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智能建造产业园与生态修复(3/3)
京三菱重工总部】。
全息屏幕上,一组加密数据正在迅速破解——三菱重工竟联合了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准备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上提出“技术安全审查法案”,企图将华夏智能建造技术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
“他们这是要釜底抽薪啊。
”小李将刚截获的会议议程摔在桌上,“法案一旦通过,我们的产业园技术将无法进入欧美市场。
”林峰却异常冷静,他调出系统的“标准战争推演”功能,无数数据流在屏幕上汇聚成一张全球影响力图谱。
红色节点代表反对华夏标准的国家,蓝色节点则是支持者,而黄色节点的中立国家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通知外交部,我要立刻会见欧盟驻华大使。
”林峰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敲击,调出一份特殊的礼物清单——50套“生态修复示范系统”。
这套系统能在72小时内让荒漠地区长出青草,对于饱受沙尘暴困扰的中东欧国家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当欧盟大使看到系统演示中沙漠变绿洲的奇迹时,当场表示将在法案投票中投弃权票。
与此同时,三菱重工的专利诉讼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庭审材料。
他们自信满满,认为手握76项专利就能将华夏企业逼入绝境。
但他们不知道,林峰的系统早已分析了所有专利文件,找出了其中13项存在致命缺陷。
在国际法庭上,当华夏律师团队展示三菱重工专利文件中的数据造假证据时,全场一片哗然——这些专利不仅无效,还涉嫌商业欺诈。
这场胜利让华夏智能建造技术的国际声誉达到了新的高度。
沙特阿拉伯国王亲自致电林峰,邀请华夏团队参与沙漠绿化工程;埃及政府则提出用苏伊士运河20%的收益权换取生态修复技术;连一直对华夏技术持怀疑态度的澳大利亚,也送来价值100亿澳元的订单。
系统面板上,文明点数如潮水般上涨,【文明等级提升至0.8级,解锁“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提示让林峰欣喜不已。
西北治沙现场的景象同样令人振奋。
纳米固沙剂喷洒过的沙丘上,耐旱草种已经发芽;藻类生物砖铺设的防沙墙宛如绿色的长城,将沙漠牢牢锁住;智能滴灌系统则根据每株植物的需求精准供水。
当地牧民阿不力孜赶着羊群来到曾经的荒漠,看着脚下青翠的草地,激动得热泪盈眶:“感谢华夏基建,感谢林先生,我们又有活路了!”
就在这时,系统突然发布了一个全新的主线任务:【建立全球生态基建联盟,60天内吸纳30个国家加入,任务奖励:星际殖民生态系统技术】。
这个任务让林峰意识到,生态修复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张通往星际时代的门票。
当他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生态基建新范式”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128个国家当场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夜幕降临,林峰站在智能建造产业园的观景台上,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生产线。
系统面板上,第十四章的进度条终于达到了100%,字数统计显示3012字。
他知道,这一章的故事虽然画上了句号,但华夏基建的生态篇章,才刚刚拉开帷幕。
远处的夜空中,一颗新的人造卫星正在升起,那是产业园自主研发的“生态监测卫星”,将为全球生态修复工程提供数据支持。
喜欢基建狂潮:从红警系统开始称霸宇请大家收藏:()基建狂潮:从红警系统开始称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