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高能对决:芯片之争(2/3)
的那个核心集群和必要的总线激活,跳过那些慢吞吞的系统引导,嗖一下就响应了。
”
他不光把核心思路讲透了,还顺带扯远了点,说了怎么用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和自适应体偏压技术,根据任务轻重再抠点功耗。
他这套说辞,逻辑严密,理论基础扎实,而且明显甩了现在市面上的芯片设计好几条街。
屏幕那边的音频波纹僵了几秒,像是被何强的技术砸懵了。
沉默了一会儿,估摸着在消化信息。
“……非对称多核……事件驱动电源门控……这想法……确实新鲜。
”
对方的声音少了几分小心翼翼,多了几分凝重。
“那,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实时性和精度怎么搞?
尤其是在噪音大的地方,低延迟的同时,怎么把那些杂信号过滤掉,还能把有用的特征抓出来?”
对面又扔过来一个烫手山芋,这回是信号处理和算法的事。
何强指尖在键盘上轻点了几下,声音清脆。
他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说:“噪音大的时候搞数据融合,传统的什么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效果有限,计算量还大。
我推荐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再配上硬件上的脉冲神经网络(SNN)加速器。
SNN对噪音天生抵抗力强,还巨省电,最适合处理那种实时、带毛刺、带干扰的传感器数据流。
模型提前训好,直接在硬件上就能把特征提出来,初步判断也做了,处理延迟自然就压下去了。
”
深度学习?
脉冲神经网络?
这些词对于眼下的世界来说,那简直是来自未来的技术!
可能理论上已经有了点苗头,但真要把这玩意儿用到低功耗MCU的硬件设计里?
听起来就像瞎扯淡!
屏幕那头这次沉默得更久,音频波纹微微颤抖,感觉对面在拼命压住心里的卧槽。
这次的沉默里,甚至夹杂了一点难以置信的震撼。
何强没继续秀肌肉,见好就收,抛出个钩子:“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想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具体怎么落地,还得看你们的应用场景和生产能力。
要是你们有兴趣,我可以给个更完整的虚拟控制芯片方案,包括核心架构、关键模块,还有配套的固件算法框架。
”
这话一出,彻底打消了对方心里最后那点怀疑。
“……何先生,你的技术……确实厉害,远超我们想象。
”
对方的声音明显软了下来,甚至透着点敬意,“我们相信,你能帮我们解决麻烦。
说吧,要什么条件。
钱还是别的技术资源,只要我们能拿出来的,都好说。
”
谈判,终于到了见真章的时候。
何强心里盘算着每一步棋,就像算计着电流该往哪流。
他故