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高能对决:芯片之争(1/3)
那场技术交锋约在数日后。
何强没闲着,这几天他像魔怔了似的,一头扎进了虚拟世界。
系统资源调动起来,他设计的“高能效微控制器(MCU)虚拟方案”被拉出来反复打磨。
这玩意儿原本是给“天枢”终端做能量管理的子模块,现在得加点猛料。
他重点强化了那些跟对方丢的芯片功能对得上的部分。
低功耗下的闪电唤醒、多传感器数据揉吧揉吧一起处理,还有特定加密算法的硬件加速。
屏幕上,代码像被打了鸡血似的往下冲。
何强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眼里跳动着算法和架构的光芒,那不是光彩,是未来技术的缩影。
他模拟对方可能抛来的各种难题,预设了几套应对方案。
从算法细节到架构挑选,从省电门道到安全防护,每个关节都拧紧了,不留一丝缝隙。
那台二手笔记本也被他里里外外加固了一遍,装了好几层虚拟隔离和反追踪程序,确保线上的屁话一句都不会泄露。
万事俱备。
何强瞄了眼钟,离约定时间还有五分钟。
他握了握拳头,又慢慢松开,深吸一口气,眼神里透出锐利的光。
这不光是“天枢”能不能成的关键一战,也是他这个超时代工程师的头一回露脸。
时间到了。
书房里,何强戴上耳机,连上一个拐弯抹角、层层加密的匿名网络平台。
屏幕黑黢黢的,只有几条音频波纹跳动着,显示连接正常。
“何先生,谢了,挺准时的。
”
一个电子合成的声音响起,听不出男女,只有微弱的审慎藏在里面。
“客气。
我对你们那点破事也挺好奇的。
”
何强同样用变声软件回过去,语气像一块石头,没啥起伏。
没废话,对方直接切入正题。
“根据你之前的那个草图,我们觉得想法有点意思。
但实际用起来,碰到几个坎,想请你指点一二。
”
紧跟着,第一个问题砸过来,直奔低功耗设计里最要命的矛盾——性能和功耗怎么平衡?
要求苛刻到变态,纳瓦级的待机功耗下,毫秒内得唤醒处理复杂任务。
这问题有多变态?
搁十几年后,这都算得上芯片设计的世界级难题。
何强嘴角撇了撇,幅度小到可以忽略。
黑暗里,音频波纹跳动得跟心脏似的。
他心里清楚,这是对面在摸他的底。
但他一点没慌,声音沉下去,稳得一批:“纳瓦级待机功耗和毫秒级唤醒?
又不是不能一起搞。
关键在于用非对称多核架构,再加上事件驱动的细粒度电源门控技术。
睡觉的时候,就留一个特省电的‘哨兵核心’在那听动静、看看表,其他核心跟外设统统断电。
一有唤醒信号,‘哨兵核心’直接用提前装好的微码。
把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