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精密编织(1/3)
医疗舱内,冰冷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晁夜维持着苏醒后的虚弱姿态,但大脑在系统辅助下已清晰到极致。
【痕检专家】的永久能力让他能捕捉到“螺丝”离去时脚步的细微迟疑,以及陈猛收起注射器前那一瞬间肌肉的紧绷。
他们在观察,在怀疑。
刚才那场惊险的戏码,只是争取到了喘息之机,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
“系统,分析当前环境安全系数,以及我身体最快恢复至可自主行动状态所需时间。
”晁夜在心中默念。
【环境分析:当前单元处于高度监控下,包含生物信号、声波、及未知能量波动扫描。
物理隔离强度高,强行突破成功率低于0.3%。
】
【身体状态:轻微脑损伤修复89.7%。
受外来高效药物影响,完全代谢需127分钟。
建议在此期间保持低代谢状态,加速修复,并规避高强度监控。
】
不能急。
必须等待。
利用这段时间,他需要做两件事:一是进一步巩固“夜骸”的虚构设定,二是为接下来的博弈准备筹码。
直接贸然“调阅”不存在的内部信息是愚蠢的,他需要更聪明的方式。
他闭上眼,仿佛因疲惫和伤痛再次陷入昏睡,呼吸变得悠长而平稳。
实际上,他的大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他回忆着与“螺丝”所有的对话细节,回忆着“螺丝”提到的“贡献点”、“任务”、“评估”。
这些词汇本身就勾勒出了一个模糊的框架。
一个组织需要运作,必然有其规则和货币体系。
他开始基于这些碎片,结合自己对管理学、心理学以及历史上各种秘密结社的零星知识(这得益于过去几周某个【超效学习】临时能力的残余影响),在脑中疯狂构建一个看似合理、能自圆其说的体系。
“夜骸”的宗旨?不能太具体,要有神秘感和包容性…“于暗影中守望,于混沌中寻序”?嗯,可以。
贡献点?必须能兑换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有吸引力…情报、技术支持、医疗、特殊装备…甚至现实世界的资源。
获取途径?任务奖励、情报上缴、发展成员…
评估流程?必须严谨且有层级…初步接触、价值评估、风险评级、合作等级…
他像一个最精密的工程师,一点点设计着这个虚拟世界的规则。
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确保其内在逻辑的自治性,并能经得起一定程度的质疑。
同时,他调动起【痕检专家】对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开始分析终端屏幕上那些看似普通的界面。
E级数据库的目录结构、一次性通讯通道的加密算法特征、甚至界面字体和UI设计风格…这些细节都能反向推断出“螺丝”或其背后势力的技术偏好、组织习惯和文化背景。
他注意到数据库的分类方式带有明显的学术图书馆痕迹,而通讯加密则融合了军用和极客风格。
这让他对“螺丝”的画像又清晰了几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大约一小时后,系统提示药物已基本代谢完毕,身体机能恢复至92%。
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