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第1章 周纪一(公元前403年-公元前369年)共35年

第1章 周纪一(公元前403年-公元前369年)共35年(2/3)

往不能分辨,一概称之为贤明,这就是看错人的原因。

    所谓聪慧明察、刚强坚毅叫做才能;正直公道、仁爱平和叫做品德。

    才能是品德的辅助;品德是才能的主导。

    云梦泽(古大泽)所产的竹子,是天下最强劲的,然而如果不矫正弯曲,不安上羽毛做成箭,就不能射穿坚硬的盔甲;棠溪(古地名)出产的铜,是天下最锋利的,然而如果不经熔铸锻造,不加以磨砺,就不能击穿坚固的盾甲。

    所以,才能品德都达到极致的就是“圣人”,才能品德全都没有的就是“愚人”,品德胜过才能的就是“君子”,才能胜过品德的就是“小人”。

    大凡选拔人才的原则,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来任用,那么与其任用小人,还不如任用愚人。

    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凭借才能做好事;小人凭借才能做坏事。

    凭借才能做好事的,能无善不为;凭借才能做坏事的,也无恶不作。

    愚人即使想做坏事,但智慧不足以周密谋划,力量不足以施行暴虐,好比吃奶的小狗扑人,人很容易就能制服它。

    而小人的智慧足以实现他的奸计,勇力足以施展他的残暴,这就如同老虎添上了翅膀,他为害岂不是更严重吗!品德,是人们敬畏崇敬的;才能,是人们喜爱欣赏的。

    人们容易亲近喜爱的东西(才能),容易疏远敬畏的东西(品德),所以考察选拔人才的人常常被才能所蒙蔽,而忽略了品德。

    自古以来,国家的乱臣,家族的败子,大都是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从而导致家国覆亡的,岂止智伯一人呢!所以治国理家的人,如果能明辨才能与品德的区别,并且懂得孰先孰后(以德为先),又何必担心选错人才呢! 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

    ?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骨涂上漆,做成饮酒的器具。

    智伯的家臣豫让想为主公报仇,就假扮成受过刑的犯人,怀里藏着匕首,混进赵襄子的宫中粉刷厕所。

    赵襄子去厕所时,心中突然感到不安,便叫人搜查,抓住了豫让。

    左右侍从要杀掉他,赵襄子说:“智伯死了没有后代,这个人却想为他报仇,真是义士啊!我以后小心避开他就是了。

    ”于是放了他。

    豫让又用漆涂遍全身,使皮肤溃烂生疮,吞下炭火使声音变哑,在街市上乞讨,连他的妻子也认不出来他了。

    一次走在路上遇见他的朋友,朋友认出他来,流着泪说:“凭你的才能,去侍奉赵襄子,必定能得到亲近和宠信。

    那时你再做你想做的事,难道不容易吗?何苦这样自我摧残!用这种方式来报仇,不是太难了吗?”豫让说:“不行!如果我既然已经委身为臣去侍奉他,却又想着杀他,这就是怀有二心了。

    我所做的这些事情,确实极其艰难。

    然而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让后世那些怀着二心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后来,赵襄子外出,豫让潜伏在他必经的桥下。

    赵襄子走到桥上,马突然受惊,派人搜查,又抓获了豫让,于是就杀了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襄子因为父亲赵简子当初没有立哥哥伯鲁为继承人,(心有歉意),自己虽然有五个儿子,也不肯立为继承人。

    他把伯鲁的儿子(赵周)封在代地,称代成君。

    代成君早逝,赵襄子又立代成君的儿子赵浣(献侯)作为赵氏的继承人。

    赵襄子去世后,他的弟弟赵桓子(赵嘉)驱逐了赵浣,自立为君,一年后就死了。

    赵氏家族的人说:“桓子自立为君,并非襄公(襄子)的本意。

    ”就一起杀了桓子的儿子,重新迎回赵浣,拥立他为君,这就是赵献子。

    赵献子生了儿子赵籍,就是后来的赵烈侯。

    魏斯(魏桓子的孙子),就是魏文侯。

    韩康子生了儿子韩武子(韩启章),韩武子生了儿子韩虔,就是后来的韩景侯。

     魏文侯(魏斯)?尊卜子夏、田子方为国师,每次经过段干木的住处,都恭敬地在车上俯身行礼(表示敬意)。

    因此,四方的贤士很多都来归附他。

    一次,魏文侯和群臣饮酒,正高兴时,天却下起雨来。

    文侯命令备车前往郊野。

    左右侍臣问:“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着雨,您要到哪儿去呢?”文侯说:“我与掌管山林的官员(虞人)约好了今天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难道可以不去赴约吗!”于是前去,亲自告诉虞人因雨停猎。

    韩国向魏国借兵去攻打赵国。

    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奉命。

    ”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攻打韩国,魏文侯也用同样的话答复。

    韩、赵两国都很生气地离开了。

    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曾以兄弟和睦之道劝解自己,都来朝拜魏国。

    魏国从此开始在三晋(韩、赵、魏)中强大起来,其他诸侯国都不能和他争锋。

    魏文侯派大将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把它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魏击(后来的魏武侯)。

    有一次,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个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是仁德的君主。

    ”大臣任座却说:“您得了中山国,不封给您的弟弟却封给您的儿子,怎么能称得上是仁君呢?”文侯大怒,任座吓得快步退出。

    文侯接着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君。

    ”文侯问:“你根据什么这样说?”翟璜说:“我听说君主仁德,臣子就正直。

    刚才任座的话很正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仁君。

    ”文侯听了很高兴,让翟璜叫任座回来,并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他为上宾。

    一次,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似乎不太协调?左边音调高了。

    ”田子方听了微微一笑。

    文侯问:“为什么笑?”子方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关心的是乐官(是否称职),而不是乐音本身。

    如今您如此仔细地辨别乐音,我担心您会疏忽了对乐官的考察啊。

    ”文侯说:“你说得对。

    ”魏击(魏文侯的儿子)出行,在路上遇见田子方,连忙下车伏地行礼。

    田子方却不还礼。

    魏击很生气,对田子方说:“是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呢?”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啦!富贵的人怎么敢对人骄傲?国君如果对人骄傲就会亡国,大夫如果对人骄傲就会败家。

    亡了国之君,没听说还有人用国君的规格对待他;败了家的大夫,也没听说还有人用大夫的规格对待他。

    贫贱的士人呢,如果建议不被采纳,行为不合人意,穿上鞋子就可以离开,走到哪里还不是一样贫贱?”魏击于是向他道歉。

    魏文侯对大臣李克说:“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现在我要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你看这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地位卑下的人不议论地位尊贵的人,关系疏远的人不议论关系亲近的人。

    臣在朝外任职(不敢逾越本分评论朝中重臣),不敢应命谈论此事。

    ”文侯说:“先生遇事请不要推让!”李克于是说:“这是您平时不注意考察的缘故啊。

    观察一个人:平常看他亲近哪些人,富贵时看他交往哪些人,显达时看他举荐哪些人,困窘时看他不做哪些事(是否坚持操守),贫苦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是否能守廉)。

    从这五个方面就足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了,哪里还要等我来说呢!”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人选已经确定了。

    ”李克出来,遇见翟璜。

    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见先生去商量选相的事,最后定了谁呢?”李克说:“魏成。

    ”翟璜顿时忿忿不平地变了脸色,说:“西河(黄河以西,魏国西边要塞)郡守吴起,是我推荐的。

    国君对内为邺县(魏国东部重镇)忧虑,我推荐了西门豹。

    国君想讨伐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

    中山攻克后,找不到合适的人镇守,我推荐了先生(您)。

    国君的儿子没有师傅,我推荐了屈侯鲋。

    凭我耳闻目睹的这些事实,我哪一点比不上魏成?”李克说:“你把我推荐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营私谋求高官吗?国君问我谁适合当相国,我是那样回答的。

    我之所以知道国君必定会任命魏成为相,是因为魏成的俸禄有千钟(极多),但他收入的十分之九用在为国家访求人才上,只有十分之一用在家里,所以他从东方(中原以外)请来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

    这三个人,国君都尊奉为老师;而你所推荐的那五个人,国君都把他们当作臣子来使用。

    你怎么能和魏成相提并论呢!”翟璜听后惭愧地徘徊了一阵,然后郑重地向李克拜了两拜说:“我翟璜,是个浅薄无知的人,刚才说话失礼了,我愿意终身做您的学生。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起?是卫国人,在鲁国做官。

    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鲁国人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人对吴起不放心。

    吴起就杀了妻子来求得将位,大败齐军。

    有人在鲁国国君面前诋毁吴起说:“吴起当初师从曾参(孔子弟子),母亲去世他不奔丧守孝,曾参因此与他断绝关系。

    如今他又为了当将军而杀掉妻子。

    吴起,是个残忍无德的小人啊!况且鲁国是个小国,一旦有了战胜强敌的名声,恐怕各国诸侯都要来图谋鲁国了。

    ”吴起害怕因此而获罪。

    听说魏文侯贤明,便前去投奔。

    魏文侯向李克询问吴起的为人,李克说:“吴起贪婪而且好女色,但是论带兵打仗,就是古代名将司马穰苴也比不过他。

    ”于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攻打秦国,连夺五座城池。

    吴起担任将领,与最下级的士兵同穿同吃,睡觉不铺席子(指铺草席或薄垫),行军不骑马乘车,亲自捆扎背负军粮,为士兵分担劳苦。

    有个士兵生了毒疮,吴起亲自为他吮吸脓血。

    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痛哭起来。

    有人问她:“你的儿子是个士兵,将军亲自为他吸脓,你为什么还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啊。

    当年吴将军为他父亲吸过脓疮,他父亲作战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了。

    现在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脓,我不知道这孩子将来会死在哪里了,所以我才哭啊。

    ” 燕湣公?去世,其子燕僖公即位。

     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己卯年,公元前402年)? 周威烈王驾崩,其子周安王姬骄即位。

     盗贼杀死楚声王,楚国贵族拥立其子楚悼王即位。

     周安王? 周安王元年(庚辰年,公元前401年)? 秦国攻打魏国,军队到达阳狐(魏地)。

     周安王二年(辛巳年,公元前400年)? 魏、韩、赵三国联合攻打楚国,军队到达桑丘(楚地)。

     郑国围攻韩国的阳翟(韩地)。

     韩景侯去世,其子韩烈侯韩取即位。

     赵烈侯去世,赵国的贵族拥立他的弟弟(赵武侯)即位。

    (按:据《史记》,应为赵武公) 秦简公去世,其子秦惠公即位。

     周安王三年(壬午年,公元前399年)? 周王室王子姬定逃亡到晋国。

     虢山(山名)崩塌,阻塞了黄河水道。

     周安王四年(癸未年,公元前398年)? 楚国围攻郑国。

    郑国贵族杀死他们的国相驷子阳。

     周安王五年(甲申年,公元前397年)? 发生了日食。

     三月,刺客杀死韩国国相侠累。

    侠累与濮阳(卫地)人严遂(字仲子)有仇怨。

    严遂听说轵地(魏地)人聂政非常勇猛,便用二百两黄金(百镒)为聂政母亲祝寿,想请他为自己报仇。

    聂政不肯接受,说:“老母健在,聂政不敢以身相许去冒险!”等到聂政的母亲去世,严遂就派聂政去刺杀侠累。

    侠累当时正坐在相府大堂上,周围护卫士兵众多,聂政径直冲上台阶,刺杀了侠累,然后划破自己的脸皮,剜出双眼,剖腹断肠而死。

    韩国人把他的尸体公开曝露在街市上,悬赏追查刺客身份,没人能认出他是谁。

    聂政的姐姐聂嫈听说后前往认尸,哭着说:“这是轵地深井里的聂政啊!因为我还在世的缘故,他才这样重重地毁坏自己来断绝线索(以免连累我)。

    我怎么能因为害怕杀身之祸,最终埋没了我弟弟的英名呢!”于是就在聂政的尸体旁自尽了。

     周威烈王六年(乙酉年,公元前396年)? 郑国大夫驷子阳的党羽杀死了郑繻公,拥立他的弟弟乙为国君,这就是郑康公。

     宋悼公去世,他的儿子休公田即位。

     周威烈王八年(丁亥年,公元前394年)? 齐国攻打鲁国,夺取了最城(鲁地)。

     韩国出兵救援鲁国。

     郑国的负黍(地名)反叛郑国,重新归附韩国。

     周威烈王九年(戊子年,公元前393年)? 魏国攻打郑国。

     晋烈公去世,他的儿子孝公倾即位。

     周威烈王十一年(庚寅年,公元前391年)? 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夺取了六座城邑。

     追述田氏代齐:?当初,齐国权臣田常(弑齐简公者)生了儿子田襄子盘,田盘生了儿子田庄子白,田白生了儿子田太公和。

    这一年,田和把齐康公(姜姓)放逐到海边,只给他一座城邑供奉祖先祭祀。

     周威烈王十二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大汉芳华 药王谷伪父女 (师徒,1v1) 隋唐英雄养成记 异蝶碎雨剑 苟道从称号开始 带着漫威回北宋 武侠系统狩末世 最佳良婿秦浩 随身带个传送门 黑暗神兼职博士导师 豪门战神 红警之战神部队 大师兄的道侣是个花瓶美人 惹到我你算是惹到哑巴了 [修真]卧槽,又是你 抗日之土匪军人 剑君亡妻她又死遁了 犯上极品总裁 见善 山神的山没了 绝武狂兵叶君临 红楼大官人 诡君染指正道后 此时天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奇葩皇帝合集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飞鸿踏雪琐忆十轮伏影刀 随身带个传送门 生香佳人李南方 王者荣耀之凡尘劫 林战秦柔 我师妹绝不能当坐骑/师兄每天都很缺德 一手婚姻一手爱 刚入截教,听到截教气运在抱怨 道侣竟是白切黑 大周第一婿 小太监的幸福生活 美漫之永安当铺 你修仙,我修功德值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师尊在上:徒弟他又在撩人了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五年必死?修仙模拟器,开!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貌美大师兄拒当万人嫌 三藏还俗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聚宝乾坤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