国家的技术封锁、新兴经济体的合作请求、系统背后的神秘力量……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手中掌握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更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产业园的灯光依次亮起,宛如沙漠中的一颗明珠。
全息投影中,生态修复模块的三维模型缓缓转动,展示着未来绿洲的景象。
林峰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第十四章的故事已然结束,但华夏基建的传奇,才刚刚开启新的篇章。
就在林峰准备启程前往西北考察治沙工程时,系统突然发出紧急警报:【检测到异常技术波动,来源:日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