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夏蝉鸣政(2/2)
衡之术。
要让文臣武将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要借士大夫之口监督百官,亦要防其空谈误国;要用勋贵外戚,亦要严加管束,防止其尾大不掉。
此间分寸,微妙至极,需时时揣摩,谨慎拿捏。
绝非一句‘垂拱而治’那般简单。
”
赵桓听得似懂非懂,但感觉父皇所言,与太傅所教似乎大有不同,更具体,也更……冷酷。
赵佶见他若有所思,便又换了一个更贴近近期事务的话题:“桓儿,近日钱引风波,你可知晓?”
“儿臣略有耳闻。
”
“那你可知,为何区区纸片,却能引得朝野震动,民心惶惶?”
“是因为……有人散布谣言?”
“是,也不全是。
”赵佶语气凝重起来,“根本在于‘信用’二字。
钱引本身不值钱,值钱的是朝廷赋予它的信用,是朝廷承诺它能兑换金银铜钱的信誉!一旦百姓相信朝廷,这纸片便堪比金银;一旦百姓不信,它便形同废纸!”
他盯着赵桓的眼睛,一字一句道:“而这信用,如同琉璃,烧制艰难,毁之却易!朝廷一旦滥发钱引,或无法兑现承诺,信用顷刻崩塌。
届时,民间财富化为乌有,市井交易退回以物易物,国库收入形同虚设,军队饷银无以支撑……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外敌若再趁虚而入……”
赵佶没有再说下去,但赵桓已经听得脸色发白,他想起了史书上那些王朝末年的乱象。
“财政之信用,如同国之血脉。
血脉畅通,则身体强健;血脉阻塞或败坏,则轻则瘫痪,重则……身亡国灭!”赵佶的声音带着沉甸甸的力量,敲打在赵桓的心上,“今日朕与你说的平衡之道与信用之重,你需细细体会。
将来你若承继大统,这两件事,便是你坐稳江山、治理天下的基石,切记,切记!”
赵桓连忙离席,躬身肃然道:“儿臣……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郑皇后在一旁默默听着,看着官家如此耐心教导太子,心中既感欣慰,又有一丝复杂的忧虑。
她感觉官家像是在急切地灌输着什么,仿佛……时间不多了一般。
午膳在一种沉肃的氛围中结束。
赵佶知道,这些道理对年轻的太子而言可能过于深刻,但他必须尽早灌输。
因为他不知道,历史留给他的,留给大宋的时间,还有多少。
窗外的蝉鸣依旧喧嚣,仿佛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赵佶深吸一口气,他知道,下午还有更多的政务,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教育改革、军工生产、边境防务……千头万绪,都需要他这条即将绷紧到极致的神经,去一一梳理,全力推动。
喜欢宋骑天下请大家收藏:()宋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