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逍遥武鉴总纲(2/3)
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功行深湛者,神念可附于清风流云、草木尘埃,随风远扬,循山川地脉之炁机流转,渐次扩展。
千里之外,若存心系之人、执念之物或特异之炁(如北冥真炁、生死符寒毒等逍遥独门印记),神念如磁石引针,自生玄妙感应。
或于静定中得见模糊景象,或于冥冥中感知方位距离,甚而捕捉一缕气息、一声低语。
此即“搜魂”之谓——搜天索地,神念锁魂。
然此法极耗心神,易损本源。
施术时需以北冥真炁为后盾,以不老长春功温养灵台,事后更需调息涵养。
若遇修为相若或精于精神秘术之敌,反易遭神念反噬,凶险异常。
故戒:非至要关头、非心念纯净、非神完气足者,不可轻用。
口诀云:“至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神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
”
6.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长春篇)
此功名慑寰宇,实为夺天地造化、逆转光阴之无上玄功。
其核心在于“纯阳”与“逆炼”。
采撷日出之刹那,天地间至纯至阳之第一缕紫气,引北斗星辰之菁华,聚西方昆仑不死神木之灵韵(或曰天山雪莲之精魄),以玄奥法门炼入己身。
行功之际,周身穴窍若莲花绽放,引纯阳真火,自涌泉烧至百会,煅烧筋骨,淬炼脏腑,涤荡血脉中一切阴秽渣滓,使形神澄澈如琉璃,生机勃勃若初春。
功行圆满,可返老还童,容颜永驻,白发转青丝,齿落复重生。
然此功霸道绝伦,逆天而行,每三十年便有一大劫,谓之“还童之厄”。
当此之时,功力尽失,形貌缩如孩童,脆弱不堪,需以灵药护持,静待功力如潮汐般缓慢恢复。
此乃“生之厚”与“天之罚”并存,唯大智慧、大毅力、大机缘者能持。
故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7.天山折梅手(化武篇)
天山之巅,有雪莲生于绝壁;折梅之手,能化万兵于无形。
此技虽名“折梅”,实乃空手入白刃、化尽天下武功招式的绝艺。
其精义在于“后发先至”与“见招拆招”。
深谙万物运行之理,宇宙变化之机。
无论敌手持何兵刃,拳掌腿脚如何精妙,其招式必有轨迹可循,劲力必有落处可察。
折梅手一出,眼如明镜,心似秋水,于电光石火间窥敌招破绽,寻其力道生灭转换之枢机。
出手如拈花,落指似拂雪,或拂其腕脉,或点其肘腋,或截其劲路,或引其重心。
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妙到毫巅,每每于敌招旧力方尽、新力未生之刹那,截断其势,导引其力反噬自身,或使其招式如泥牛入海,徒劳无功。
习此功者,需通晓百家武术,明其理,知其变,方能以简驭繁,以不变应万变,化尽诸般武学,尽归我“折梅”一意之中。
故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
8.天山六阳掌(融雪篇)
六阳者,乾卦纯阳之象也,亦喻掌力之阴阳变化,融通如意。
此掌法与折梅手相生,一主化解,一主攻伐。
掌力刚猛时,如六阳融雪,沛然莫御;掌力阴柔时,如春阳煦物,无孔不入。
其玄奥在于掌劲之中蕴含截然相反之阴阳二气,或阳中藏阴,或阴中含阳,或阴阳并济,或瞬间转化。
一掌击出,敌若以刚力相抗,则至阳掌劲可摧枯拉朽;敌若以柔劲化解,则暗藏之阴劲如跗骨之蛆,透体而入,伤其经脉。
更可双掌连环,左掌炽热如熔金,右掌奇寒似玄冰,阴阳互易,冷热交煎,令敌如坠冰火地狱,苦不堪言。
此掌更暗含极高明的“生死符”种符之法门,掌力透穴之际,阳劲可化水为汽,阴劲复凝汽为冰,于敌体内要穴种下寒冰符箓,生死操于我手。
口诀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
9.逍遥御风(乘风篇)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逍遥御风,乃轻功之极致,近乎飞行之术。
非仅借力提纵,实乃以精纯深厚之北冥真炁或小无相真炁,沟通身外天地之气机。
心意一动,真炁自足下涌泉、背后大椎等穴喷薄而出,与天地间流转不息之风息、云气相激荡,产生玄妙之托举、推动之力。
初时需借物发力,如踏叶、点水、拂墙;渐臻化境,则真炁充盈周天,与天地元气呼吸相应,心意所至,身形便如风中柳絮、云端飞鹤,随心升降,转折如意,虽千仞绝壁亦可平步而登,万里长空亦能扶摇直上。
御风而行,非止于快,更在于“逍遥”二字,翱翔天际,俯瞰山河,心游物外,真吾门“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之写照也。
故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
10.不老长春功(驻颜篇)
此功与“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相辅相成,一主内炼生机,一主外显形神。
长春功更偏重养生驻颜,调和阴阳,导引吐纳之术。
法效上古真人之道,食朝霞,饮沆瀣,漱正阳,含朝露。
每日于特定时辰,采天地间至清至纯之生气(如寅时东来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